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深圳,梧桐叶尚未染霜,城市却已提前掀起一场关于经典戏剧的热潮。9月11日至14日,俄罗斯戏剧界的“金字招牌”——瓦赫坦戈夫剧院将携两部文学巨匠的经典之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与《万尼亚舅舅》抵深启幕。
这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艺术对话,不仅是中俄建交76周年文化互鉴的重要注脚,更是揭开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与戏剧的双重面纱。
1
“俄罗斯戏剧活的博物馆”瓦赫坦戈夫剧院的百年传奇
若要理解此次巡演的分量,首先需要认识它的“载体”——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这座成立于1921年的剧院,以戏剧大师叶甫盖尼·瓦赫坦戈夫的名字命名,后者被公认为20世纪最具创新精神的戏剧导演之一。
从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舞台出发,瓦赫坦戈夫提出了“节日戏剧”理论,主张将悲剧与喜剧、现实与诗意融合,让观众在“参与的狂欢”中触摸人性的本质。如今,这座承载着近百年历史的剧院,已被列入“俄罗斯国家文化遗产”,并与莫斯科大剧院、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并称为“俄罗斯三大戏剧航母”。
无论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叙事,还是契诃夫《樱桃园》的细腻哀婉,瓦赫坦戈夫剧院总能以极具辨识度的舞台美学重新诠释经典——或用极简的布景聚焦人物内心,或用象征性的道具放大时代矛盾,更以演员“活在当下”的表演状态,让百年前的文字在当代舞台上“活过来”。
里马斯·图米纳斯,2007年至2022年在俄罗斯百年院团瓦赫坦戈夫剧院任艺术总监,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外籍国立剧院艺术总监。2024年3月6日,里马斯·图米纳斯在意大利一家医院去世,享年72岁。虽然这位传奇导演已经离世,但他的作品仍然闪耀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之上,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
他在俄罗斯和欧洲各个舞台排演了近30部戏剧作品,他对文学巨匠作品的精确而又富有创意性的诠释,以他最拿手的诗意与舞台语汇让全世界为其“巅峰俄式美学”打动。
2
双剧联袂:从“奥涅金的冷漠”到“万尼亚的荒诞”,解码俄罗斯灵魂的两面
此次来深的是巡演足迹已经遍及全球17个国家并造访俄罗斯境内30多个地区《叶甫盖尼·奥涅金》与曾在全球21个国家巡演的《万尼亚舅舅》,均改编自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巅峰之作,却因主题的互补性,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俄罗斯精神图谱”。
《叶甫盖尼·奥涅金》
被诗性照亮的“多余人”之痛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自1831年问世以来,始终是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精神灯塔”,这部以“多余人”奥涅金为主角的叙事诗,不仅勾勒出19世纪俄国贵族青年的精神困境,更以诗性的语言叩击着每个时代读者的心灵——“我们为何而活?理想与现实的裂隙中,是否存在真正的‘活着’?”
此前少有人敢尝试将诗体小说搬上戏剧舞台, 而图 米纳斯导演凭借对俄罗斯经典文学的热爱勇敢地尝试了这一挑战。瓦赫坦戈夫剧院的演员们潜心研读这部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近一年。排练厅被精心打造成能让演员沉浸于十九世纪的空间:墙上悬挂着普希金及其同时代人物的肖像、风景画。
在戏服尚未制作完成之前,女演员只能穿着长裙来排练,男演员则需穿着正式的西装 。图米纳斯的桌上总会摆放着《奥涅金》这本书,随着排练的推进,书页上的批注也日渐增多。
图米纳斯成功打造出一部完美和谐的舞台杰作,精准传达了普希金原著的神韵。戏剧语言精彩呈现了那些对俄罗斯人而言从学生时代便十分熟悉的诗句和人物,与作者思想高度共鸣,让人更完整地领略到这部诗作的魅力。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魅力,在于它从未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了永恒的问题:当我们看清生活的虚无,是否还能选择热爱?当理想与现实撕裂,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瓦赫坦戈夫剧院的版本,恰恰将这种“未完成性”放大,让它成为一面映照当代人的镜子。
如果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对“理想主义”的追问,那么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则是一场对“庸常生活”的解剖。剧中,万尼亚舅舅为了偶像谢列布里亚科夫教授奉献了25年光阴,却在发现对方的虚伪后,陷入了“生存意义的崩塌”。
瓦赫坦戈夫剧院的演绎,将聚焦于“日常中的荒诞”:谢列布里亚科夫教授总在抱怨“乡村的沉闷”,却从未真正看过窗外的 田野;索尼娅的祈祷总是重复同样的祷词,仿佛在念一段被遗忘的台词;而万尼亚的愤怒,最终化作了一声“我们都在演戏”的叹息——这种“清醒的麻木”,恰恰击中了当代人的精神困境:我们是否也在为了某个“虚妄的目标”消耗生命?
