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晓峰:匠心铸就品质 创新引领未来

0
分享至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在建筑行业深耕二十二载,中交三航局四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先进生产工作者李晓峰用一个个精品工程诠释着“质量是工程生命线”的深刻内涵。他主导研发的折臂吊工装突破空间限制,创新的大节段箱梁浇筑工艺攻克裂缝难题,带领团队斩获“钱江杯”“国家钢结构金奖”等多项殊荣。这位手握国家专利、勇攀技术高峰的工程专家,正以技术创新为笔,书写着中国基建质量提升的新篇章。

扎根一线

砺刃强技淬炼硬核能力

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李晓峰从技术部长到项目总工,始终扎根施工一线。在参与10个码头项目和2个围海涂工程建设期间,他带领团队严把技术质量关,参建的大麦屿3万吨码头工程获评“三航局优质工程”,乐清湾一期码头工程更是斩获“钱江杯”和“中国交建优质工程奖”。他常说:“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每一毫米的误差都可能埋下隐患。”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他所在的项目成为行业标杆。

李晓峰提到最具成就感的项目是台州路泽太高架工程。作为公司首个钢结构高架项目和交通运输部示范项目,面对经验缺乏和技术挑战,他利用专业经验,推行网格化管理,确保质量控制,重点监控关键工序。在担任总工期间,他推动工艺革新,将构件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其研发的新技术成功获得国家专利。凭借出色表现,他被评为“2018年局优秀项目总工”。同事们评价他:“李总工总能在看似常规的工序中找到突破点。”

攻坚克难

创新工装破解行业难题

在建筑行业的漫长征途中,李晓峰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工程师,更是一位勇于挑战未知、敢于突破极限的探险家。面对工程中的重重难关,他从不退缩,反而将其视为锤炼技艺、创新突破的宝贵机会。

在余姚梁周线高架项目的宏大画卷中,李晓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两大挑战,它们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峰,横亘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其一,狭窄街区的吊装困境。传统吊车在这片钢铁森林中显得笨拙而无力,最小吊装夹角45度的限制,让许多地段成了无法触及的“禁区”。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更是对团队智慧与勇气的极限考验。这种情况激起了李晓峰不服输的冲劲,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折臂吊工装,将最小吊装夹角压缩至25度,吊装半径延伸至18米,成功实现22吨梁板在9米高度的精准定位。

其二,大节段箱梁早期裂缝的顽疾。这道看似不起眼的裂缝,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猛兽,时刻威胁着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如何有效控制裂缝,成了摆在李晓峰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也是他技术革新道路上的一块重要试金石。李晓峰创造性地提出“双控法”,一方面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将粉煤灰掺量提升至25%,水胶比降至0.35;另一方面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在浇筑后3天施加30%预应力形成初始约束。“就像给混凝土‘穿塑身衣’。”李晓峰用通俗比喻解释技术原理,“既要控制它‘发胖’(水化热膨胀),又要及时‘束腰’(预应力约束)。”

薪火相继

标准迭代传承品质信仰

作为一名拥有二十二年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李晓峰深知技术人员的成长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正确的职业态度和方法。结合自身经历,他对青年工程师提出了四点建议。责任心是立身之本。在工程建设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整体质量与安全。青年工程师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不推诿、不敷衍,主动承担工作任务。无论是技术方案编制、现场管理,还是突发问题处理,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他常说:“工程人的责任心,就是工程的‘保险绳’。”脚踏实地是成长基石。技术日新月异,但基础永远是根本。青年工程师要沉下心来,扎实掌握施工工艺、材料性能和行业规范,避免“眼高手低”。认真细致是质量保障。工程行业容不得“差不多”,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青年工程师要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从图纸审核到工序验收,每一环节都要反复核查。学习与沟通是进阶之道。工程技术离不开传承与创新。青年工程师要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同时善于与团队、业主、监理沟通,避免“闭门造车”。他提醒年轻人:“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学会借力才能走得更远。”

站在余姚梁周线高架项目的施工现场,李晓峰望着如巨龙般延伸的桥体,目光坚定而深远。二十二载春秋,从东海之滨的码头到浙东平原的高架,他始终以“毫米级”的精度丈量着工程质量的生命线。“每个工程都是留给城市的百年承诺”,这位优秀总工、高级工程师用专利技术和创新工艺,在钢筋混凝土间镌刻下当代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他这份对质量的执着,就像工地夜晚不熄的灯火,既照亮脚下的施工蓝图,更点燃着中国基建人永不止步的技术追求。在质量强国建设的征程上,李晓峰和他的团队,仍在续写着新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3米的法国顶级模特真是人间尤物 一双大长腿让人垂涎三尺

1.93米的法国顶级模特真是人间尤物 一双大长腿让人垂涎三尺

蒂蒂茱家
2025-09-15 13:38:17
大批应届生根本找不到工作

大批应届生根本找不到工作

黯泉
2025-09-06 10:45:47
70后成为“最尴尬一代”?央行数据给出残酷答案!

