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那阵“不速之客”闯入我们的生活后,各大书法展览就像被按下了延期“魔咒”的开关,延期公告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想当年疫情肆虐,快递成了“蜗牛漫步”,书法家们被居家隔离得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想寄个投稿作品比登天还难。那时的延期,宛如寒冬里的一把暖炉,温暖了书法家们焦虑的心,大家都能理解,还为主办方的贴心竖起了大拇指。
可谁能料到,疫情这“大怪兽”都被咱们英勇的抗疫战士打得节节败退了,书法展览延期这“小妖精”却赖着不走了,还摇身一变,成了展览界的“流行风尚”。这不,“第四届竹音阁奖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也加入了这“延期大军”。征稿启事刚一发布,广大青年书法篆刻作者就像闻到花香的蜜蜂,积极响应,投稿那叫一个踊跃。然而,这征稿时间选在了炎夏,把把创作者们扔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热得他们晕头转向?据公告说是好多作者私信组委会,哭诉这炎热的天气让他们灵感全无,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像没放盐的菜,寡淡无味,强烈建议适当延迟截稿时间。组委会一合计,行吧,那就把截稿时间延迟到9月28日,投稿地址和联系人还是老样子。
还有那“朱复戡杯”全国青年书画小品展,这不,也以夏季极端炎热天气及台风影响为由宣布延期。这两个展览延期理由还挺统一的,不知道谁“借鉴”谁。乍一听,好像挺在理,可仔细一琢磨,怎么感觉像是小朋友没完成作业,找了个蹩脚的借口呢?炎热和台风又不是今年才冒出来的新玩意儿,往年也没见它们把展览搅得延期啊!依我看呐,十有八九是主办方在征稿期间没收到说得过去的投稿数量,也没几件眼前一亮的作品,就像在菜市场挑了半天没买到好菜,只能扯着嗓子喊“再等等,再等等”,想多给点时间,看看能不能捡到漏。
这延期啊,就像一把双刃剑,表面上看是给展览多争取了点时间和机会,可实际上呢,是把主办方自己的信誉砍得千疮百孔。信誉这玩意儿,就像一面光滑如镜的琉璃,一旦有了裂痕,就很难再恢复原样。主办方一次次地延期,就好比一个小孩反复喊“狼来了”,刚开始大家还会紧张一下,时间久了,谁还会把它当回事儿?书法家们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们会想:“这展览主办方怎么这么不靠谱,说好的时间说变就变,下次谁还敢信他们?”这样一来,展览的口碑就像坐滑梯一样,“嗖”地一下滑到了谷底,以后再想举办展览,恐怕连个捧场的都难找。
再说说那些书法投稿作者,他们就像一群怀揣着艺术梦想的逐梦人,为了能在展览上展示自己的作品,那可是下了血本。他们日夜苦练,废寝忘食,好不容易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又小心翼翼地包装好,按照规定的时间寄出去,满心期待着能在展览上大放异彩。可当他们看到延期公告时,那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从云端一下子跌到了谷底。那种被放鸽子的感觉,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浪漫的烛光晚餐,结果对方却临时爽约,还找了个蹩脚的借口,你说气人不气人?时间长了,书法家们的心都被伤透了,对这类展览也就敬而远之了。
那到底该怎么破这个局呢?其实也不难,主办方只要稍微动点脑子,用点心就行。首先,在规划展览的时候,把每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确定征稿时间的时候,要多考虑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创作的因素,就像出门要看天气预报一样,做到心中有数。要是实在没把握在规定时间内收到满意的稿件,那就一开始把时间放长一点,别搞得那么紧张兮兮的,就像拉弓不能拉得太满,得留点余地。
其次,主办方要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信誉。一旦确定了截稿时间,就要像钉在墙上的钉子一样,坚定不移地执行。要是真遇到了不可抗力因素,不得不延期,那就得像个诚恳的罪人一样,及时、详细地向书法家们解释原因,诚恳地道歉,还得拿出点实际行动来补偿他们,比如延长展览时间,让更多的人能看到他们的作品;或者增加奖励名额,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书法家们的信任和支持。
“第四届竹音阁奖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和“朱复戡杯”全国青年书画小品展的延期事件,就像面镜子,照出了当前书法展览界存在的一些问题。书法展览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书法文化的重要阵地,可不能被这小小的“延期”给毁了。主办方们可得长点心吧,别再让“延期”把书法展览变成“狼来了”的现场,要让书法展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书法家们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欢乐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