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肉首次烧是越炖越酥烂,但烧完之后回锅加热却会越来越老?

0
分享至



应该没人不喜欢吃炖肉吧?大铁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排骨、肘子、牛腩在汤里翻滚,那个香啊!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这肉第一次炖能炖得酥烂入味,筷子一戳就散架,但要是吃不完第二回热,哪怕就加热十分钟,口感立马变柴。

明明都是加热,咋效果就差这么多呢?难道肉还会看人下菜碟?



要说清楚这个理儿,得先明白生肉到底是啥构造。咱吃的猪肉牛肉,说白了就是动物肌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成两种,一种是长得像细丝似的肌原纤维蛋白,另一种是包裹在肌肉外面的胶原蛋白。

肌原纤维蛋白负责肌肉收缩,胶原蛋白则像脚手架那样支撑着肌肉结构。生肉嚼着费劲,就是因为这两种蛋白都绷得紧紧的。



炖肉的时候,锅里发生的变化可真挺精彩,冷水下肉,小火慢炖,温度慢慢升到60℃左右,肌原纤维蛋白就开始变性了。这个“变性”不是指性别改变,而是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被打开,原本紧紧卷曲的肽链逐渐舒展。

这个过程里,蛋白质会吐出原本锁在分子内部的水分,肉块就慢慢收缩变硬。这时候你要是捞出来吃,准保塞牙,这就是为啥大火急烧的肉总嚼不动。



但好戏还在后头,随着加热时间延长,水温升到80℃以上,胶原蛋白开始上演“变形记”。这种蛋白质由三条肽链拧成麻花状,彼此之间还搭着分子桥加固结构。热力持续作用时,这些分子桥最先扛不住,麻花结构慢慢松解开,原本坚硬的胶原蛋白转化成了柔软黏滑的明胶。

明胶可真是个好东西,它能在肌肉纤维之间形成润滑层,让紧密缠绕的肌纤维容易分离。同时,明胶还会吸收大量水分,形成胶冻状物质,这就是肉汤冷却后成冻的原因。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持续加热1小时以上,所以老话说“紧火鱼慢火肉”是有科学道理的。



现在你明白第一次炖肉为啥越炖越烂了吧?关键是时间足够长,让胶原蛋白有时机转化成明胶。就像咱东北人炖酸菜白肉,没有三四个钟头都不好意思上桌,为的就是让五花肉里的胶原蛋白充分转化。

猪肉需在95℃下加热至少70分钟才能使胶原蛋白完全转化,牛肉则需要更长时间。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在持续湿热环境中会水解为明胶,这是肉质变软的核心机制。

那回锅肉变老又是咋回事呢?其实第一次炖煮时,肌原纤维蛋白已经受过一次热了。它们收缩失水,蛋白质空间结构被固定下来。

等到第二次加热,这些可怜的蛋白质又得再经历一次热折磨。这时候,肌原纤维蛋白会进一步收缩,把残存的水分挤得更干净。



更重要的是第一次炖煮时产生的明胶在冷却过程中会重新形成弱凝胶结构,再次加热时虽然会融化,但无法重现最初的润滑效果,因为部分明胶已经随着第一次炖煮溶解到汤里去了。

还有个小秘密:肉的持水能力也会变化。生肉的pH值通常在5.5左右,呈微酸性。经过第一次炖煮后,pH值会上升到6.5至7.0。这个变化会导致蛋白质净电荷减少,亲水性降低。

第二次加热时,肉块就像拧干了的毛巾,再也吸不住那么多水分了。二次加热的肉类汁液流失率比初次烹饪高出近五分之一,这直接导致了肉质发柴。



明白了这些道理,咱就能想出应对招数,比如炖肉最好按顿准备,实在吃不完要复热,千万别用大火猛烧。试试隔水蒸或者加点肉汤一起热,让温度缓慢上升,给蛋白质适应的时间。

要是炖牛肉,可以切大块些,第二次加热时再改刀,减少水分蒸发面积。其实西餐烹饪中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高级餐厅的炖菜都是分阶段制备的,肉类单独处理,酱汁另外保存,上桌前才组合加热,这样就能保持最佳口感。

所以你看烹饪这事儿既是生活艺术也是科学。咱老祖宗虽然没有电子显微镜,但通过经验总结出的“一滚二焖三炖煮”都是暗合科学道理的。现在明白了蛋白质变性的原理,不但能理解炖肉的秘密,还能举一反三,是这个理儿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短短72小时内,以色列连炸6国,中方开始介入,战场转到联合国

