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秋天当中,有一个节气,极其的重要,它便是秋分,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9月22~9月23日,也有的时候会在9月24日,秋分,是中国古代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之一。根据《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自今日起,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老话说“秋收不收,单看八月初二”,大家可知道农历的八月初二是什么日子?它能预兆今年的收成吗?
农历的八月初二,是真正秋季的开始,这天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平分秋天,平分昼夜,平分阴阳的日子。在公历上,秋分的日子相对比较的固定,但是在农历的时间上,差异却比较到,有的时候是八月初,有的时候是八月中,也有的时候会出现在八月末。
今年的秋分节气,刚好就是农历的八月初二。这里说秋收不收,但看八月初二,具体要怎么看呢?
古人把每个节气,都分为三侯,秋分自然也不例外,比如说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个收不收,指的就是作物的收成,而作物的收成直接和物候有关,那么要判断是否能够有好的收成?我们就直接看气候的一个变化,是否符合自然的一个发展。
比如说,一候雷始收声,意思就是在这个时候,阴气开始旺而不再打雷了,当天气还异常的炎热,甚至频繁出现打雷的一个情况,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灾情的一个出现,从而影响到后续的一个收成。
同时,秋分这天还是“丰收节”,从2018年,每年农历秋分就是“中国农民丰收节”,顾名思义,丰收节,就是庆祝丰收的日子,人们在这个时候,收割完稻谷,还有晾晒谷子,把它收入粮仓储藏。十月份还要收花生、玉米及其它相关农作物。
所以这个时候的天气,对于收成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出现大风下雨的一个天气,那么就很难顺利的采收,反之如果是出现晴天,而且早晚比较凉快,符合物候的一个变化,那么秋收就可以顺利完成,也就是说能够带来丰收。
而且我们要知道,农历的秋分,像在南方地区,通常会有晒秋的一个习俗,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晾晒农作物,那么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阳光,也就是我们说的晴天,秋分如果遇到晴天,那么就代表着后续收成顺利,作物也能迎来很好的丰收,反之,如果出现雨天,打雷或者大风,则代表着作物的歉收。
今年的收成咋样呢?
从天气预报当中来看,未来15天当中,华西黄淮有较强降水,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所以像四川等地,未来可能迎来强降雨,甚至是出现暴雨灾害,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防范山洪,还有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内涝了,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还会影响到后续的一个收成情况。
而在武汉南京合肥贵阳等地,则可能出现大晴天的一个情况,也就是说,秋收可以顺利完成, 那么也就预兆着年景会比较好。
所以今年的年景好不好,我们还是需要看这段时间的降水情况,如果雨水比较多,则可能出现涝灾,从而导致作物受灾,反之,如果是晴天,那么秋收就可以顺利完成,也就更容易获得丰收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