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新能源汽车鏖战泰国: 走价格战老路不可取 品质过硬是王道

0
分享至

比亚迪泰国销售中心。 王小伟/摄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伟

日系车企在泰国市场筑起的铜墙铁壁,正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而消融。比亚迪、长城、名爵、零跑甚至哪吒……一系列中国汽车品牌,正从边缘驶入主流视野。

记者在泰国多地探访获悉,虽然燃油车和混动路线仍占据主流,但纯电动车已经具备消费基础。泰国正处于燃油与电动并行、传统品牌与新势力交锋的十字路口,中国品牌的渗透力成为其中关键变量。

中国车企一边致力于出口,另一方面也在谋求本地化适配。在此过程中,“内卷”外溢的魅影若隐若现,如何避免重蹈当年摩托车出海的覆辙,是所有玩家需共同面对的问题。

泰国是中国车企布局东南亚、推进全球化战略的桥头堡。有受访专家建议,车企出海可以适当慢一点、稳一点、扎实一点,更重视质量和服务,由此沉淀出一流品牌。

抢滩“亚洲底特律”

泰国是东南亚最大、全球第12大汽车生产国,素有“亚洲底特律”之称。

雨季的曼谷,天色如情绪般变幻。阳光偶尔被云层遮蔽,时而又刺破云层,洒向川流不息的街道。数十年来,这里是燃油车的王国,大排量皮卡在蛛网般的道路上吞吐烟气;而如今,中国新能源车也频繁出现,如同云缝中愈发明亮的光,改写着天际线的颜色。

“看,那是比亚迪,后面是极氪。”泰籍华裔Bom指向数百米外,不用细看,就能轻松说出品牌名。“近两年,中国车企在泰国每推一款新车、每调一次价格,都会成为这里的头条新闻。”

从2022年开始,比亚迪、名爵、埃安等品牌争相进入泰国市场,最初被看作是高性价比选项,如今已成为推动泰国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主力。

今年6月,比亚迪在泰国销量超6300辆,以11.9%市场份额首次超越本田,成为泰国第二大汽车品牌。埃安、长安也跻身前十。据泰国汽车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泰国纯电动车中的份额超过80%,在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占比首次超过15%。

高质量的产品、创新的设计、有竞争力的价格等,是中国品牌获得青睐的核心因素。

比如,同样是SUV,比亚迪ATTO 3在续航与智能方面优于丰田bZ4X;而依托油电同价策略,中国电动车在运营成本上比燃油车低50%以上,由此推升了泰国出租车电动化率。

比亚迪借“电+混”双线布局和从轿车到SUV的产品结构,逐步拓宽客群;埃安、长安、小鹏等品牌,则以差异化的设计切入不同细分市场。中国汽车的打法,像是一幅精心设计过的排兵布阵图,层次分明又彼此呼应。

以泰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正成为中国车企的增长极。以比亚迪为例,今年原定80万辆出口目标,前7个月已突破54万辆,全年目标有望在今年11月提前实现。这让公司有了年底冲击自主品牌车企出口冠军的可能性,进而有望超越“出口一哥”奇瑞。

车企征战异国,远比想象中复杂。搭建销售体系、推动新车型产品认证、上市节奏如何安排等,都要一一求解。

“海外一年卖出80万辆,难度堪比国内800万辆。”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曾坦言,“销量只是冰山一角,水下的认证、准入、适配,才是真正的挑战。”

一位前广汽人士举例说,泰国高温高湿,电池包的防水、空调的制冷,甚至底盘的防锈,都要重新考量。曾有老鼠咬破电池盖导致全损的——这些细节,都是本地化的必修课。

本地化适配

泰国被称为“日系车的后花园”,丰田、本田用60年时间编织出从零部件到销售的完整网络。直至2021年,曼谷街上10辆车中仍有8辆悬挂的是日系车标。

Bom这样比喻:“日系燃油车如一片耀眼的斜晖,温暖而熟悉;中国新能源车,像刚刚升起的朝霞,清新生动,却仍需时间。”

尽管中国汽车在产品层面被公认“领先一至两代”,但在中国车企的自我认知仍然很谨慎。刘学亮表示:“丰田有65年的积淀,这个差距不可能一夜抹平。我们要一边学习,一边讲述新能源的技术叙事。”

极氪方面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日系品牌依旧拥有牢固的用户基础和渠道体系,尤其在皮卡和B级车市场,中国品牌在泰国尚未真正渗透。

