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差评的饭店不一定好吃,差评多的饭店一定不好吃!”这可能是大多数消费者寻找美食时的想法。为了让自家的饭店“看起来”更好吃,很多餐饮店老板会选择花钱消除差评,伴随催生了“有偿删差评”灰色产业链。近日,恩施市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以帮助有偿删除差评案件,被告人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经查,2022年至2023年,被告人李某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具有非法获取“某团”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并具有匹配差评用户等功能的“好餐饮(后更名微笑人)”“餐饮管家”“小能”等 APP 软件。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差评查询”“差评处理”等信息,吸引需要处理差评的某团商家联系自己有偿删除差评。李某利用上述软件平台获取客户的订单数据、评价数据及虚拟电话号码后,即联系客户,通过沟通以赔偿的方式让客户对相关差评进行删除。李某以此方法从某团商家处共计非法获利人民币 31400 元。警方查获了“微笑人”“餐饮管家”等软件制作及使用团伙后,李某也被抓获归案。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李某利用“好餐饮”“小能”等 APP 软件平台,绕过“某团”等外卖平台服务登录保护机制,采用技术手段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客户的订单数据、评价数据及客户虚拟电话号码等数据,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鉴于其具有坦白情节,积极退缴违法所得、自愿认罪认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消费者就餐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家商品真实情况,为其他消费者提供参考。人为修改评价情况,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还会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在此提醒商家,依靠有偿删除差评不可行,提升商品质量才能真正立足。社会大众也要提升法律意识,不要被“帮助删除差评”这类兼职所吸引,让自己步入犯罪深渊。
来源丨审管办
作者丨张传文 张 森
美编丨喻靖尧
审核丨黄新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