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丝瓜汤降肝火”:一种奇袭式关心下的自救

0
分享至


「“丝瓜汤”梗的流行,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际关系中那些未被看见、尚未满足的情感需求。」

最近,博主“累子”视频里的家庭情景短剧,引发了全网共鸣。

饭桌上,家中长辈不顾小辈的一再拒绝,重复回应“多喝丝瓜汤”,一旦被严词拒绝,长辈倒吸凉气委屈道“你这么凶干嘛,你这是肝火太旺,喝点丝瓜汤降火吧”,不听,也不理解,只是一味地强加关心。


(“丝瓜汤”梗的名场面)

“丝瓜汤”的走红,在于戳中网友有理说不清、沟通无效的痛点。长辈多以健康为名、情感绑架要挟,让人没有交流欲望。

网友们笑着转发,却在心里默默对号入座,不仅在饭桌上,也在职场上和亲密关系里。

汤碗换了无数个,逻辑却一模一样:你的感受被轻飘飘地否认,你的诉求被一句“万金油”堵回去。


(网友总结“丝瓜汤”梗背后是共同的情感创伤)

“丝瓜汤”的刺痛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笑料,而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在家庭、职场、友情中一次次想好好说话却说不下去的无力感。

其暴露的,是人际关系中缺席已久的有效对话,以及答非所问的假关心。

可当这个梗被过度使用,又开始演变为“那咋啦”式的互怼平替时,本该对抗沟通困境的语言工具,反而把交流推向更无力的境地。


(网友追问“自毁了,然后呢?”)

玩梗之余,如何在一个习惯否认情绪的环境里安心表达自己,才是人们继续追问和关心的。

01

“谁家庭”:中式饭桌的奇袭者联盟

有人说,“丝瓜汤”是今年最好用的梗。吵架时甩一句“你肝火太旺,喝点丝瓜汤降降火气”,既像是关心,又能压住气势,还能顺便化解尴尬。


(网友对“丝瓜汤”梗的反馈)

但这个梗真正扎心的地方在于,它不是虚构的笑料,而是无数中式家庭上演的日常。

博主“累子”的视频里,母亲不顾儿子的一再拒绝,执意劝他喝丝瓜汤,一旦严词拒绝,就会将其定性为“肝火旺”,更需要喝丝瓜汤“降火”,一味按着自己的心意行事。


(网友绘制的“丝瓜汤”情景剧图文版)

在母亲眼里,这是一句出于“为你好”的叮嘱;在儿子看来,却是“听不懂人话”的急火攻心。

网友看完忍不住感叹:“为什么天南地北的家庭都能如此相似?”

有人说饭桌就像中式家庭的存档点,其实也是矛盾集中展示区。在这里,关心与控制、亲情与自主权不断博弈,形成了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家庭对话模式。

既有半句不离“美国”“转基因”和“辐射”、热衷国际局势的父辈,也有每天重复同样话题,就着“丝瓜汤好处”都能说上几个回合的“养生爱好者”。哪怕“一家人各说各的,0个人在意对方的感受”,都能聊上一阵子。


(博主@累渠视频中总结的“奇袭者联盟”)

可一旦话题转移到年轻人身上,考公考编、催婚催育开始集中火力,组成“奇袭者联盟”,让年轻人面露难色、无语凝噎,因为无论解释多少遍,一切又会跟“没听懂”似的再来一遍。


(网友和“丝瓜汤”梗的共鸣)

“丝瓜汤”的幽默,恰恰在于它把这种貌合神离的沟通浓缩成荒诞而熟悉的对白,让每个网友都能从中看到自家饭桌的投射。

不被理解的年轻人,一旦反驳,换来的往往不是沟通,而是恰如“自带出厂设置”的一套施法。


(网友感慨“丝瓜汤”里情节与现实中的相似性)

先从放逐开始,“行行行,我说不过你”;再过渡到自毁模式“我这长辈做得太失败了”;后又以百善孝为先进行迂回,“白养你了,说你两句就一直在那顶嘴”;最后再佯装洒脱“我不管你了,随便你”。

这些被网友称为“传统老四样”的对话模式,不分地域,跨越世代地在中式家庭中反复上演。

然而,“丝瓜汤”只是引子之一,同样的“戏法”会无一例外地被更多小事触发,诸如亲戚家小孩考上好大学了,朋友的子女找到好工作了,邻居家孩子成家立业了,甚至是抖音上打着大号黄色标题的某专家,都比年轻人的真实感受要权威可信。

除了透着幽默的无奈,“丝瓜汤”的走红更是中式家庭中沟通困境的显化。

02

奇袭式关心:用惯性否定代替理解

有人说这种“鬼打墙”的沟通模式就像一种奇袭。当你敞开心扉谈感受,长辈往往不愿直面孩子的真实困境,而是将其简化为“情绪问题”或“身体问题”,用一句“肝火旺”一刀切地抹平。


(年轻人对自己感受不被正视的吐槽)