在发起挑战的征途中,本地化成为车企的共同选择。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车企如果谋求规模化、全球化,品牌本地化必然要做——这既是建立反应能力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泰国政府曾出台“3030政策”,力争2030年电动车占比三成。后又推EV3.0和EV3.5政策,车企需承诺在泰国投资建厂,且本地化生产数量与享受补贴的进口车数量需要达到一定比例。

政策东风之下,多家中国车企进入泰国市场时,均参与享受到当地补贴政策。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比亚迪、埃安、长安、长城等车企都已在泰国建厂。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车企在泰国的产能规划超60万辆。

对泰国而言,引进中国车企意味着产业升级。泰国电动汽车协会副会长素罗·桑尼表示,中国车企不仅带来产品,更带动就业与技术,帮助本土建立电动产业链。

对中国车企来说,也会持续获益。从演绎趋势看,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车企在泰国已不再是单纯的整车出口模式,而是涵盖生产制造、零部件本地化、充电基建、技术研发的全产业链布局。比亚迪方面对记者介绍,该公司泰国工厂40%以上零部件采购于本地,并与数十家供应商共建生态圈;未来的电池、电驱等核心环节,也将在泰国完成。

“错过泰国,几乎等于失去东南亚。”上述前广汽人士认为,在泰国建厂,不仅服务本土市场,也是辐射东盟、右舵车世界的桥头堡。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指出,中国汽车正从出口海外到海外生产的切换期。“德、日车企海外生产比例超60%,我们目前仅约1/10。这条路很长,但必须走。”

“价格战”暗藏内卷隐忧

中国汽车进入泰国,对本地市场最直观的影响是降价。曼谷某经销商向记者透露:“丰田卡罗拉混动从前约20万元(人民币等值,下同)现降至约16万元;有高端日系车价格甚至调降30%。”

这一方面源于中国制造成本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来自新的渠道与产品逻辑。

以MPV赛道为例,腾势、传祺都在涌入,中资品牌在泰国占比直逼半数。其中,极氪009以领先埃尔法一代的产品力,配合豪华出身的经销商网络,迅速建立高端形象。

渠道也是价格的护航者。与日系品牌依赖传统4S店相比,比亚迪采用直营体验店模式,将渠道成本压缩至1/3。

降价的另一面,也暗藏“内卷”隐忧。前述经销商向记者介绍,比亚迪海豚是泰国最畅销的纯电车型,某版本前年售价约80万泰铢,今年则下探到50多万泰铢。近月来,泰国车市阶段性萎缩,长安深蓝也有车型被迫降价。

在Bom看来,中企入局下,泰国新能源汽车转型来得太快,价格变动也太快,这是此前泰国市场从未有过的新情况。他介绍,曾有中国品牌汽车因为降价被泰国消费者投诉到消费者保护委员会。

该品牌车企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同时表示“无辜”:“降价并不是我们品牌挑起来,而是新进场的中国品牌率先降价,我们只能被动跟随。”

“政策撬动下,中国新能源产品大量导入。但不少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上述前广汽人士直言,“中国车企在泰规划产能超60万辆,泰国每年汽车消费也是数十万辆规模。从商业逻辑来看,降价换量是无奈选择。”

出口成为缓释压力出路之一。8月下旬,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工厂首次出口超900辆海豚车型至欧洲市场,该工厂是比亚迪在海外建设的首座乘用车生产基地,规划产能15万辆。

“哪怕关税相似,也要尝试从泰国出口,减轻本地压力。”另一家中资车企分析说,海外工厂难敌中国本土制造成本,泰国制造的出口还难言有明显优势。

曹力认为,虽然目前中国车企在特定区域面临产能拥挤,但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状态,需要时间来平衡。他同时强调,不是进入任何一个新市场都要本地化,而是要综合考虑关税、供应链等成本。

谨记前车之鉴

哪吒汽车是泰国车市的重要玩家,凭两款车型曾跃升市场销量前三。记者调研期间,车流中常见NETA穿梭。

品牌爆雷使哪吒从高光坠入阴影。有经销商透露,如今哪吒新车已低至25万泰铢,二手车残值贬得更厉害。尽管跌出了性价比,但因市场担忧售后服务难继,“哪吒已成为存量市场”。

无论是“价格战”还是品牌爆雷,车企在中国历经多年发展才会出现,但在泰国两三年就爆发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的信心。这会否影响在泰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多位受访者都提及了摩托车案例。

30年前,中国摩托车进军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市场,凭借与日系摩托车相似的外形和更低的价格,占有率一度达到80%。但高光时刻不足3年,日系摩托车迅速夺回九成市场份额。

