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农历大年初二的下午。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屋内麻将牌哗啦啦作响。我作为新媳妇第一次在婆家过年,正紧张地给客人们端茶倒水。就在那个喧闹的麻将桌旁,婆婆随口说的一句话,却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割断了我和老公四年的婚姻。
"诶呀,我们家小波这媳妇啊,啥都好,就是这都结婚四年了,肚子还没动静,是不是有啥问题啊?"婆婆一边摸牌,一边对牌友们说道,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屋子里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我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四周突然安静下来,只有麻将碰撞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我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像针一样扎在我身上。老公小波坐在沙发上,手里的手机屏幕早已黑了,却还盯着它不敢抬头。
其实我和小波有个秘密,从未告诉过任何人。这个秘密如今却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以这种方式被揭开...
我是李雪,三十二岁,四年前嫁给了程小波。我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都留在了省城。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唯一的遗憾是迟迟没有孩子。每次回老家过年,总会有亲戚问起这事,但从没像今天这样,被婆婆直接在众人面前提出来。
婆婆姓张,今年六十出头,在村里是个有名的"明白人"。她一直对我不错,但对孙子的渴望却与日俱增。特别是去年隔壁李家抱上孙子后,她看我的眼神就多了几分焦急。
我站在厨房门口,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就在这时,小波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妈,这事不能怪雪儿..."
那句话就像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无数涟漪。我们回到客房,小波一直沉默不语,脸上写满了愧疚和无奈。
"对不起,我没想到我妈会在今天这样说。"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
我勉强笑了笑:"没关系,早晚都要面对的。"
我们之间的秘密其实很简单——不孕不育的不是我,而是小波。两年前,在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后,我们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显示,小波的精子活力低下,几乎没有自然受孕的可能。
医生建议我们试试试管婴儿,但小波一直犹豫不决。在他的家庭观念里,男人不能生育是一种耻辱,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更不愿让家人知道。
我尊重他的决定,从未向任何人提起。但今天,这个秘密被婆婆无意间碰触,像是一个即将爆炸的定时炸弹。
晚饭时,餐桌上的气氛格外尴尬。婆婆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不断给我夹菜。而公公只是默默吃饭,时不时看一眼沉默的小波。
"我听村里王大夫说,现在有很多偏方能调理身体,雪儿啊,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婆婆小心翼翼地试探。
我看了一眼小波,他的筷子停在半空,脸色苍白。我知道,是时候面对真相了。
"妈,其实..."我刚想开口,小波突然站起来,打断了我的话。
"妈,生不出孩子是我的问题,不是雪儿的。"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我两年前就查出来了,一直不敢告诉你们。"
餐桌上瞬间鸦雀无声。婆婆的筷子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胡说什么呢?"公公第一个反应过来,"咱程家三代单传,你爷爷你爹我,哪个不是一碰就中?怎么可能到你这儿出问题?"
"是真的,爸。医生说我的精子活力低,几乎没有自然受孕的可能。"小波的声音越来越低,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我的耳中。
婆婆脸色变了又变,终于哽咽着说:"那...那医生有没有说能治好?"
"可以试试试管婴儿,但成功率也不高..."小波没有抬头,眼睛始终盯着桌面。
空气仿佛凝固了。我能感觉到婆婆的世界在那一刻崩塌了。她最引以为豪的儿子,居然不能传宗接代。这在农村,几乎是一个家族的灭顶之灾。
晚饭后,我在厨房洗碗,隐约听到客厅里婆婆的抽泣声和公公的叹息。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这个年,我们都过得格外煎熬。
次日清晨,我醒来时发现小波不在身边。在客厅里,我看到了令我震惊的一幕——婆婆正拉着一个年轻女孩的手,热情地介绍着什么。那女孩约莫二十出头,梳着马尾辫,长相清秀。
"雪儿啊,快来认识一下,这是村里王会计家的闺女,小丽。"婆婆看到我,笑容有些勉强,"她去年大学毕业,现在在县城工作呢。"
我站在那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小波从卫生间出来,看到这一幕,脸色立刻变得铁青。
"妈,你这是干什么?"他的声音冷得像冰。
"没...没什么,就是让小丽来家里坐坐..."婆婆支支吾吾地说。
但我明白了,这是婆婆在小波问题曝光后的应对之策——给他找个"替补"。在她的观念里,血脉传承高于一切,即使要儿子离婚再娶,也在所不惜。
我感到一阵眩晕,扶着墙才站稳。小波冲过来扶住我,怒视着婆婆:"妈!你太过分了!"
"我过分?"婆婆突然提高了声音,"我只是为这个家着想!你不能生,难道要断了程家的香火吗?"
"那也不能这样对待雪儿!她跟了我四年,有什么错?"
"我没说她有错,但事实就是事实!"婆婆的眼泪夺眶而出,"你爸都六十多了,就盼着抱个孙子,现在..."
我无法继续听下去,转身跑回了房间。我崩溃地坐在床边,泪如雨下。我知道在农村,特别是对老一辈来说,没有孩子几乎等同于没有未来。但我没想到,婆婆会如此迫不及待地要"替换"我。
小波追进来,抱住我,不停地道歉。我能感觉到他的痛苦和纠结——他夹在妻子和母亲之间,进退两难。
"我们收拾东西回城吧,"我擦干眼泪说,"给大家一些冷静的时间。"
小波点点头,默默地帮我收拾行李。我们像偷偷逃离一样,在那个本该团圆的日子,提前结束了春节假期。
回到城里后,小波像变了一个人。他变得沉默寡言,经常深夜独自喝酒。我试图安慰他,但他总是一言不发,仿佛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婆婆不断给小波打电话,内容无非是催促他回家,暗示他重新考虑婚姻。每次通话后,小波的情绪都会更加低落。
一个月后,小波突然对我说:"雪儿,我们离婚吧。"
我震惊地看着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就因为你妈的那些话?"
"不只是那些话,"他叹了口气,"我看得出来,你最近也不开心。与其这样拖着,不如..."
"所以你就要放弃我们的婚姻?"我感到一阵愤怒和绝望,"我们可以一起面对这些问题,可以尝试试管婴儿,可以..."
"然后呢?"他苦笑道,"即使试管成功了,我妈会接受那个孩子吗?她会认为那是真正的程家血脉吗?我了解她,她宁愿我娶个能生的,也不愿接受这种方式。"
我无言以对。在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农村,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这些现代技术并不被完全接受。在许多老人眼里,这些都是"不正常"的方式。
"那你呢?你自己怎么想的?"我直视着他的眼睛,想从中找到一丝希望。
小波避开了我的目光:"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很累,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家人..."
就这样,我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那句在麻将桌上的闲谈,最终成了压垮我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离婚后一年,我听说小波在家人的安排下,与村里一个离过婚有孩子的女人重新组建了家庭。婆婆终于如愿以偿地有了"孙子",虽然不是亲生的。
而我,选择了出国留学,重新开始我的人生。在异国的土地上,我遇到了理解尊重我的另一半,我们通过领养的方式,拥有了可爱的女儿。
当我抱着女儿,看着她天真的笑容时,我常常想起那个年初二的下午。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些坎,是注定要经历的。而有些幸福,则需要我们有勇气去寻找、去创造。
婚姻和家庭,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两个人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过程。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都没有,那么即使有了孩子,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那句麻将桌上的闲谈,虽然粉碎了我的婚姻,却也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真正适合我的生活方式。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