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液晶屏里藏着新宇宙?科学家造出了能看见的时间晶体!

0
分享至

要不是物理学家自己宣布,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部《黑镜》的新剧集:一块普通液晶材料,静静放在玻璃片之间,不插电,不通风,不靠外力,就在那儿自己动了起来,还能一动就是几个小时。



更离谱的是,你拿显微镜一看,它就像在表演一场迷幻舞蹈,花纹旋转、条纹流动,节奏感还特别强。

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时间晶体”。

这个名字听着玄乎,其实它真不是玄学,而是诺贝尔奖得主弗兰克·威尔切克在2012年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当时老爷子突发奇想:既然空间里有晶体,比如钻石、盐,它们的原子排列成网格一样的稳定结构,那会不会在时间维度上,也存在类似的“晶体”?

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不做什么,它自己就在时间里不断重复一个动作,像宇宙送你的一段循环动画。



说白了,这玩意儿就是“永动机的亲戚”,但又不违反物理定律。

过去几年,谷歌的量子计算机里曾经造出过一种时间晶体,可惜只有冷冰冰的数据能证明它的存在。普通人哪怕拿着放大镜盯上十年,也什么都看不到。

可这次不一样,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团队,用液晶这种司空见惯的材料,搞出来了一种能“看得见”的时间晶体。成果刚刚在2025年9月4日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

这一点意义非凡。因为之前的时间晶体就像物理学家们的小黑屋游戏,圈子里的人能用数学和探测器证明它确实在动,但普通人根本没法直观感受。而液晶版时间晶体,你在显微镜下就能看见花纹在流动,甚至在特殊条件下,用肉眼都能捕捉到它的变化。

主导这项工作的,是博士生赵涵清(Hanqing Zhao)和他的导师伊万·斯马柳赫(Ivan Smalyukh),他们还同时隶属于一个名字很中二的国际研究机构——“具有扭结手性超物质的可持续性国际研究所”(WPI-SKCM²),总部设在日本广岛大学。

翻译一下,这是一个想人工造出全新物质、顺带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跨国团队。

那么,他们是怎么干的?

答案其实挺优雅:玻璃片 + 液晶 + 光。



赵和斯马柳赫把一些液晶分子夹在两片玻璃之间,这些液晶是那种棒状的分子,它们既不像水那样乱跑,又不像冰那样死板。正常情况下,这些液晶静静待着,没啥特别。

但一旦科学家往里打光,奇迹就发生了:玻璃表面的染料分子会重新调整方向,从而挤压液晶分子,结果液晶内部就突然冒出成千上万个“扭结”——物理学上叫“拓扑孤子”,你可以想象成是小小的漩涡。

更神奇的是,这些扭结不会乖乖待在原地,而是像舞池里的舞伴一样,不停分开、重组、旋转、再重逢。你要是看过《傲慢与偏见》里那种舞会,就很像那种反复交错的舞步。科学家把它们比喻成“粒子”,因为它们会互相作用,像原子一样遵循复杂的规律。

最让人震惊的,是这种舞蹈能持续几个小时,哪怕你调高或者调低温度,它们依然顽强地在时间里循环,就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旋律。正如斯马柳赫所说:“你只需要打点光,整个时间晶体的世界就出现了。”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玩意儿除了好看,还有啥用?

别急,应用场景反而挺接地气,比如防伪。



如果在钞票里加上这种材料,你只要拿手机光照一下,一张动态的“时间水印”就出现了,想造假?对不起,你根本模仿不出来。

再比如数据存储。科学家发现,把不同的时间晶体叠在一起,可以生成更加复杂的周期图案,就像给信息加上“时间条形码”,理论上能存下海量数据。

至于还能干啥,连研究者自己都没想好。赵涵清和斯马柳赫在论文里留了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不想现在就给应用设限,这项技术有可能在很多方向上被推动。”

说到底,这次的发现最重要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眼前能不能做成某个产品,而是它打开了一扇门,让人类第一次用肉眼直观感受到“时间晶体”这种原本只存在于物理学论文里的概念。