很多网友吐槽,和家人对话常常像是一场回合制的无效沟通。你无论多么耐心解释,换来的不是理解,而是单向度的情感灌输。

当“为你好”的规劝不再奏效,就换成情绪控诉,“我说你两句这么凶干嘛!你变了!白养你了!我太失败了!”把自己摆在受害者位置,把子女推到对立面,迫使对方背上愧疚,选择顺从。


(网友对家长“我不管你了”自毁模式的无奈)

所谓“丝瓜汤降火”,更像是欲望的引擎,其目的不是真的喝下丝瓜汤就能收尾的,而是寻求家长式的绝对权威,以及自我价值感的实现。

其背后是子女独立后家长权威缺失的焦虑、对自身价值的怀疑。

正如博主“累子”在视频中展现的一些“假关心”。有人听风就是雨,AI火了就劝孩子“学AI”,即便专业不对口;也有人一看到短视频的专家发言,就转发“指导”,即便可行性很低。正是这些看似无厘头的要求,生长着掌控欲的肌理。


(网友对“丝瓜汤”梗走红的讨论)

更为典型的场景是“玩手机”。哪怕只是头疼、胃痛,都会被归因于“玩手机玩多了”。就好像小时候一旦说自己“腰痛”,家长就像设置好的NPC回答“小孩哪有腰”,否定其身体和情绪上的感受。


(为什么大人都说“小孩没有腰”)

表面看是“听不懂人话”,实则是更隐蔽的掌控欲。即便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思考,他们依旧习惯通过自以为的“为你好”来维护话语权。把自己的感受凌驾于子女的感受之上,用自己的判断否定子女的表达。

这种沟通模式带来的,是网友的“肝火集结”。

年轻人感受到的不是被理解,而是一种深深的错位和无力。

心理学上,这种“否定你的感受、曲解你的立场”的手法,也被称作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效应”源于电影《煤气灯下》中惯用的“PUA”术)

奥斯卡影后凯西·贝茨曾说,她母亲坚称自己从未在获奖感言里感谢过她,让她背负了三十多年的心魔;博主李蠕蠕也曾在纪录片提到,当她鼓起勇气谈童年伤害时,母亲只回了一句“我不记得了”。


(奥斯卡影后在采访中得知困扰自己三十多年的真相)

可见,不限地域不限身份,情感否定的伤害更是代代相传。如果问家长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们通常会回答:“不知道,从小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这种代际传递的情感模式,成为许多家庭无法打破的循环。

03

没招的反驳:用发疯对抗表达困境

年轻人想要的,不只是“好好说话”的机会,更是被理解的心理舒适感。可面对父母那种“奇袭式”的否定和拧巴,他们常常陷入“没招了”的困境:解释无效,争辩无力,只能放弃理性交锋,改用“发疯”来打破僵局。


(网友借“丝瓜汤”和长辈喊话)

有人用“我从未阻止我爸考哈佛”来回怼父母不切实际的期待;有人学着热梗,直接甩出“那咋啦”“喝碗丝瓜汤”当作万能回怼。


(网友借“我从未阻止我爸考哈佛”反击父母不切实际的期待)

玩梗,带来短暂的情绪舒缓,也在某种程度上重置了话语权,把长辈拉进一场他们未必熟悉的语言游戏。

然而,发疯并不是解法。梗能挑开话题,也能堵死对话。当它被用作“无差别攻击”,沟通的空间又会迅速塌缩。

就像“那咋啦”从最初的社恐自救金句,逐渐演变为一句让人日渐“窝火”的流行语,让本就不堪一击的对话场域走向更深的无力。


(网友对网梗过于频繁的吐槽)

“丝瓜汤”也在复制同样的循环。家长用“NPC”般的重复话术挑起话题,年轻人借调侃掩盖无力,内里,却是一次又一次“鬼打墙”式的回合制交锋。

不过,更深的困境,在于个体的情绪没有安全表达的空间。不仅在家庭,也在职场和亲密关系里。

例如,感到最近有些焦虑时,被认为“就是闲的,忙起来就好”;觉得工作压力大,对方回你“别多想,睡一觉就好了”;对一件事情表达不满,又被强调“至于吗?看开点”。

总之,这类逻辑都在于:你的感受不值一提,你的情绪一再被否定。当你诉求被无视、情绪被曲解,巨大的无力将自己裹挟,只剩下沉默不语。

脱口秀演员宋万博也曾讲到,“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把好话留给别人,坏话留给自己。”家里的长辈们好像很擅长夸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不会夸自己的孩子,倒是很擅长打压。很多家庭都会出现的打压式教育、述情障碍、阴阳式夸奖,不会正常表达感情,传达自己的心意。


(脱口秀吐槽长辈“阴阳式夸奖”片段)

上一代习惯把爱藏在沉默和打压里,似乎从未拥有过描述内心感受的语言体系,话到嘴边说不出口;这一代则渴望更直接、更温柔的回应,却常常词穷,只能以戏仿与夸张自救。

“丝瓜汤”梗的流行,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际关系中那些未被看见、尚未满足的情感需求。

当年轻人用幽默来解构这种沟通困境时,背后是对有效沟通和被真正关心的真切渴望。

玩梗之余,人们继续追问着,如何在一个习惯否认情绪的环境里安心表达自己?

