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灰鹅,作为永康当地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拥有上千年的养殖历史。其养殖方式已从过去的零星散养,逐步发展为如今的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以永康花果山种养基地为例,养殖规模从最初的6只灰鹅,到如今实现年出栏灰鹅上万只。
近日,在花街镇的花果山种养基地,负责人胡康辉正仔细检查永康灰鹅种鹅的生长状况。“灰鹅从孵化到成熟上市一般需要6个月时间,这批灰鹅再过一个月就要出栏销往诸暨。我们一年卖出的大鹅有一万多只,小鹅也有一万只左右。”胡康辉介绍,灰鹅肉质紧实、口感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胡康辉自2003年开始养殖永康灰鹅,起步规模仅为6只。2009年,永康市有关部门启动灰鹅保种项目计划,他的基地被列入扶持名单。为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效率,去年基地引进双层自动化养殖鹅笼,与传统散养相比,新型鹅笼饲养量提高了5倍,目前基地总存栏量达到八千多只。
胡康辉进一步解释:“这边是自动喂水系统,那边黄色的是自动喂料装置。平时早晚各喂一次,饮水全程自动供应。这种笼养方式不仅卫生,还避免了灰鹅过于拥挤,尤其在小鹅阶段,传统散养遇到打雷等情况,鹅群容易因惊吓扎堆挤压,一次可能会压死几十只。现在每笼养殖两只,不管什么情况,都不会出现压鹅现象,损失大大降低。”
自动化养殖在降低损失的同时,也通过自动喂水喂料系统节约了人工成本和饲料成本。此外,鹅粪被集中收纳至化粪池,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以前散养的时候一天要巡查好几趟,现在早晚各来一次,中间巡查一次,一个工人就够用了。”胡康辉补充道。
永康灰鹅饲养历史超千年,其优良基因经过长期选育和提纯复壮,如今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列入《中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名录》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并被誉为“浙江省禽类十大名品”之一。胡康辉说:“永康灰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做好保种工作,把永康灰鹅保护好、传承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