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抗战中,日军一个大队对战中国军队一个师,一个联队对战中国军队一个军,基本上是以一对十,而且这还是常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
图1:抗战中的日军为什么常常能以一个大队对阵中国军队一个师?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本号将发布二战武器、人物的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抗战中,日军一个大队对战中国军队一个师,一个联队对战中国军队一个军,基本上是以一对十,而且这还是常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
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兵力约500人;中国军队一个师,实际兵力通常也就五六千人。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兵力约3000人;中国军队一个军,实际兵力基本上也就两三万人。
所以,日军对中国军队的作战正常情况下,基本上都是1:10。日军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就是按照1:10的兵力对比来部署。这样的情况,看起来非常刺眼扎心,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会说,那是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太差。那么先来看看八路军的作战情况。
首先是八路军的抗战第一战——平型关战斗,八路军115师投入343旅685团、686团和344旅687团、688团,以及独立团和骑兵营等部队,参战兵力约1.2万人,而且都是刚刚经过长征的百战老兵,战斗力是整个抗战期间的天花板。又是伏击战,利用乔沟这样一线天的险要地形,伏击了日军相向而行的两支运输队,日军总兵力约11000人,其中大部分是辎重部队,真正的战斗部队只有1个步兵中队(约120人)。
图2:平型关战斗中的八路军重机枪阵地
兵力对比也是10:1,而且还是占据地利优势的伏击,结果虽然消灭了日军运输队,但双方伤亡交换比是1:1,!设想一下,如果伏击的不是日军1000人的运输队而是作战部队,结果会怎样?
再看看1940年的关家垴战斗,八路军129师385旅、386旅、新10旅各一部、总部特务团、决死一纵队等部队,实际参战部队8个团,总兵力约2万人,而且还得到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炮火支援(这在抗战中是很少见的),围攻困守关家垴的日军冈崎支队约500人。结果激战三天,付出了近3000人的伤亡,依然没能全歼冈崎支队,俄外围日军赶到,只得撤出战斗。
这一战,尽管日军占据地利优势,但八路军是40:1的兵力优势,还有炮火支援,最终伤亡交换比高达7.5:1,还让冈崎支队残部100多人逃出生天。
图3:关家垴战斗中的八路军
好了,说完八路军,再回到今天的主题,为什么日军能够以一对十?
主要当然是装备方面的差别。
客观来说,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好的中央军,在轻武器方面和日军差别并不太大,中正式七九步枪和三八大盖相比,各有所长;甚至在轻机枪的对比上,中国军队的ZB-26捷克式完胜日军的大正十一式歪把子。
但是在重武器方面,差距就立刻显现。
中国军队装备最好的中央军,1个步兵连装备9挺轻机枪。日军一个步兵中队(相当于连)装备9挺轻机枪和3具掷弹筒。掷弹筒就相当于迷你迫击炮。
中央军1个步兵营装备27挺轻机枪和3挺重机枪。日军一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装备36挺轻机枪、12具掷弹筒、8挺重机枪和2门70毫米步兵炮。
虽然中央军纸面上的编制,每个步兵营辖1个迫击炮排(2门迫击炮),但实际上基本上都没有做到。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在步兵营一级单位,基本上是没有火炮的。而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则有12具掷弹筒和2门70毫米步兵炮,这就完全碾压中国军队了。
图4:日军的70毫米步兵炮
中国军队1个步兵团编有1个迫击炮连(4~6门迫击炮),总算是在步兵单位有了队属火炮。而诶军一个步兵联队(相当于团)装备36具掷弹筒、12门70毫米步兵炮和6门37毫米反坦克炮。
在团一级,双方的重武器对比差距就已经非常大了。
按照编制,中国军队1个步兵师应该编有1个炮兵营(12门75毫米山炮),但实际上很少有步兵师编有炮兵营,绝大多数步兵师的火炮还是只有步兵团编制里的迫击炮。
在重武器方面,日军1个步兵大队完全可以碾压中国军队1个师。所以,日军1个大队对抗甚至击败中国军队1个师,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日军1个步兵师团(两旅团四联队)的重武器,就多达144具掷弹筒、51门70毫米步兵炮和30门37毫米反坦克炮。中国军队1个步兵师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中国军队基本上要到军一级才编有炮兵营(12门75毫米山炮),但和日军师团相比,在火炮数量上仍然处于1:4.25的巨大劣势。
图5:中国军队在重武器方面处于巨大劣势
这还是硬件方面的差距,在人员素质方面,同样差距悬殊。
当时中国成年人的文盲率高达95%,连排军官大部分都是军校毕业,但总体素质还是比较差。
所以,整体军事素质较低。而日本在1930年代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这点连美国都没有做到。即便是普通士兵都能手绘地形图,军事素质普遍很高。军官就更不用说了,清一色士官学校毕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水平,是相当高的。当时,从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来,在中国军队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综上所述,在软硬两方面都对中国军队占据明显优势,那么以一对十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即便差距如此悬殊,但我们的抗战先辈,面对强敌依然毫无畏惧,前赴后继,用血肉筑起不屈的长城,这才是我们直到今天依然要铭记要弘扬的抗战精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