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徐可 丁国灿 徐涵 毕伟 见习记者 陈诚)漫步村头,白墙黛瓦的民居散落在湖畔田野之间;在网红景点“泗阳阿勒泰”登高远眺,平畴沃野、河清湖秀的美景尽收眼底;在“渔宴”一条街,赏大湖风光、品湖鲜美味……初秋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泗阳县卢集镇南部、西邻成子湖的周岗嘴村,仿佛置身于现代版“桃花源”。
乡土味浓、烟火气旺、幸福感强,这是周岗嘴村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树木繁盛的“桃花源”中,掩映着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食品加工厂——泗阳县玉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姐食品”),100多位村民在这里工作。玉姐食品负责人张玉芳说:“我返乡创业,既是因为难以割舍的乡愁,也是因为周岗嘴村发展越来越好。我想为村子的发展出一份力。”
“我在厂里工作14年了,一个月工资4000元左右,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在玉姐食品的新厂房里,周岗嘴村村民李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说。
周岗嘴村党支部书记杨太波告诉记者,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周岗嘴村在乡村规划中注重保留乡土味,在项目建设中升腾“烟火气”,在产业发展中着力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周岗嘴村通过推进“村企联建党建共富联盟”计划,加快“玉姐食品+农户”“涟横机电+村集体”等联建项目培育,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和村集体增收。2024年,周岗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5.7万元。
周岗嘴村的蝶变是卢集镇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缩影。卢集镇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域特点。2023年,卢集镇全面分析19个村(社区)的地理位置,确定了“两纵八横”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布局,因地制宜找准村(社区)发展方向,系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中,卢集镇围绕“生态+”这个核心竞争力,用好“大湖、大田、大果园”的生态禀赋,奋力书写“富、美、绿、好”四篇文章。目前,卢集镇已初步形成主干道路沿线村庄联动发展格局,成子湖社区、郝桥村、薛嘴村、周岗嘴村等7个村(社区)获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4年,卢集镇19个涉农村(社区)平均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成子湖社区、新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幸福。从周岗嘴村出发,沿着330省道到卢集镇镇区,一座现代化与田园风交融的“小镇客厅”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农贸市场、街坊公舍、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小镇客厅”辐射周边1750户约8000人,形成了高效的“五分钟生活圈”。
卢集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竹青介绍,“小镇客厅”的核心功能是服务,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卢集镇便民服务中心犹如镇区的“政务心脏”,各类民生服务事项在这里集中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目前,卢集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大厅有15个服务窗口,办理事项涉及公安、民政等部门,日均办理量达80件,咨询量达60件。”王竹青说。
“我是来办理残疾人补贴申请的。如今在这里办理,不用跑到县城了,特别方便。”卢集镇成子湖社区居民张启俭说。
“小镇客厅”的全方位服务和周岗嘴村的共富联盟,是卢集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两个优秀范本。如今,卢集镇这颗成子湖畔的明珠,以其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不懈追求与生动实践,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卢集样本”。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千万工程’为指引,以一个系统规划为牵引指导,以三年行动计划为实施步骤,围绕人居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完善、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活力增强五个方面,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绘就‘林果飘香桃花源、湖光花海梦田园’的美丽画卷。”卢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红利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