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论文团队
编辑丨ScienceAI
在传统印象中,科学发现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需要科学家投入毕生心血:检索浩如烟海的文献、设计千百次的实验、进行复杂枯燥的数据分析……如今,AI 正在实现自主科学发现,Agentic Science(Agent for Science)已经到来。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多所顶尖高校与研究机构,发布重磅综述《A Survey on Autonomous Scientific Discovery》,系统阐述 AI 从“工具”进化为“科学发现智能体”的路径,并为 AI 实现自主科学发现和 Agentic Science 阶段构建了统一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该综述背后的技术平台——Intern-Discovery(书生·科学发现平台)也已正式上线,标志着科学研究进入一个由 AI 主动驱动的新纪元。
-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8.14111
- 项目主页:https://agenticscience.github.io/
- github主页:https://github.com/AgenticScience/Awesome-Agent-Scientists
AI for Science 的进化之路:从“专家工具”到“科研搭档”
综述将AI在AI for Science研究中的角色演进描绘为四个阶段:
Level 1: AI 是“计算工具”
- 这个阶段的 AI 像一个超级计算器或专业软件(例如预测蛋白质结构的 AlphaFold)。人类科学家提出一个定义明确的具体问题,它给出精准答案,但没有自己的思想,完全依赖人类预先定义的规则。
Level 2: AI 是“自动化科研助理”
- AI 开始能自主执行一小段预设的研究流程,比如自动运行一系列实验或完成标准化的数据分析。它像一个能干的助理,接到了“分析这批数据”的任务后,能独立完成,但仍需人类科学家指明大的研究方向。
Level 3: AI 是“自主科研合伙人”
- 在这个阶段,AI 能够独立完成从观察、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到修正理论的全过程。它不再是助理,而是可以与人类科学家平起平坐的“合伙人”,能够主动发起研究,共同探索未知。
Level 4: AI 是“生成式架构师”
- 这是对未来的终极展望。AI 不仅在现有科学框架内探索,更能创造全新的科学范式、实验方法甚至理论体系。它将成为一个敢于挑战现有规则、发现不同学科间深层联系、开辟全新领域的智慧体。
什么是 Agentic Science?科研智能体来了!
Agentic Science(Agent for Science)是 AI for Science 的关键进化阶段。它标志着AI从单纯的科研工具,跃升为具备“科学发现”能力的自主研究伙伴。
为了系统性地理解 Agentic Science,文章首次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
基础层:五大基础能力
这是 AI 科学家的“基本功”,包括:规划与推理、工具使用、记忆机制、多智能体协作和自我进化。它们是 Agent 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认知内核。
流程层:四大核心流程
这是 AI 科学家遵循的“科学方法论”,由提出假说、执行实验、分析数据、验证与演进四个阶段交替执行、动态循环,形成科研闭环。
应用层:自主科学发现
这是最终目标。通过底层的能力和中层的流程,AI 科学家最终在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物理等前沿领域实现自主的科学发现。
“AI 科学家”的内核:揭秘五项核心超能力
报告总结了科学智能体必备的五大核心能力,这些能力让 AI 能像人类科学家一样,灵活应对复杂问题。
- 规划与推理能力: 它能将“研发新药”等宏大目标,自主分解为文献调研、靶点筛选、分子设计等清晰、可执行的步骤。
- 工具使用能力: 它能熟练调用数据库、模拟软件,甚至直接操作实验室机器人,“动手”做实验。
- 记忆机制: 它能从过去的成功与失败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的“研究直觉”。
- 多智能体协作: 它能组建“AI 科研梦之队”,让不同 AI 智能体分工协作,解决单个智能体无法应对的复杂问题。
- 优化与进化: 它能自我反思和批判,发现计划中的漏洞,然后主动学习、迭代优化,在探索中变得更聪明。
AI科学家的核心工作流:动态交替执行形成自主科学发现闭环
“智能体科学”并非杂乱无章的尝试,而是遵循着一个交叉执行、动态的工作流程:
- 观察与假说生成
- 实验规划与执行
- 数据与结果分析
- 综合、验证与进化
通过四个关键步骤的交替、动态执行形成的科研闭环,极大地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前沿突破:AI 科学家已在自然科学领域大显身手
作者以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四大自然科学领域为对象,详尽回顾了智能体科学发现的最新进展,横跨蛋白质工程、药物发现、有机合成、材料设计、天体物理等十余个子领域。
例如:
- 癌症靶点发现: 虚拟疾病生物学家 OriGene,通过整合遗传学、药理学和临床记录等多模态数据,提名并验证了两个先前未被充分探索的肝癌(GPR160)和结直肠癌(ARG2)的治疗靶点,并在患者来源的类器官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 自动化化学合成: 名为Coscientist的 AI 智能体,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主查阅文献、编写代码,并成功操作实验室机器人,完成了一种在药物和材料合成中至关重要的化学反应(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通往智能科学之路:挑战与未来
尽管 Agentic Science 进展迅速,作者强调仍需解决诸多难题,包括科学发现的可复现性与可靠性、创新性成果的验证、科学推理过程的透明性,以及伦理和社会影响等。团队还展望了未来方向,如实现真正的自主发明和跨学科大规模协作。
自主科学发现的浪潮已经到来,它预示着一个由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共同驱动的科学发现新纪元。这不仅仅是一次工具的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和方法论的革命。它将加速知识的创造,拓展我们探索宇宙的边界。
本综述为 Agentic Science 领域建立了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有助于推动 AI 系统与人类科学家协同进化,加速科学创新的步伐。其综合框架和领域案例,为后续学者和开发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