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七月廿五是秋社日,老辈人说“七月怕廿五”。秋社日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来祭拜土地神祈丰收。
今年秋社在秋分前,老话讲“社在秋分前,收成要多惦”。农谚里藏着真讲究:就怕这天雨和风。
“秋社雨似毛,秋收水中捞”,说的是细雨连阴难晒粮。南方稻田正灌浆,连绵雨水籽粒瘪;北方玉米待收仓,湿苞米棒易发霉。
“秋社风刮仓,冬闲喝稀汤”,大风一刮更麻烦。高粱穗头易吹落,大豆荚子会炸开,连晒谷场上的粮食都能被掀翻。可老祖宗的话不是迷信,是看天吃饭的经验谈。
现在咱有天气预报,更得盯着天、动起手。未来几天若飘雨,赶紧清沟渠、挖排水,别让地里积了水。
要是大风预警响,玉米秆该捆的捆,大棚架子该加固的别偷懒。
当然最盼着秋社日放晴,“七月廿五晴,秋粮堆满仓”。
晴天晒透庄稼,颗粒饱满好归仓,晒谷场上也省劲。有人说现在种地靠机器,老讲究不管用?
我看不然,天气影响收成的理儿没变,提前防备总没错。
山区地块零散,更要留意坡地排水,别让雨水冲了垄。平原大片农田,机械收割要赶在晴天,湿泥巴里机器难下田。
湖边洼地种水稻的乡亲,赶紧检查田埂,别让涝水漫了稻田。
老办法里有智慧,比如用草木灰撒在作物根部防潮,现在搭个防雨棚更顶事。咱不慌也别大意,把老经验和新法子结合起来。天气多变难预测,但咱能早做准备,减少收成损失。
您那边秋社日啥天气?家里的庄稼到啥火候了?赶紧看看天、查查地,该收的收、该护的护,别误了农时。
记住,天帮忙,人更要努力,丰收从来靠双手。关注网易号,后续天气变化和农事技巧接着唠,助您秋收顺顺当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