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人物非村书记莫属,堪称乡村发展的"主心骨"。唯有选贤任能,村级事务才能顺畅推进。如果让品行不端的人,甚至让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员混入干部队伍,既损害了基层治理效能,又寒了百姓的心。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持续完善村干部选拔机制。此轮新政策的核心抓手正是严把"入口关",让德才兼备、严守纪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关于村书记选拔,制度明确要求必须通过公开选举产生,全程接受全体村民监督。资格审查环节严格把关,不符合条件者坚决不予录用。其中五类人员直接丧失参选资格:
其一,存在刑事犯罪记录者。无论刑期长短,只要留有案底即不得参与村书记选举,此举旨在维系基层干部清廉形象与群众信任基础。
其二,涉黑涉恶或曾受处理人员。具有黑恶势力背景、参与恶势力活动或因涉黑涉恶受过处理的,一律禁止参选。此类人员曾对某些地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现被彻底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
其三,严重失信人员。例如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存在恶意欠债逃债等记录的,官方强调唯有诚信者方能服众治村。
其四,涉黄赌毒违法人员。曾因赌博、吸毒、涉黄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过的,直接纳入"负面清单"。
其五,道德失范者。存在重婚、虐待老人、实施家庭暴力等严重道德问题的,同样不得参选。这些细则极具操作性,县级部门已将名单下发至各村,由村"两委"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及村民代表共同审核。
针对"轻微违法能否参选"的疑问,政策明确:只要未被判刑、未涉黑涉恶且无失信记录,仍可正常参选,具体以乡镇审核为准。
至于"家属问题是否影响本人参选",关键在于本人情况。若家属存在问题但本人无违法违纪记录,不影响参选资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