一方面,骑行品质和油耗差距大,中国摩托车往往三四年就要大修。另一方面,挤走日系摩托车之后,“价格战”仍然未歇,但降价意味着减配,最终影响了产品口碑。

刘学亮表示,从摩托车教训来看,中国企业过去留下的品牌阴影,往往会由后来者来承担。“比亚迪因为做了10年电动大巴,将中国电动车的品牌形象回拨向正。”

Bom对记者介绍,泰国未实施私家车强制报废制度,一辆好车可开数十年。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具有快消品属性,要想在泰扎根,既需要过硬的质量,也需要类似“百年企业”的沉淀。

“太快了,就像闪电战。”这是中国汽车入局泰国给Bom留下的深刻印象。

从2021年在泰国的渗透率不足1%,到2024年在泰国售出数万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只用了3年。中国品牌在泰电动车市场占比从2.4%升至80%,也只是4年之间。

受访车企集体认可“中国车企需要从销量优势转向品牌筑基”的判断。吴松泉在一次全国性论坛上表示,日德车企进入海外市场,多是逐步成长、多年积淀,长期积累后才有了成绩。他建议,国内企业国际化也可以适当慢一点、稳一点、扎实一点,更重视品牌、质量和服务,通过持续努力来打造深受信赖的一流企业和品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掌门1对1
2025-09-12 12:38:33
刚查了下于朦胧的遗产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刚查了下于朦胧的遗产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小光侃娱乐
2025-09-15 09:00:14
扶老人过马路被打后续:老人已找到,目击者发声,警方:需要道歉

扶老人过马路被打后续:老人已找到,目击者发声,警方:需要道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4 22:28:58
女子崩溃:男邻居在楼道内便溺,还在公共区域洗澡!居委会很为难

女子崩溃:男邻居在楼道内便溺,还在公共区域洗澡!居委会很为难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0:06:16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2 19:43:18
突然!俄罗斯,遭袭!

突然!俄罗斯,遭袭!

喀秋莎大世界
2025-09-14 22:28:36
全数崩跌,5000万订单成为世界笑柄,订单营销玩不下去了!

全数崩跌,5000万订单成为世界笑柄,订单营销玩不下去了!

柏铭锐谈
2025-09-14 13:12:13
贾国龙诉苦称西贝利润仅 5%,业内人士痛批:偷换概念,骗你为他高收入买单

贾国龙诉苦称西贝利润仅 5%,业内人士痛批:偷换概念,骗你为他高收入买单

西虹市闲话
2025-09-14 22:14:01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16:01:14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风过乡
2025-09-15 06:58:34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起喜电影
2025-09-15 07:30:55
突发!一国宣布出兵乌克兰,还派4万大军堵俄罗斯家门口

突发!一国宣布出兵乌克兰,还派4万大军堵俄罗斯家门口

大国之翼
2025-09-15 07:00:09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姜青山被查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姜青山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9-15 10:15:33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澎湃新闻
2025-09-14 18:22:27
大暴乱席卷法国,欧洲巨婴们傻眼了

大暴乱席卷法国,欧洲巨婴们傻眼了

一个坏土豆
2025-09-14 18:48:03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地球公民金建国
2025-09-14 13:58:48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澎湃新闻
2025-09-15 09:52:29
武汉男子因使用翻墙软件浏览境外网站  被警方行政处罚

武汉男子因使用翻墙软件浏览境外网站 被警方行政处罚

互联网大观
2025-09-15 10:31:34
玄奘晚年多病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两字遗言激励世人千年

玄奘晚年多病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两字遗言激励世人千年

蜉蝣说
2025-09-14 15:55:33
房价上涨苗头来了!知名教授称,上海二手房大量撤牌,将一房难求

房价上涨苗头来了!知名教授称,上海二手房大量撤牌,将一房难求

明月杂谈
2025-09-15 06:27:36
2025-09-15 11:04:49
证券时报 incentive-icons
证券时报
运营主体:深圳证券时报社有限公司
796734文章数 2381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头条要闻

杭州部分西贝门店客流量骤减 女子:人这么空 第一次见

头条要闻

杭州部分西贝门店客流量骤减 女子:人这么空 第一次见

体育要闻

施罗德成双料MVP激动落泪 全队浇水庆生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亲子要闻

这不就是成功支付吗~

事实证明,中年女人穿衣掌握好这3个技巧,优雅感挡都挡不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