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中,无数企业以各自的方式添砖加瓦,成为连接城乡、赋能乡村的重要力量。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李锦记始终秉持 “思利及人” 的核心价值观,从人才培育到产业赋能,从公益反哺到文化传承,以多元化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用匠心与担当绘就乡村新图景。
![]()
一、“希望厨师”:授人以技,点亮乡村青年成才梦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2011 年,李锦记启动 “希望厨师项目”,以 “全额资助+校企协同” 的创新模式,为困境青年打开了通往中餐烹饪领域的大门,成为其践行乡村振兴使命的核心载体。截至目前,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已覆盖全国 24 个省份,累计资助 1300 余名来自农村、低收入家庭或受灾地区的青年。通过对接国家正规职业高中,李锦记提供从学费、住宿费到教材费的全额支持,更联动餐饮企业搭建 “学习-—实习—就业” 闭环,确保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
十多年来,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已有 900 余名希望厨师顺利毕业,他们中不少人成长为行业骨干,在一线城市星级酒店晋升为厨师长;更有像汶川地震灾区青年刘兴坡这样的“返乡创业带头人”,凭借项目习得的烹饪技艺与经营思维,回到家乡创办民宿与餐厅,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更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为家乡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份 “授人以渔” 的坚持,让 “希望厨师” 不仅成为乡村青年的 “成才跳板”,更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 “人才蓄水池”。
二、产业赋能:以味为桥,激活乡村餐饮发展新动能
在培育人才的同时,李锦记更深入乡村产业场景,以产品与赛事为纽带,助力乡村餐饮升级。2024 年,李锦记在“培育乡村工匠,助力乡村振兴” 首届乡宴烹饪创新成果交流大赛上,以李锦记优质酱料为基础,支持乡村厨师结合当地食材创新菜品。大赛不仅为乡村厨师提供了展示技艺、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挖掘出一批兼具地域特色与市场潜力的乡宴菜品,推动乡村宴席从 “家常风味” 向 “标准化、品牌化” 转型,为乡村餐饮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在对口支援领域,李锦记的行动同样精准有力。针对新疆疏附县餐饮人才培养需求,李锦记向疏附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捐赠 50 箱优质酱料产品,涵盖生抽、蚝油、调味汁等多个品类,为当地学生实践教学提供高品质原料支持。李锦记希望,学生在掌握烹饪技艺的同时,学会运用优质调料提升菜品风味,为疏附县乃至喀什地区餐饮人才培养注入强劲的动力。
![]()
三、公益反哺:扎根乡土,书写企业与家乡共成长的温情篇章
作为从广东珠海南水乡走出的民族企业,李锦记始终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回乡扎根 28 年来,李锦记持续投入资源改善家乡民生:在交通领域,捐资修建乡村道路,打通农产品运输与村民出行的 “最后一公里”;在教育领域,支持乡村学校建设,为学生捐赠教学设备与图书,助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在医疗领域,资助乡镇卫生院升级设施,缓解村民 “看病难” 问题。这份对家乡的深厚情谊,让李锦记成为 “企业反哺乡村” 的典范。
凭借这份持之以恒的公益担当,李锦记多次荣获 “新会区葵乡慈善捐赠奖”,更被授予 “江门市杜鹃花慈善捐赠奖”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李锦记公益行动的肯定,更彰显出李锦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的责任底色。李锦记还将以实际行动践行 “乡企共生” 理念,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更多村民。
![]()
从 “希望厨师” 的人才培育,到乡宴大赛的产业激活,再到家乡建设的公益反哺,李锦记以多元化实践诠释民族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李锦记将继续以 “味” 为媒,以 “爱” 为纽带,深化与乡村的联结,为乡村培育更多人才、激活更多产业、传承更多文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前行,让更多乡村因 “味” 而兴,因 “才” 而旺,绘就更加美好的乡村幸福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