该剧自首演以来已连续上演十五个春秋,取得了长盛不衰的成功。在图米纳斯看来,这部作品触及了当今人类最深刻的关切——“人对人本身的冷漠态度”。
谢尔盖·马科维茨基:“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走向了虚无。万尼亚舅舅在落幕时笑了。呐喊生命虚度至少还存着希望,但当这句话成为冷冰冰的事实时,才最可怕。信仰、偶像——一切都化为灰烬,而万尼亚舅舅创造这个偶像,本指望通过他向后世呐喊。像万尼亚舅舅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他们总是依附于某些人。这个事实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
“在这个粗暴、冷漠、残酷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而《万尼亚舅舅》的温柔、忠诚、爱与劳动者的尊严,是我们迫切需要的解药。”
——里马斯·图米纳斯
3
从莫斯科到深圳:一场跨越文化的“戏剧对话”
今年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四次来到中国。此前,该剧于2017首次带来中国,参加了当年的乌镇戏剧节。2019年,该剧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展开大规模巡演,吸引逾两万观众观演,告别演出当晚,座无虚席的剧场内,中国观众在包厢展开巨幅俄罗斯国旗致意。2024年6月,在“中俄文化年”期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三次赴中国巡演,先后在上海、廊坊和西安演出。
2025年9月11日至12日,时隔六年,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作为华南唯一一站亮相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2025年8月至9月,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将携契诃夫经典巨作《万尼亚舅舅》开启历史性中国首演,见证这部享誉世界的戏剧瑰宝首次登陆中国舞台。9月13日至14日,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作为此次巡演的华南唯一站点,为观众献上最纯正的俄式戏剧艺术盛宴。
对于深圳观众而言,这场演出不仅是一次“经典朝圣”,更是一次“文化相遇”。当莫斯科的月光通过瓦赫坦戈夫剧院的舞台,洒向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的舞台,我们期待的不仅是一场视听的盛宴,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灵魂共振——在那里,19世纪的俄罗斯文人、21世纪的深圳观众,将在同一束追光下,共同追问:什么是理想?什么是意义?什么,才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热爱的“活着”?
第四届湾区国际戏剧生活季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
*演出总时长约21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一人一券,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俄语表演,中文字幕
*本场演出开放乐池坐席,字幕观看角度有一定影响
*因剧情需要,演出过程中有抽烟场景,敬请知悉
演出时间
2025年9月11日(周四)19:30
2025年9月12日(周五)19:30
演出地点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歌剧厅
演出票价
1080 880 680 480 280 公益票50元
*适用于会员优惠券,可与任意折扣叠加,限微信购票使用。
*本场演出设少量公益票(每认证账号限购1张,全网开售起售),详情请点击公众号-一键购票-。
向下滑动查看
演员阵容&剧情简介
第四届湾区国际戏剧生活季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万尼亚舅舅》
*演出总时长约18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一人一券,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俄语表演,中文字幕*本场演出开放乐池坐席,字幕观看角度有一定影响*因剧情需要,演出过程中有枪响及抽烟场景,敬请知悉
演出时间
2025年9月13日(周六)14:30
2025年9月14日(周日)14:30
演出地点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歌剧厅
演出票价
980 780 680 480 280 公益票50元
*适用于会员优惠券,可与任意折扣叠加,限微信购票使用。
*本场演出设少量公益票(每认证账号限购1张,全网开售起售),详情请点击公众号-一键购票-。
向下滑动查看
演员阵容&剧情简介
*内容由深圳滨海艺术汇中心整理制作 *图片来源于往期剧照 *演员以实际演出为准
NO.1
深圳站 限定明信片
凭深圳站演出门票即可获得1张 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明信片 话剧《万尼亚舅舅》明信片 *明信片领取须对应购买的演出项目
NO.2
深圳站 限定限量反转胶片
打卡演出现场并撰写演出评价100字以上,图文并茂为佳 并发布至小红书平台并@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即可获得反转胶片1张 *反转胶片领取须对应购买的演出项目 *现场将有氛围美陈打卡,敬请期待!
NO.3
深圳站 纪念邮戳
领取明信片的同时 将在票面上盖章作为【已领取】凭证哦
活动地点: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歌剧厅
活动时间:
9月11日至14日,深圳站演出期间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所有
深圳客粉丝福利
在本期头条推文下方留言
将随机抽取3位粉丝
每人送出2张
9.13-9.14号
话剧《万尼亚舅舅》门票
中奖粉丝请添加圳长微信(szkzz0755)领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