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圈被一个视频刷屏了。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的开学第一课,把一群名校生看得怀疑人生。
我室友是中南大学毕业的,看完视频后沉默了半天,突然来了句:
"妈的,感觉我这四年书白读了。"
这话听着刺耳,但仔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
一个刚成立的学校,凭什么让名校生破防?
福耀科大到底牛在哪?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人家压根不把自己当"大学"。
王树国那堂课说得很直白:我们不是在培养学生,我们是在制造"成品"。
什么意思?
就是企业四年后要什么样的人,我们现在就按这个标准来培养。
你入学第一天,就知道毕业后要去哪个岗位,干什么活。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技校?
但人家的"技校"可不一般——
实践课程占比超过50%,一半老师都是从企业一线挖来的。
当985学生还在啃十年前的教材时,福耀学生已经在车间里操作最新的德国设备了。
名校生为什么会破防?
我有个朋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专业毕业,找工作时被企业嫌弃:
"理论学得不错,但上手能力太差,还得培训半年才能用。"
这就是问题所在。
名校生花四年时间,把自己培养成了"准学者"。
结果企业告诉你:"对不起,我们要的是能马上干活的工程师。"
你说这打击大不大?
就像练了四年屠龙术,出门发现世界上根本没龙,只有嗷嗷待哺的甲方和催命的KPI。
福耀科大的学生呢?
人家从大一开始就在真实的生产环境里学习,毕业就是熟练工。
这种对比,能不让名校生怀疑人生吗?
但是,福耀模式真的可以复制吗?
先别急着夸,咱们算笔账。
曹德旺首期砸了100亿,2025年首届招生预算8个亿,学生才几十个。
你算算这生均经费多少?
国内哪所大学烧得起这个钱?
这根本不是在办学,这是在用钞票堆出一个教育"特区"。
其他民办大学学福耀?
人家连老师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你让他搞生均几百万的精英教育?
公立大学学福耀?
更不现实。
公立大学要承担基础研究和各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不可能只瞄准制造业那几个细分领域。
福耀科大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说实话,福耀科大最大的价值不是它有多成功。
而是它像一条鲶鱼,把中国高等教育这潭死水给搅浑了。
它用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戳破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承认的真相:
很多大学培养的人,跟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我一个学长,北理工毕业,现在在一家制造企业当工程师。
他跟我说:"大学四年学的东西,工作后用上的不到20%。真正有用的技能,都是入职后现学的。"
这不是个例,这是普遍现象。
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启发?
第一,别再迷信"名校光环"了。
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实际能力,而不是文凭好看不好看。
第二,选专业要想清楚自己未来要干什么。
与其选个听起来"高大上"但学不到真本事的专业,不如选个能让你掌握实用技能的。
第三,在校期间多实习,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
理论再好,没有实践经验,出了校门还是要从零开始。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王树国说得对: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你看起来很厉害,而是让你真的有能力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活下去。
什么叫好好活下去?
就是毕业后能找到工作,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养活自己和家人。
而不是拿着一张漂亮的文凭,却在求职市场上四处碰壁。
未来的趋势很明显:
一部分大学会继续走学术路线,培养科研人才。
另一部分大学必须放下身段,老老实实转向应用型教育。
这不是倒退,这是回归教育的本质。
最后想说的话
福耀科大的出现,给整个教育界敲响了警钟。
不管你是名校生还是普通院校的学生,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
四年后,你能为这个社会创造什么价值?
如果答案是"不知道",那可能真的需要重新规划一下了。
毕竟,文凭只是敲门砖,真正的本事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你觉得福耀科大这种模式怎么样?会考虑让孩子去这样的学校吗?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