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整理自医咖会《回顾性队列研究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专栏,小咖针对实施回顾性队列研究“确定研究问题和查找文献”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视频。
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有四个步骤:
问题导向,查找文献:根据研究兴趣或临床工作产生的问题,看看已经有了哪些研究;
凝练问题,解构要素:根据查到的资料进一步凝练研究问题,不重复、有创新,同时兼顾临床环境且数据可得,保证科学性与可行性。可以根据PICOS原则解构临床问题。
根据要素,采集数据:根据临床问题的几个要素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
分析数据,规范报告。
研究问题
进行研究需要有问题意识。临床上的一些特殊患者,可能会在某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发现某种用药、术式对疾病预后存在影响,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想系统、科学的总结其是否存在规律、是否适用于其他患者时,就可能会形成研究问题;也可能在参加学术会议、阅读文献、与同行讨论时发现有相似的问题未曾解决,后期即可自行收集数据,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比较好的临床问题,创新性比较大,前人的经验比较少,工作难度也会比较大。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时,如果现有资料正好可以解决部分难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思,设计提出科学假说。这种方法比较常见,但创新性相对较弱,刚入门的科研者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提出研究问题后,需要与同行专家、科室主任等进行沟通,如是否存在需要对人群前期样本进行完善收集、需要有难度的检测技术支持等等困难,评估研究问题的可行性、临床意义、创新性、伦理性和相关性。
查找文献
确定是一个可行的研究问题后,需要查找文献。文献来源有书籍、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书籍的内容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会获得更多的关注,但这两种文章从选题到发表通常会有1-2年的时间,新意有限,所以鼓励参加会议讲座、使用会议论文去发现更多的研究亮点。
所以日常可以关注学术会、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关注领域内重要期刊的论文、文献综述和Meta分析等系统评价(通常文末会对本领域进行展望)。
可以在以下网站制定合适的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PubMed, Embase, Cochrane, Web of Science, CNKI, 万方、读秀、维普、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各国政府公报、政府网站、专利局网站等。检索后建议使用Endnote、Zotero等软件辅助文献管理。
上文内容摘自医咖会专栏课程《回顾性队列研究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请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观看完整视频内容。
研究设计、统计分析、论文投稿难题,快联系小咖(微信:xys2019ykh)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