70后成为“最尴尬一代”?央行数据给出残酷答案!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8 06:18:17
毛泽东大渡河陷死局,晚清90岁秀才宋大顺指明路,助红军完成逆转

毛泽东大渡河陷死局,晚清90岁秀才宋大顺指明路,助红军完成逆转

阿器谈史
2025-09-16 23:13:56
菲开首枪后,第2个攻击中国阅兵的国家出现,5万吨油菜籽白买了?

菲开首枪后,第2个攻击中国阅兵的国家出现,5万吨油菜籽白买了?

健身狂人
2025-09-13 15:51:32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科技出仕
2025-09-15 23:35:59
新总理刚上台,就跟中国搞了个大动作,解放军大部队直接开进友邦

新总理刚上台,就跟中国搞了个大动作,解放军大部队直接开进友邦

南宗历史
2025-09-18 01:16:42
美联储降息,中国资产要涨了?普通人应该怎么买?

美联储降息,中国资产要涨了?普通人应该怎么买?

混知房产
2025-09-18 07:01:15
罕见!多个历史第一!阵雨雷阵雨,浙江下半周开始天气有重大转变

罕见!多个历史第一!阵雨雷阵雨,浙江下半周开始天气有重大转变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8 06:10:32
华裔富豪包养68名情妇,欲娶外甥女为妻,被自己姐夫剁成108块

华裔富豪包养68名情妇,欲娶外甥女为妻,被自己姐夫剁成108块

历史八卦社
2023-11-25 07:05:03
宋轶的脸到底怎么了?她一句话让全网炸锅!

宋轶的脸到底怎么了?她一句话让全网炸锅!

毒舌八卦
2025-08-31 22:34:38
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河南两轮强降雨接连来袭,具有一定极端性,气温骤降备好外套

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河南两轮强降雨接连来袭,具有一定极端性,气温骤降备好外套

鲁中晨报
2025-09-18 07:15:04
小米17 Pro/Pro Max首发秒享背屏:官方功能演示来了

小米17 Pro/Pro Max首发秒享背屏:官方功能演示来了

快科技
2025-09-17 11:12:13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踢猫效应(一个人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意味着什么?“踢猫效应”告诉你答案)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踢猫效应(一个人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意味着什么?“踢猫效应”告诉你答案)

德鲁克博雅管理
2025-09-04 17:16:00
无奈!记者:中日韩本土球员能力的整体差距,通过亚冠清晰可见

无奈!记者:中日韩本土球员能力的整体差距,通过亚冠清晰可见

直播吧
2025-09-17 21:41:07
邹市明夫妇参加婚宴出糗,冉莹颖喝多上台吹瓶狂嗨,拳王羞愧捂脸

邹市明夫妇参加婚宴出糗,冉莹颖喝多上台吹瓶狂嗨,拳王羞愧捂脸

王觪晓
2025-09-17 16:47:27
董宇辉彻底管不住了!卖空月饼后,网友把包装盒玩成非遗平替

董宇辉彻底管不住了!卖空月饼后,网友把包装盒玩成非遗平替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09-17 12:37:45
国产固态电池量产加速!数千万新能源车主,会成倒霉的“韭菜”?

国产固态电池量产加速!数千万新能源车主,会成倒霉的“韭菜”?

刘旷
2025-09-16 14:26:17
于朦胧好友聊天记录曝光!多次强调:能不喝就别喝,有事记得叫我

于朦胧好友聊天记录曝光!多次强调:能不喝就别喝,有事记得叫我

柠檬有娱乐
2025-09-16 11:00:34
中国就联合国改革提出五点建议

中国就联合国改革提出五点建议

新华社
2025-09-17 11:10:06
2025-09-18 11:44: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814617文章数 34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给刚上学女儿买密码水杯:担心同学放东西

头条要闻

男子给刚上学女儿买密码水杯:担心同学放东西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731》全球首映震撼!导演泣不成声

财经要闻

美联储重启降息!新任理事投了反对票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数码要闻

iPhone 17 Pro Max充电实测:没必要买329元的新充电头

亲子要闻

哈哈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