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自古以来就讲求仁义,甚至要以仁义来治国,叫做以德治国,以德服人。事实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军事力量,而不是所谓的仁义。那么到底是仁义伟大,还是军事力量伟大?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实际是被鲁国的权贵排挤,不得已才去兜售自己的学说。可是诸侯都不听他的意见,不采用“仁”的思想。孔子带领弟子如丧家之犬,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后代君主借鉴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孟子“义”的思想,要倡导仁义,由此还生出了一门礼教的学问,要全国上下推行礼教,甚至形成了礼教传统。君主讲仁义,是要人们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其实就是维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要让人们与人为善,讲究道德,知礼节,懂荣辱,而不能“率兽相食”。人们要听君主的这种道德宣讲,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能够吃饱穿暖,即便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口吃的也可以讲求仁义。倘若连吃的都没有了,那么农民就要逃荒要饭,实在没东西吃了,就有可能易子而食,甚至有可能互相残杀。倘若有人号召他们起来反抗,就一定要借助神灵的力量,要用装神弄鬼的手段号令饥民一起“吃大户”,一起抢劫官府的粮食和银子,也就成了事实上的造反。皇帝要派兵镇压造反的饥民,能够镇压下去就验证了皇权的伟大,而国家暴力机关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倘若镇压不下去,王朝就有可能被颠覆,有可能出现改朝换代的现象。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没有完全实行仁义的思想,而是使用了法家的严刑酷法,表里如一,最终到秦二世的时候就被推翻了。汉代的刘邦采用休养生息政策,减免农民的赋税,甚至允许农民几年不交税,等到民间生产力恢复之后,再收税。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全面推行改造了的儒家思想,其实就是推行所谓的仁义思想,其内核仍然是军事力量,是暴力机关。倘若有人不接受仁义思想,要反抗皇权,那么就一定会遭到军事力量的镇压,而使用军事力量的就是国家暴力机关。看似是仁义伟大,不动一兵一枪就可以改造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变得善良,让人际关系变得和谐,也可以让人们互帮互助,抱团取暖,但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国家的军事力量,是暴力机关。很多人往往被皇帝宣扬的仁义思想迷惑,以为讲求仁义才是长远之道,不能总是互相猜忌,更不能出现以大欺小的社会丛林法则。但社会上总是出现以大欺小的丛林法则,在很多人都讲求仁义的前提下,有一两个人不讲求仁义,要以大欺小,那么别人就不能惩罚他,不能“替天行道”。有一两个人作奸犯科,做小偷小摸的营生,即便讲求仁义的人看到了,也不能制止,因为制止的时候很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讲求仁义的人并不是执法机关的人,即便他们是执法机关的人,也不能对强盗和小偷立刻执法。
仁义面对直接的暴力,似乎失去了效力。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就是这么回事。秀才满嘴都是仁义道德,而遇到士兵的时候,士兵不给他讲仁义,讲的是暴力。谁拥有暴力,谁就有话语权,而社会似乎并没有纠正这种暴力的能力,不然强盗和小偷早就绝迹了。即便有国家执法机关,执法人员也不可能整天在民间转悠,不可能发现民间的强盗和小偷。当大兵团作战遇到游击战的时候,就很可能非常苦恼,甚至要做长期战斗的打算。当国家执法机关遭遇强盗和小偷作案的时候,倘若派大兵力镇压,就很可能劳民伤财。倘若只是派一两个衙门里的公差去缉捕盗贼,就很可能办不成事。那么执法机关就有可能装作不知道,而民间的强盗和小偷在这种执法空隙中生存,可以和暴力机关形成一种互相漠视的平衡。民间财富并不是太多,强盗抢劫的大多都是富人的财产,小偷偷的也是富人的财产,富人可以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倘若在秦代,强盗和小偷很可能被逮捕归案,很可能会处以极刑,甚至还要遭遇“族诛”和“连坐”的酷刑。整个家族和街坊邻居都会跟着遭殃,那么就没人敢做强盗和小偷了。但仅仅讲究严刑酷法是不行的,因为治国需要长久的耐力。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鱼小虾一样,不可用急火,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出现火大的现象,甚至“过犹不及”。
治理国家要像烹饪小鱼小虾一样,小火慢炖,小火慢烤,一步一步来,最终达到目的。在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以暴力为内在的手段,以儒家的仁义思想作为表面的功夫,全面推行改造了的儒家思想,要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使人心归附,人心变得善良。表面上讲求仁义道德,内在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军事力量,这叫做“外儒内法”。这种统治方略被称为帝王之道,倘若弄反了,成了“外法内儒”,国家就很快走向败亡。儒家的仁义思想是社会阶级矛盾的弥合剂,可以让人们暂时忽略阶级差距,缓解阶级矛盾,甚至让人们误以为没有阶级差距,权贵和自己一样,都要经历短短的一生,只不过他们吃的喝的好一些,生活器具好一些,但人生的体验不一定比普通人要强多少,甚至他们还不如普通人幸福呢。倘若权贵不讲求仁义,就会成为民贼,人人得而诛之。倘若普通人讲求仁义,那么普通人就会成为圣贤,人人敬仰。这只是普通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事实上阶级差距是存在的,权贵可以不劳动就享受荣华富贵,甚至权力和财富可以实现世袭,而普通人却没有权力和财富,要整天辛苦劳动,却没有享受什么好日子,也没有把控社会优质资源,只能长期忍受压榨和剥削。
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表面上都在讲求仁义,而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实际的力量。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表面上遵循仁义精神,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军事力量。大国有可能欺负小国,也有可能让小国沦为附庸国。而能够讲究和平,讲究仁义精神的大国本身应该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不然就很可能被其他大国欺负,却还讲求仁义,也就沦为笑话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