至少,透过“丝瓜汤”的显化,我们的诉求正在被看见。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0岁张春桥保外就医细节:每天两菜一汤,最怕听到孩子笑声!

80岁张春桥保外就医细节:每天两菜一汤,最怕听到孩子笑声!

星宇共鸣
2025-07-24 17:34:26
北京发布2025年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北京发布2025年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新京报
2025-09-18 16:47:11
“乔峰”一路走好!于朦胧去世仅 1 天,又一大咖又走上他的后路

“乔峰”一路走好!于朦胧去世仅 1 天,又一大咖又走上他的后路

律便利
2025-09-16 19:30:06
吃降压药一滴酒不能喝?提醒:长期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4物”

吃降压药一滴酒不能喝?提醒:长期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4物”

泠泠说史
2025-09-18 14:55:29
国家移民管理局:1至8月4.6亿人次出入境,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上升52.1%

国家移民管理局:1至8月4.6亿人次出入境,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上升52.1%

界面新闻
2025-09-18 12:48:20
“钥匙自取”,上海男子将百万房车停街头,免费给陌生人用!网友:太佩服你了…本人最新回应

“钥匙自取”,上海男子将百万房车停街头,免费给陌生人用!网友:太佩服你了…本人最新回应

大风新闻
2025-09-17 19:47:08
三亚网红跳水点断桥被曝装满防盗刺,当地文旅:涉及珊瑚礁保护和海域安全,早就不允许去了

三亚网红跳水点断桥被曝装满防盗刺,当地文旅:涉及珊瑚礁保护和海域安全,早就不允许去了

上游新闻
2025-09-18 12:12:29
广东女子吐槽妈妈做的菜,自己和爸爸都不爱吃,网友:换我也不吃

广东女子吐槽妈妈做的菜,自己和爸爸都不爱吃,网友:换我也不吃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5-09-18 14:56:34
A股:大盘放量却没大涨,主力压盘迹象明显,传递两个重磅信号!

A股:大盘放量却没大涨,主力压盘迹象明显,传递两个重磅信号!

八斗小先生
2025-09-18 13:47:08
中央批准任省委常委后,他被免去副省长职务

中央批准任省委常委后,他被免去副省长职务

上观新闻
2025-09-18 12:52:04
月入3万程序员被按摩女收入“碾压”,打工人尊严何在?

月入3万程序员被按摩女收入“碾压”,打工人尊严何在?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09-14 21:47:22
创业板指跌逾2% 下跌个股超4500只

创业板指跌逾2% 下跌个股超4500只

财联社
2025-09-18 14:33:10
“居然之家”店长刘丽去世,年仅34岁,颜值很高,2月前还在旅游

“居然之家”店长刘丽去世,年仅34岁,颜值很高,2月前还在旅游

有范又有料
2025-09-18 14:05:10
杨瀚森NBA增肌3.4%超迅猛,体脂率降至7.3%,超申京直逼约基奇

杨瀚森NBA增肌3.4%超迅猛,体脂率降至7.3%,超申京直逼约基奇

二哥聊球
2025-09-18 10:32:17
有情况?关晓彤生日引评论区炸锅,鹿晗发文:开心!

有情况?关晓彤生日引评论区炸锅,鹿晗发文:开心!

默默有话说
2025-09-17 10:05:12
舜宇光学总经理的大瓜

舜宇光学总经理的大瓜

穿透
2025-09-17 21:58:47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萧竹轻语
2025-09-11 16:45:37
中方正告美国,对华制裁必付出代价,日本做明智决定:拒绝特朗普

中方正告美国,对华制裁必付出代价,日本做明智决定:拒绝特朗普

让我的世界更加精彩
2025-09-18 16:03:59
SpaceX芯片合作曝光:Starlink手机直连服务或将重塑全球移动通信格局

SpaceX芯片合作曝光:Starlink手机直连服务或将重塑全球移动通信格局

三体引力波
2025-09-17 16:36:18
四川一女子长得很漂亮,天天在市场卖鱼,网友:人美,鱼也鲜美

四川一女子长得很漂亮,天天在市场卖鱼,网友:人美,鱼也鲜美

荔子言
2025-09-18 12:53:17
2025-09-18 18:39:00
知著网 incentive-icons
知著网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官方平台
2264文章数 1028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沪漂小伙带残障父母庆生 陌生人帮买单:我女儿听哭了

头条要闻

沪漂小伙带残障父母庆生 陌生人帮买单:我女儿听哭了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大电池+满级防水!OPPO K13s承诺六年不卡,1499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遇袭后首次现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