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七月,在民间俗称“鬼月”,而七这个数字,本身又带有神秘的色彩,七月十七,带有两个七,这天又有什么说法呢?单从时间来看,这天既不是正式的节气,也不是广为流传的节日,但是为啥老一辈人,对这个日子,却反复提及呢?
今年的七月十七紧接在中元节和白露之后,民间认为这天是"鬼门将闭未闭之时"。明代《夜航船》记载:"七月望后二日,冥司点检魂灵,人间当静守。"这个意思也比较的简单,也就是说七月十五之后这两天,是冥司点检魂灵的一个时间,在人间应该静候。此外,这个时候天地之气处于过渡状态,既有夏季的余热,又初显秋日的肃杀。是典型的阴阳二气交替的一个时间段,我们需要特别注重平衡之道。
七月十七在民间有什么说法和讲究?江南地区,七月十七素有"补漏日"之说。清代《吴郡岁华纪丽》载:"七月既望,民家修葺户牖,以备秋寒。"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检查房屋,修补缝隙,既防秋风侵扰,也寓意"堵漏防失"。
北方则流传"祭井"习俗。河北《永平府志》记载:"七月十七,浚井祀龙王,备冬用。"人们会清理水井,祭祀井龙王,确保水源充足洁净,这既是对自然资源的维护,也蕴含着"饮水思源"的深刻寓意。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讲究呢?今日七月十七,牢记:1要添,吃2样,忌3事,图个生活安稳诸事顺利。
1要添
添衣备寒
古人云:"七月十七,添一线衣。"这日无论天气多热,都要在箱笼中添置一件秋衣。这不是简单的物质准备,更是心理上的季节过渡,提醒人们未雨绸缪,顺应自然变化。
而且到了七月十七之后,如果下了几场雨的话,天气温度会下降的特别的快,因此在这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添衣备寒,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气候的一个变化。
吃2样
芋头、扁豆
老话说的好"七月十七啃芋头,一年到头不犯愁"。芋头圆润饱满,象征圆满;且富含黏液蛋白,能滋润秋燥。在这个时候,正好也是挖芋头的一个时间,从地里挖回来的芋头,经过简单的一个烹饪,就可以直接开吃了,鲜香软糯,吃着也是特别的舒坦。
扁豆,也是在七月十七要吃的一种应景食物,俗话说"扁豆缠藤福缠绕"。扁豆又名"娥眉豆",形似新月,寓意破旧迎新;从养生角度看,扁豆健脾化湿,正适合夏秋之交的湿热天气。所以遇到这两样的话,要记得吃,别不懂。
忌3事
忌晚归、忌吵架、忌远行
到了七月十七,这个时候已经是白露之后了,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尤其是早晚的天气,会变得更加的凉快,所以我们要注意,回家的时候,要早一点,太晚回家,容易被寒气侵入,从而导致受寒。
秋天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一个词,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悲秋”,随着秋天的到来,大地一片萧瑟之气,这样更容易引发人们紧张的一个情绪,甚至产生悲观的情绪。古人也提到"秋日生嗔伤肝肺",保持心境平和才能顺应秋日收敛之气
此外,在七月十七这天,还要忌远行,老话说的好"十七不出门,守得福满门",这天宜静不宜动,注重家庭团聚。所以在这个时候,尽可能的不要出远门,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农历的七月十七,虽然不是什么传统大节,但是这个日子,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在这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添一件衣服,吃2种食物,避三件事,让我们更好的适应季节的一个交替,让生活变得更加安稳顺遂,日子也越来越兴旺发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