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高二适》是曹洋多年磨一剑的学术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南京十竹斋画院院长尹苏桥表示,曹洋对高二适的研究既出于严谨的学术探索,也蕴含着对乡贤深厚的敬佩之情。他指出,该书从诗学、文史、书学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对当代书画艺术家的创作与修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尹苏桥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书画技法的展现,更是艺术家综合学识与内在修养的外化。他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该著作对艺术实践者的启发:
其一,在诗学方面,古人所言“诗言志”揭示了诗歌作为情感高度凝练的艺术形式,对书画创作具有深远影响。通过理解高二适在诗歌领域的成就,书画家可为作品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其二,从文史维度看,了解高二适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潮与学术环境,有助于把握其书风形成的历史背景,从而在借鉴传统的同时立足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
其三,在书学方面,书中对高二适笔法、结字与章法的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指引和理论支撑。其刻苦钻研传统的精神,尤其值得当代艺术工作者学习,助力他们实现从“技”到“艺”的升华。
尹苏桥特别指出,该书学术贡献显著:“曹洋教授不仅系统梳理了高二适的生平与交游,还挖掘出他在诗学、国学及书学等多方面鲜为人知的成果,真实还原其学术与人生轨迹。更可贵的是,他对高二适学术与艺术思想的深入剖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填补了该领域的多项空白。”
作为曹洋的好友,尹苏桥长期关注其学术与创作实践。他从曹洋的书法作品初识其才,又在交往中为其人格与学养所折服。读完《先生,高二适》,他深感收获颇丰,赞誉曹洋为“学者型书法家”,其研究兼具独特性与深度。“他对高二适诗学体系的构建,令我重新认识到高二适诗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改变了以往仅从书法角度认识高先生的局限。在书学方面,他所提炼的高二适笔法体系及其文化内涵,启发我们以更宽广的文化视野理解书法,探索艺术与人文深度融合的路径。”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