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韩国扔下了一颗政治炸弹:废除检察厅。要知道,检察厅是韩国司法体系的中枢,几十年来掌握调查、起诉两大权力,是韩国政治斗争的刀刃。如今李在明政府一刀切,把检察厅砍掉,换上“公诉厅”和“重大犯罪调查厅”,相当于拆解了这把刀,还顺手重铸了一把新的。韩国政坛的格局,恐怕要被彻底洗牌。
根据7日公布的组织改编方案,检察厅寿终正寝。起诉权归公诉厅,由法务部管;调查权归重大犯罪调查厅,由行政安全部管。换句话说,检察官再也不能“既当裁判又当球员”,调查和起诉彻底分离。这一步,在韩国历史上堪称前所未有。除此之外,财政部也被拆,预算权分流;环境部摇身一变,扩张为“气候、环境、能源部”,直接揽下能源政策大权。整个政府架构,就像一次外科手术,刀刀见血。
检察机关在韩国早已不是单纯的法律机构,而是政治玩家。几十年来,无数总统被检察机关调查、起诉甚至送进监狱。卢武铉跳崖,李明博坐牢,朴槿惠下台,哪一个背后没有检察机关的影子?韩国总统上任时最大的恐惧不是经济,不是外交,而是“哪天检察官会不会把我推上审判台”。现在李在明干脆选择正面迎击:既然检察机关成了权力的掣肘,那就直接拆掉它。
支持者说这是改革,反对者骂这是报复。李在明本人就曾长期与检察机关纠缠,面对过无数调查,如今一上台就掀桌子,外界自然怀疑他是借改革之名清算检察。执政党说这是“民主进程的深化”,反对派则喊这是“司法独裁的开始”。韩国民意也分裂,有人拍手叫好,觉得终于有人敢削检察权;也有人担心,拆了检察厅,未来反腐工具是不是反而更钝?
影响不止于司法。财政部被拆,预算权划归总理室,这让总统办公室的手伸不进去,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青瓦台的“口袋权力”。而环境部扩编成能源部,掌控经济命脉的新权力中心出现。环保、气候、能源三合一,意味着未来韩国能源政策将集中到一个部门,既是气候治理的升级,也是权力格局的再分配。李在明在重组的不仅仅是检察系统,而是整个政府的神经网络。
韩国政治生态能不能消化这场手术。检察厅长期是韩国政治的“黑天鹅制造机”,几乎每一场总统悲剧都和它有关。拆掉它,看似解除了总统的心病,但能不能避免新的权力真空?公诉厅听法务部,重大犯罪调查厅听行政安全部,这两者难道就不会被政治化?换汤不换药的风险随时存在。更何况,反对派一定会抓住机会,把这场改革描述成“独裁者拆除刹车片”,让舆论场更加撕裂。
韩国政坛一向“政检合流”,检察官甚至被称为“影子总统”。现在这一刀砍下去,等于把影子驱逐出宫。但影子消失,权力真空必然产生。财阀怎么办?社会腐败怎么办?如果新的调查厅不够硬,腐败案反而更容易不了了之;如果太硬,又会被质疑成新的政治打手。韩国这场改革,可能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
韩国人喊了几十年的“检察改革”,终于迎来最彻底的一次,却不是因为制度自然演进,而是因为一个总统和检察体系的宿怨。李在明借刀斩仇,顺带把国家机器也重组了一遍。改革能否长久,还要看下一任总统认不认账。如果下一任翻案,检察厅可能死而复生。这就意味着,所谓“改革”,其实也是一场权力的赌博。
韩国喜欢用韩剧来解释政治。现在这出戏里,检察厅的角色已经被编剧写死,下场离场。但新角色登场,剧情能不能走向正轨,没有人敢打包票。李在明赌上了政治生命,韩国社会也被迫一同下注。这场豪赌,赢了可能改写历史,输了则可能让韩国陷入更深的混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