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要求人们安静,只有安静下来才能生出智慧,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武断,就容易走向偏颇的境地。为什么传统道德要求人们安静?
因为人们安静下来才可以忍辱负重,才可以维持现状,社会比较和谐,也就维持了现有的阶级关系,统治阶级会源源不断地从民间榨取钱粮,而不会反思,也不会把榨取的钱粮分给老百姓。统治阶级要维持现状,尤其要保证手中的权力得以延续。统治阶级要保证绝大多数人成为农民,才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民间榨取钱粮。要维持现有的阶级关系,就能够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权贵世世代代都是权贵,农民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权贵不让农民翻身得解放。即便有了科举考试制度,也只是统治阶级从民间选拔知识精英,而不是让大多数农民都改变命运。民间的知识精英一旦考中,就会跻身官僚阶层,成为统治阶级内部的官员,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会真的为老百姓做事。统治阶级宣扬知足常乐的精神,要农民知足常乐,还要设置很多的节日,让他们得以休息,还让他们吃一些美食。农民得到休息之后,就会满足于自身的现状,不思进取。即便有的农民家庭花费几代人的努力,培养一个书生,书生也不一定在科举考试中一举高中。农民看到自身的现状无法改变,不得已才会知足常乐,才会寻求内心的安静。统治阶级宣扬道德。而这种道德是经过改造了的道德,并不是原原本本的道德体系。
孔子和孟子的道德被统治阶级改变以后,迅速形成了儒家的道德体系,还形成了礼教传统,最终禁锢人们的头脑,限制人们的言行。《大学》开篇就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要求人们心里安静,去除各种欲望,就会觉得生出了大智慧,和道接近了。什么是道?似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说清楚,但人们只能感受,觉得玄而又玄。道家讲心斋和坐忘,要提高一个人的修为,就要让他心静、心安,然后才能出智慧。倘若一个人在修炼道家养生术的时候,能够在静坐中生出智慧,就算是得道了。佛家讲究定力,叫做定能生慧。佛教徒在坐禅的过程中要达到忘却所有事物的程度,“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有了这样的定力,就可以生出广大的智慧,甚至可以成佛作祖。这样片面强调人们内心的安静,怎么说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图,就是要人们用内求法,在心内寻求快乐和智慧,而不是到身外去寻找。看似这种修炼符合了道家或佛家的思想,却被统治阶级改写了,而且出现了片面化的倾向,并不具备科学性。
当绝大多数人都安静的时候,向内寻求快乐和智慧的时候,就不会看到阶级差距,也不会看到自身的悲惨处境,当然就要忍辱负重,做稳了奴隶,隐忍而苟且地过一辈子。可是有谁愿意被剥削、被压榨,有谁愿意做奴隶?统治阶级修改了儒道释的思想,最终要提倡人们内心安静,不提倡人们纵欲,也不提倡人们去经商。这样的思想体系是封闭保守的,并没有吸收很多科学的成分,也没有引导人们去寻求现实的幸福,而是一种精神麻醉。人们当然要寻求内心的安静,却并不能长期做奴隶,而应该看到阶级差距,看到自身悲惨的命运,就要想办法去改变,而不能总是坐以待毙,也不能总是自暴自弃。儒家说的有一定的逻辑性,说是心静就能心安,能出智慧,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得非常远大,但普通人只能做到修身,连齐家都做不到,就更别提治国、平天下了。即便是书生,在权贵门下立功了,接受了封赏,也不能治国、平天下,能够治国、平天下的少之又少,须有雄才大略,也要有权贵的扶持。那么治国、平天下的人内心很安静吗?当然不会安静,而是想着立下功业,要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倘若他们内心安静,就不会治国平天下,而是会隐居,追求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个人品德的完善。
权贵要享受荣华富贵,从来不会追求内心的安静。倘若他们追求内心的安静,就不会在乎身外的一切了,但明明他们有权有钱,却不肯分给普通农民,当然就会悠游卒岁,无所事事了。即便他们参禅学道,也只是做做样子,在精神上获得一定的安慰,却并不能成佛做祖,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神仙,即便成为人间的圣贤也不行。倘若有的权贵被称为圣贤,也只是同事时代的人吹捧罢了,却没有圣贤那样的思想高度。因为他们不可能放弃身外的权和钱,不可能把钱财分给农民,也不可能真的出家做和尚。虽然清代的顺治皇帝几次出家,但皇宫每次赎他的时候都花了大量的钱。他真的要做和尚,也只是做做样子。倘若让他饿几天肚子,他就知道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了————还是要吃饱喝足,才能去寻求内心的安静。倘若像农民一样,吃不饱喝不足,甚至遇到天灾人祸就要逃荒要饭,哪里还会寻求内心的安静?所谓寻求内心的安静,只是一些儒生们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宣传,制造的一些所谓的修身养性的说法,却并不是事实。看看《大学》开篇的逻辑,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逻辑性几乎乏善可陈,漏洞百出,基本上算道德说教和灌输了。在封建时代,愚民是可以的,而放到当代,却并不能愚弄所有人。道士和和尚的修身养性法则也是如此,很容易受到统治阶级的改变,最终产生愚民效应。
人要休养身心,首先要吃饱喝足,然后再用内求法,寻求内心的安静,但同时要保持极强的创造力。倘若只是寻求内心安静,就认为安静可以出智慧,怎么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度自恋,也就被统治阶级愚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