过去,时间晶体是数学公式和量子比特的玩具,而现在,它变成了一种能“看见”的现实存在。

这就好比你听说黑洞的时候,它只是广义相对论里的一个推演;但当第一张黑洞照片发布时,那个模糊的光环瞬间击中所有人——原来它真的在那里。

而时间晶体的可见化,某种程度上就是物理学的“黑洞照片时刻”。

(这项研究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物理学系赵涵清和伊万·斯马柳赫领导完成,成果发表于2025年9月4日的《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题目为《来自类粒子拓扑孤子的时空晶体》(Space-time crystals from particle-like topological solitons),DOI: 10.1038/s41563-025-02344-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将踢以色列!挪威足协:接受以色列参赛,门票收入捐给无国界医生

将踢以色列!挪威足协:接受以色列参赛,门票收入捐给无国界医生

直播吧
2025-09-16 08:57:04
惊呆了!西贝的厨师工资7000,服务员8000,网友:就是一个热菜员

惊呆了!西贝的厨师工资7000,服务员8000,网友:就是一个热菜员

明月杂谈
2025-09-15 05:47:53
罗永浩“约战”贾国龙,要求当面对话,于东来则被网友劝长点心吧

罗永浩“约战”贾国龙,要求当面对话,于东来则被网友劝长点心吧

星河也灿烂
2025-09-15 09:28:36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2个症状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2个症状

宝哥精彩赛事
2025-09-10 16:48:27
苏林点燃第二把火,指向政治局委员?

苏林点燃第二把火,指向政治局委员?

蛙斯基娱乐中
2025-09-15 14:40:58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5 15:45:46
吉林省住建厅原厅长徐亮已调任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司长

吉林省住建厅原厅长徐亮已调任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司长

澎湃新闻
2025-09-16 11:32:28
辛芷蕾这张大片,我看了三遍才发现的事

辛芷蕾这张大片,我看了三遍才发现的事

传递满满正能量
2025-09-16 10:18:19
冲上热搜!查查你的“支付宝”,赶紧解除!

冲上热搜!查查你的“支付宝”,赶紧解除!

秦皇岛发布
2025-09-15 18:08:26
婴儿太小不想回老家过年,该咋办?网友:没必要,小孩儿太遭罪了

婴儿太小不想回老家过年,该咋办?网友:没必要,小孩儿太遭罪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5 00:10:06
扇打孙女后续!孩子爸“身份”被曝光,奶奶正脸曝光,相由心生?

扇打孙女后续!孩子爸“身份”被曝光,奶奶正脸曝光,相由心生?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5 21:57:05
美国保镖重庆摆擂,扬言打败所有华人,一老头跳上台:我一掌赢你

美国保镖重庆摆擂,扬言打败所有华人,一老头跳上台:我一掌赢你

李哥三观很正
2024-08-18 12:56:18
西媒:纽卡最强大的是他们的中场,三巨头总价1.75亿

西媒:纽卡最强大的是他们的中场,三巨头总价1.75亿

雷速体育
2025-09-16 10:50:09
张本智和啊张本智和,看看雨果这段感言,再看你,从不自身找问题

张本智和啊张本智和,看看雨果这段感言,再看你,从不自身找问题

振华观史
2025-09-15 11:15:20
昔日陕西餐饮龙头,被1.35亿拍卖

昔日陕西餐饮龙头,被1.35亿拍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9:28:02
梁朝伟接受陈冠希访问,坦承最喜欢日本

梁朝伟接受陈冠希访问,坦承最喜欢日本

港剧叔
2025-09-16 08:46:13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卷史
2025-09-15 11:50:59
美国又开始使大坏了!

美国又开始使大坏了!

陆弃
2025-09-15 10:37:50
昆明一陵园违法占用集体土地建墓穴,被自然资源部门罚91万

昆明一陵园违法占用集体土地建墓穴,被自然资源部门罚91万

澎湃新闻
2025-09-16 11:34:29
接收321名难民,64%成为罪犯:丹麦的教训

接收321名难民,64%成为罪犯:丹麦的教训

难得君
2025-09-15 12:21:05
2025-09-16 12:08:49
质子教授 incentive-icons
质子教授
科学即真理
450文章数 12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头条要闻

韩海警救中国男子殉职存在"指挥失误" 李在明下令严查

头条要闻

韩海警救中国男子殉职存在"指挥失误" 李在明下令严查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宋祖英事业巅峰隐退?李谷一道破原因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汽车要闻

优质智能体验/1.5T增程 别克至境L7正式亮相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教育要闻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数码要闻

集邦:近线机械硬盘缺货背景下,QLC 固态硬盘明年出货有望爆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