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日本“火山防灾日”,内阁府公布了一段令人警醒的视频。
这段长达10分钟的模拟视频展示了一个严峻的场景,如果富士山发生与1707年同等规模的喷发,东京首都圈将被火山灰覆盖。
距离富士山约100公里的东京新宿区火山灰沉积将达到约10厘米,而更近的神奈川县相模原市将面临高达30厘米的沉积。
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灰尘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导致这个全球重要首都陷入瘫痪?
实际上,富士山作为日本标志性象征,本质上是一座活跃的火山。它位于静冈县和山梨县交界处,海拔3776米,距离东京都约100公里。
历史上最后一次喷发发生在1707年,被称为“宝永大喷发”,那次喷发持续了16天,喷出的火山灰高达23千米,连当时的江户都沉积了约4厘米。
专家指出,富士山平均约30年就会喷发一次,如今已沉寂300多年,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藤井敏嗣直言:“这有些异常,富士山是年轻的活火山,必然会再度喷发。”
日本政府预测,在最不利的天气条件下,富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将在15天左右落至东京都和附近10个县。
甚至根据近期的调查结果表明,富士山喷火口的数量增至近6倍!
而火山灰看似轻柔,却能带来巨大破坏。视频模拟显示,新宿区附近的天空将被火山灰笼罩,白天如同黄昏,行驶车辆不得不打开车灯缓慢前行。
当火山灰厚度超过10厘米时,两轮驱动车辆将无法行驶,这意味着物流运输将中断,食物难以送达,商店无法正常营业。
更严重的是,火山灰会导致列车停运、道路受阻、大规模停电等问题、基础设施的瘫痪将影响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现代都市的脆弱性在自然灾害面前暴露无遗。
而火山灰不仅影响交通和生活,更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火山灰尖细,它会刺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肤,引起异物感、咳嗽、气喘或炎症。
甚至日本政府警告,火山灰还会导致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尤其是伴随降雨时,灾难会更严重,火山灰超过30厘米会导致木造房屋瞬间倒塌。
面对威胁,东京在2023年正式启动推进了“东京强韧化项目”,旨在提升东京都应对风灾、水灾、地震等危机的能力。
此外还在推进建设新的调节池,以打通现在使用中的白子川地下调节池和神田川环状七号线地下调节池。
建成后,三个调节池的总长将超过13公里,总储水量约140万立方米,能应对每小时100毫米的局部短时集中暴雨。
在抗震方面,东京都住宅符合新抗震基准的比例在2005年是76.3%,目前已经达到92%,未来争取实现100%。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鎌田浩毅提出了更为惊心的警告:如果富士山被南海海槽大地震引诱喷发,“现代日本恐怕将瞬间回到江户时代”。
更是预测南海海槽大地震将在2035年左右必定发生,而且极有可能诱发富士山喷发。这种情况与历史上1707年的“宝永大地震”后49天富士山大喷发的情形惊人相似。
江户时代1707年南海、东南海、东海三个地震带连动发生规模9的“宝永大地震”,49天后富士山就出现200年以来首次大喷发,造成横滨火山灰堆积达10厘米、江户地区(今东京)堆积5厘米。
模拟数据显示,一旦富士山大规模喷发并持续15天,静冈御殿场市每小时可能降灰1至2厘米,累计厚达120厘米。
横滨最终也会堆积10厘米,甚至东京新宿区也难倖免,预估会有超过1厘米火山灰覆盖。
如今日本气象厅已将全国111座活火山列为监测对象,甚至东京都政府修订防灾手册,明确了火山灰清理的优先级:保障连接政府机构与关键基础设施的路线畅通。
但正如京都大学鎌田浩毅教授所言,富士山喷发的风险真实存在。这座沉睡300年的火山何时苏醒,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虽然历史上富士山平均约30年喷发一次,如今已沉寂300多年。但显然现在一切都是未知。
反倒是东京都政府的视频最后传达的信息简单却深刻:“我们需要用事实武装自己,为日常生活中的灾难做好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