重庆反省院的监狱长再次失望地摇了摇头。连续几天的审问,狱中的那位犯人依旧没有透露半点信息。监狱长始终怀疑这个人身上藏有重大秘密,企图用各种手段撬开他的嘴。然而,面对威逼利诱,这位名叫罗南辉的囚犯却始终保持着坚韧和沉默。今天,狱吏们决定再试一次,准备动用更加严厉的手段。
狱吏们来到罗南辉面前,随意摆弄着旁边的鞭子和钳子,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说道:“今天如果你招了,我们就放你出去。”罗南辉缓缓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坚定和轻蔑,平静地回答:“你可千万不要放我出去,放我出去还没有地方吃饭呢!”说完,他还笑了两声。这两声笑声让监狱长顿感颜面尽失,不由自主地抽了他几鞭子以解心头之气。
几天过去了,狱吏们用尽了各种招数,软硬兼施,结果还是没能从罗南辉口中问出半点有用的信息。监狱长愤怒地想,难道这真是个普通人?他不甘心地说道:“赶紧让他滚!还想在我这里混吃混喝,想都别想!”最终,罗南辉被无罪释放了。
让监狱长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这位“犯人”便活跃在川北地区,并担任了中共南充县中心县委书记,随后还担任了红三十三军、红五军副军长等职务。显然,罗南辉是一条“大鱼”,当初的释放无疑是放虎归山。这位“兵中之王”在红军中享有盛誉,他就是罗南辉。
一、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罗南辉出生于成都南郊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那个时代,四川的穷苦人家日子非常艰难,他早早出来找活干,先是在一家水烟铺当刨烟工,水烟铺倒闭后,他几经辗转,最终加入了四川军阀的部队。
在军阀部队当兵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每月能领到一些军饷外,该干的脏活、累活一件不少,时不时还能碰上军阀混战。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33年,四川共发生了四百余次军阀混战。经历了旧军队的黑暗生活和军阀混战的苦痛后,罗南辉却只能随波逐流,直到在川军第七混成旅当兵。
当时,邝继勋任代理第七混成旅旅长,秦川担任政治部主任,这两人都是中共党员。在他们的组织下,该旅秘密成立了中共组织,发展了大批进步分子,其中就包括饱尝时代之苦的罗南辉。1927年,思想受到很大启发的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罗南辉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任务:到川军中做士兵工作。这项任务虽然具有危险性,但在四川军阀混战的背景下,底层士兵多是穷苦出身,很容易被共产主义思想吸引,走上革命道路。然而,上层军阀们对共产党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在罗南辉的指引下,大批士兵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因此被称为“兵中之王”。1929年7月,他参加了大石桥武装起义;1930年10月下旬,又参加了汉州武装起义。虽然两次起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在四川掀起了一股革命风气,为更多人指引了革命方向,有效打击了四川军阀的嚣张气焰。汉州武装起义失败后,罗南辉被调往中共四川省委工作,担任川东特委军委书记。
当时,成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不少叛徒经不起考验,背叛了党组织,导致大批同志被捕、被害。刚回到成都、准备与同志接头的罗南辉,也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被囚禁于重庆反省院。
二、智斗顽敌,
无罪释放
被囚禁于重庆反省院后,敌人上来就对罗南辉施以酷刑。“说不说?”“不说?好!”说着,狱吏又是一顿鞭子招呼在罗南辉身上。见他不开口,敌人接着许以钱财:“只要你招了,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如果再不说,那可别怪我不客气!”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只为从罗南辉口中得到情报。
然而,罗南辉是个硬骨头,什么都不说,被打得实在难受,还打趣着敌人,轻快地说道:“可千万别放我出去,放出去我可没有地方吃饭。”这话在那个穷苦的年代,倒也显得真实。
监狱长用尽了各种办法,哪怕是在中共据点抓到的人,没有真凭实据,也不能平白无故就枪决。最终,监狱长只能抽了罗南辉一顿鞭子泄气,决定放他出去。罗南辉被折磨了一通后,敌人再也没有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实际上,敌人之所以打消在他身上套出有用消息的念头,全凭罗南辉的一通表现。
敌人问他:“是不是共产党?”他说:“是!”狱吏本以为罗南辉是个软骨头,结果他又说:“以前有人雇他当共产党的交通员,来回送送书信。”他说得有真有假,这样敌人才会信以为真。
果不其然,敌人在威逼利诱、严刑逼供后,相信了他的说辞。一年后,罗南辉被无罪释放。出狱前,他干脆委托狱友给监狱长写信,说在监狱里有吃有喝、有地方住,愿意待在这里。监狱长气得骂道:“想在这里混吃混喝?想都别想!赶紧滚,浪费米粮。”
最终,罗南辉被放了出来。他运气不错,能被无罪释放,但太多同志最终被迫害致死。敌人固然可恨,出卖同志的叛徒更应受到惩罚。很快,中共四川省委成立了锄奸小组,罗南辉任组长。
三、重返革命,壮烈牺牲
罗南辉对叛徒的憎恨不亚于对敌人的憎恨,为了保证同志们的安全,更为告慰被害同志的在天之灵,他带领锄奸小组处决了一批叛徒、汉奸,一定程度上保卫了四川党组织的安全。之后,他又被调任南充工作,领导南部县升保农民起义,在当地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当地农民运动发展相对成熟后,他又被派往川军工作。
这段时间,他身份多变、工作地点多变,全为配合党组织。1933年春,川军向川陕革命根据地进攻。在川军待了几个月的罗南辉,又发展了一批进步分子,这次他带着一个连的起义部队临阵倒戈,投了红四方面军。
川军军阀自然气得不行,而红军士气大涨。罗南辉有勇有谋,深受组织信任,因此在红33军成立后,他被任命为副军长,参与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在反“六路围攻”首战中,他率领红33军歼敌四个团、俘敌近两千人,首战告捷,红33军愈战愈勇,取得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
当初国军监狱长的“随意一放”,放出了个军长,还给国军造成这么大的困扰,若是知道事情真相,恐怕悔得肠子都青了。1935年5月,罗南辉率部参加长征。
次月,升任红33军军长的他,又带领部队歼敌400余人。同年11月,红五军与红一、红三军会师后,罗南辉被任命为红五军副军长。这次会师让长征的红军充满信心,但他们的敌人也并不简单。国军大批精锐部队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妄图剿灭红军。
1936年3月,罗南辉率部迎击国军,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此战,他身先士卒,深入前线,指挥战斗,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于华家岭,年仅35岁。
罗南辉的一生,正如他在狱中时对敌人的嘲弄,吃不吃饭对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为了什么而战,愿意为革命付出一切。这种精神正是中国革命能够胜利的基石之一。
罗南辉以及像他一样的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勇气、智慧和生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红五军的历史,也因此充满了悲壮和荣耀。正是有了无数像罗南辉这样的革命先烈,中国的革命事业才能够一步步走向胜利,走向光明。
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走出来的罗南辉,他的革命历程展现了无比的智慧和勇气。他的坚韧和无畏,不仅在于他面对敌人的酷刑逼供时的镇定自若,更在于他不屈不挠地坚持革命信念,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线。他的牺牲和奉献,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和信念而奋斗。
罗南辉,这个名字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在追求正义和光明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