短短72小时内,以色列连炸6国,中方开始介入,战场转到联合国

文雅笔墨
2025-09-14 01:52:35
巴西医生称赞刺杀柯克的枪手“枪法精准”,被吊销美国签证,永久禁止入境

巴西医生称赞刺杀柯克的枪手“枪法精准”,被吊销美国签证,永久禁止入境

大洛杉矶LA
2025-09-15 06:48:50
B2轰炸机奔袭55000公里,除了性能强,更可怕的是全球的军事基地

B2轰炸机奔袭55000公里,除了性能强,更可怕的是全球的军事基地

博览历史
2025-09-14 13:31:06
妈妈手缝耐克包走红,儿子当年嫌假,如今很珍惜,耐克品牌方回应

妈妈手缝耐克包走红,儿子当年嫌假,如今很珍惜,耐克品牌方回应

小彭聊社会
2025-09-15 00:28:50
突发,南京又有几所幼儿园闭园

突发,南京又有几所幼儿园闭园

南京择校
2025-09-15 16:55:46
甘肃兰州市副市长靳芳已任市委常委

甘肃兰州市副市长靳芳已任市委常委

澎湃新闻
2025-09-15 17:16:30
小姐姐爱穿紧身瑜伽裤,散发时尚知性与韵味,背影很撩人

小姐姐爱穿紧身瑜伽裤,散发时尚知性与韵味,背影很撩人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5 15:44:38
重庆市纪委监委通报:池祥波、廖文忠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市纪委监委通报:池祥波、廖文忠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09-15 12:31:32
89年我把1200退伍费借战友,从此之后消失,20年后我收到银行账单

89年我把1200退伍费借战友,从此之后消失,20年后我收到银行账单

涛哥讲堂
2025-09-06 09:50:08
同学聚会去法国,登机时发现我忘带护照,自己回家,次日巴黎来电

同学聚会去法国,登机时发现我忘带护照,自己回家,次日巴黎来电

凯裕说故事
2025-09-15 20:26:53
台湾教授带学生首登大陆实地调查,走出机场众人愣住:这是大陆?

台湾教授带学生首登大陆实地调查,走出机场众人愣住:这是大陆?

雅俗共赏1
2025-07-25 11:08:55
四川新首富诞生,1500亿市值背后的抗癌药之王

四川新首富诞生,1500亿市值背后的抗癌药之王

图解金融
2025-09-09 09:06:54
大量上市!硒是洋葱的20倍,建议中老年多吃1样,手脚麻利精神好

大量上市!硒是洋葱的20倍,建议中老年多吃1样,手脚麻利精神好

阿龙美食记
2025-09-14 14:28:55
400+岗位!均有编制!广东多个事业单位招聘

400+岗位!均有编制!广东多个事业单位招聘

南粤女声
2025-09-15 11:11:34
高中生扶大妈遭讹15万,12年后大妈孙子考上清大,他在门口跪地求饶

高中生扶大妈遭讹15万,12年后大妈孙子考上清大,他在门口跪地求饶

罪案洞察者
2025-09-12 13:55:25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5 15:45:46
荷兰F-16开火,意大利台风开火,30枚导弹命中3架,北约咋打的?

荷兰F-16开火,意大利台风开火,30枚导弹命中3架,北约咋打的?

井普椿的独白
2025-09-14 23:14:40
这一次,谁也救不了把“半永久妆造”焊脸上、走鞠婧祎老路的成毅

这一次,谁也救不了把“半永久妆造”焊脸上、走鞠婧祎老路的成毅

访史
2025-09-15 04:37:38
小伙竟爱上大 21 岁同学亲妈,豪砸千万买房追到手!

小伙竟爱上大 21 岁同学亲妈,豪砸千万买房追到手!

橙星文娱
2025-09-15 17:52:04
大连一洗浴中心六人获刑!退还损失360万元

大连一洗浴中心六人获刑!退还损失360万元

半岛晨报
2025-09-15 19:33:10
2025-09-15 23:15:00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383文章数 5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游客质疑上博"良渚大石凿"太精致:埋了5000年没腐蚀

头条要闻

游客质疑上博"良渚大石凿"太精致:埋了5000年没腐蚀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LPL季后赛:还是不行!BLG五局击败TES,拿到全球总决赛门票

女人过了50岁真该像她一样打扮,不装嫩、不老气,得体有气质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