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院长提出:既要承认红军两万五,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老教授、老干部共同办校,做学院的主人,为教学服务,成为军工办学的重要思想……”邱楚霖曾是哈军工纪念馆的一名志愿讲解员,手持扩音器向游客讲解是他过去的生活常态。如今,这位曾经对国防事业充满好奇的小男孩,靠着自己的坚韧和努力最终圆梦国防科技大学。
初识哈军工:参加志愿服务并成了一名讲解员
邱楚霖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从小就听长辈们提起过哈军工的辉煌往事。高一那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与了志愿服务。经过层层选拔,他最终成为了哈军工纪念馆的志愿服务讲解员。
起初,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一个高中生要熟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历史背景并不容易。”他说道。随着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学长以及与其他志愿者的交流,他逐渐掌握了讲解的知识,并学会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更出乎意料的是,当第一次站在哈军工纪念馆的大厅里,面对那些斑驳的老照片、沉甸甸的文物和记录着无数英雄事迹的文字时,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我原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哈军工的一切,但当我真正开始准备讲解稿时才发现,这里的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我认为这种讲解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邱楚霖回忆道。
参观者认真倾听的样子,给每一位讲解员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因为每一个细节不仅代表一个“志愿者”的形象,更可能影响参观者们对“哈军工精神”的理解。“这时,我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能为‘哈军工精神’的发扬尽一份绵薄之力本身就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谈到这些,邱楚霖脸上无以言表的喜悦感就油然而生。
从聂荣臻元帅题写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到陈赓大将带领师生艰苦创业的点滴;从抗美援朝时期研制出第一代武器装备,到后来为国家培养出众多科技领军人才……这些故事不仅让邱楚霖重新认识了哈军工,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那是一种将个人梦想融入强国伟业的精神力量。
点燃梦想:从感动到行动
随着时间推移,邱楚霖对哈军工精神的理解愈发深刻。他认为,“哈军工精神”不仅仅属于过去,它也是属于现在和未来的宝贵财富。“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哈军工志愿服务中来,因为它不仅记录的是一段辉煌的历史,更承载着无数老一辈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殷切期盼。”邱楚霖说。
尤其是在讲解过程中,他经常遇到一些前来参观的国防科技工作者或军校学生,他们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让邱楚霖深受感染。
有一次,一位年近九旬的原哈军工的老教授听完邱楚霖的讲解后说道:“你们讲得都很棒,但更重要的是,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像你们一样关注国防,甚至投身其中。”这句话让邱楚霖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刻,他认识到,仅仅做一名讲解员远远不够,他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国防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努力去延续哈军工精神。
随着在七三一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省博物馆等单位参与更多志愿引导与讲解工作,邱楚霖意识到:个人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为集体和社会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在随后的职业选择中,特别是了解到国防科技大学是哈军工精神的延续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报考国防科大,为强国强军的需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逐梦之路:汗水浇灌希望
然而,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作为国内顶尖军事学府,国防科大的录取分数线很高,且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特别严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邱楚霖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书桌旁堆满的各种复习资料、台灯下映出的专注身影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他的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推导,每一张都被他反复折叠、展开,直到找到最优解法。当他在深夜独自面对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脑海中虽也曾闪过放弃的念头,但随即又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国防科大是我的目标,我不能退缩”。于是,他重新振作精神,继续钻研。
有时,母亲端来热牛奶轻声劝他早点休息,他却摆摆手说:“还没弄明白,再给我十分钟。”可是,那十分钟往往变成一个小时、甚至更久。班上的同学对他的努力印象深刻,每次体活课,别人都出去玩了,只有他还在座位上埋头做题。有时候好友喊他一起去打篮球,他总是笑着说“等会儿”,结果一等就是一节课。
除了刻苦学习之外,邱楚霖的身体素质锻炼可谓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炎热,手心出汗抓不住杠,他就攥一把沙子,手上茧子一层又一层;冬天寒冷,戴手套又太滑,他就裸手抓杠,钻心地疼。即便到了高三紧锣密鼓的时期他每天依然留出锻炼身体的时间。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过后,更见青松巍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邱楚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收到了国防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刻,我终于明白,哈军工精神不仅属于过去,它也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未来。”
新的起点:传承与创新
如今,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的一名新学员,邱楚霖正在追风赶月,奔赴平芜尽头的春山。
“高中三年的拼搏让我明白努力的意义;志愿服务的讲解员经历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哈军工精神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还有如何在新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如今踏入国防科大,则是我人生的新篇章。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泪水,但也因此显得格外珍贵。”邱楚霖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能够影响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
“走进国防科大,处处都是哈军工精神的体现,这时刻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关于信念、责任与梦想的关键词永远不会过时。”邱楚霖感叹道。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刚刚从假期志愿服务中缓过神来的他又有了新的挑战——“我要坚定当好哈军工的传承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韩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