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蒸格子这道菜,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得地道还得花点心思。我自己做了十几年菜,发现越是简单的菜越考验细节。腊肉最好选自家腌制的,肥瘦相间的那种,市场买的工业制品差点意思。切之前用温水稍微冲一下,别泡太久,不然香味都流失了。刀工不用太讲究,厚薄均匀就行,大概硬币那么厚最合适。
蒸格子这东西北方人可能不太熟悉,其实就是用米粉或者薯粉做的蒸糕,吸油吸味是一绝。铺底的时候记得刷一层薄油,不然容易粘底。生姜片别切太薄,稍微厚点才能经得住蒸。有些人喜欢放花椒,我个人觉得会抢味,不如姜片来得纯粹。
蒸锅水一定要烧开再下格子,大火足汽是关键。计时从水重新滚开开始算,十五分钟是底线,要是腊肉偏老就加到二十分钟。中途千万别掀盖,那股热气一散就前功尽弃了。判断熟没熟有个小窍门,用筷子戳一下腊肉,能轻松穿透就是好了。
出锅后别急着撒调料,先让余温焖两分钟。青蒜要比葱花更搭,切成斜段比碎末更有口感。盐要少放,腊肉本身就有咸味,生抽倒是可以多点,提鲜效果明显。搅拌的时候轻着点,别把蒸格子搅烂了。
有次我图省事用高压锅蒸,结果蒸格子变得软塌塌的,失去了那种韧劲。传统蒸笼最好,竹制的还能带点清香。要是没有蒸格子,用厚点的粉丝也能替代,不过得提前泡发,铺的时候不能压太实。
蒸好的腊肉会渗出金黄色的油汁,慢慢渗进下面的蒸格子里,这个画面看着就馋人。吃的时候要连带底下的蒸格子一起夹,让腊肉的咸香和米糕的清甜在嘴里融合。凉了再热一次反而更入味,不过得用蒸锅回热,微波炉打了会发干。
选腊肉要看颜色,暗红色比鲜红色的靠谱,闻起来要有烟熏味而不是酸味。要是腊肉太咸,可以先蒸十分钟倒掉水再重新调味。蒸格子的厚度控制在两厘米左右最好,太薄容易糊,太厚又不入味。
其实做菜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多试几次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做法了。我刚开始也失手过,要么蒸得太烂,要么味道不均。现在闭着眼都能做,关键就是火候和食材的搭配。冬天做这个最合适,一锅热腾腾的端上桌,比什么大鱼大肉都来得实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