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一位定居江苏的铜陵市郊区老洲镇村民委托亲属,将一面印有“为民为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送至老洲镇政府,感谢工作人员专程赶赴江苏,为其解决二轮延包疑难问题。这一面锦旗,既是对老洲镇干部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该镇坚持“以民为本”工作理念的生动写照。这一暖心事例,也成为老洲镇高效推进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一个缩影。
自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启动以来,老洲镇面对涉及19个村、1.8万承包户的繁重任务,以“高效推进、为民解忧”为核心,多措并举攻克难点,截至8月底,全镇二轮延包网签率已达96.44%,工作成效获群众广泛认可。
精准施策破困局,网签跑出“加速度”
回顾工作历程,老洲镇的二轮延包推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7月份第一次专题推进会召开时,全镇网签率仅4.9%,面对“起步慢”的困境,老洲镇打出一套“组合拳”:镇主要领导靠前调度,每周召开工作碰头会梳理堵点;业务部门组建指导专班,深入19个村开展“手把手”教学,从系统操作到材料核对全程跟进;各村干部全员下沉,逐组逐户宣传政策、摸清诉求。突破网签工作重难点,实现全镇进度跨越式提升。
分类攻坚啃“硬骨”,规范流程保质量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硬骨头”,老洲镇坚持“分类施策、规范流程”。此前,G3大桥、S40高速、江北港等重大项目征迁导致超2000户承包地块权属变更,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部分村民对网签工作存在顾虑。为破解这些难题,镇里明确“前置审核、杜绝返工”原则:涉及征迁的村必须先完成地块核减、第三方专业审核,确保地块信息准确无误后再启动网签;对数据不符的农户,安排工作人员实地丈量、调取档案,用“眼见为实”的方式打消村民疑虑,有效推动网签工作从“求进度”向“保质量”转变。
锚定目标再发力,冲刺“全覆盖”收尾
当前,老洲镇二轮延包网签率已达96.44%,距离“全覆盖”目标仅一步之遥。老洲镇持续拧紧“责任链条”,深化“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三级责任制,对尚未完成网签的少数农户,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详细了解未签约原因,针对性解决问题。强化技术支撑与流程优化,依托线上平台和专人指导,进一步提升办理效率与准确度。做好后半篇文章,对已完成网签的农户,逐户核查信息档案,防止出现错漏,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村民后续的承包地流转、权属变更等需求,确保二轮延包工作既“高效推进”,更“经得起检验”。
从“4.9%”到“96.44%”,从“举步维艰”到“收获锦旗”,老洲镇在二轮延包工作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初心。接下来,老洲镇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收尾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二轮延包任务,为农村土地稳定、农民权益保障奠定坚实基础。(钱琦睿 吴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