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浓汤浇下去,生肉片一下子变白了,我看多少次都觉得神奇。做过桥米线,最难的不是步骤多,而是要把温度掌握好。很多人会省掉浇鹅油这一步,其实这步特别重要,它能锁住汤的热度。
你得选大骨和老母鸡,一起慢慢熬,大火煮开,再小火炖四小时。汤变成奶白色,飘着一层黄黄的油,这时撇掉多余的油,只留一点点。鹅油要烧到微微冒烟,浇进汤里,马上盖盖子。这不光是为了保温,更是为了留住鲜味。
肉片一定要切得薄,猪肉稍微冻一下,更好切,薄到能看见光。鸡肉顺着纹路切,不然一烫就变老。鱼片不能有刺,猪腰要去掉白色的筋,不然会腥。鱿鱼提前泡软,切得均匀,不然有的生、有的老。
配菜没那么讲究,豌豆苗、韭菜都容易买。草芽不好找的话,用豆芽代替也行。豆腐皮要提前泡软,不然汤一冲就变硬。玉兰片就是笋片,用罐头的更方便。
米线选干的粗米线,提前泡软。煮的时候水要多,滚水下锅,筷子能夹断就捞起来。不能煮太久,不然放进汤里就烂了。过一下冷水,会更筋道,沥干后铺在碗底。
摆盘有顺序,先放米线,再铺生肉,最上面放蔬菜。肉片要摊开,不能叠在一起。汤必须滚滚烫,最好用砂锅装,保温好。浇汤要从碗边慢慢下去,让热力传上来。
吃一口就知道,肉片嫩滑,是因为高温瞬间烫熟。汤的鲜美,来自食材本身。酸辣味靠的是辣油和陈醋,按自己喜欢加。
有一次我徒弟没把汤烧滚就倒下去,肉没熟,整碗都毁了。温度不够,腥味出不来,汤也会腻。现在我都叫他们用温度计量,至少95度以上。
别觉得做法难,熟练了半小时就能吃上。冬天来一碗,全身都暖和。剩下的汤别倒,第二天煮面一样好吃。
如果想更鲜,可以加几片火腿。但不是超市即食的那种,要用宣威火腿,蒸过去掉咸味。海鲜过敏的人,可以把鱼和鱿鱼换成鸡肉,一样好吃。
碗最好用厚陶碗,保温久。冲汤前先用开水烫碗,更能保热。买不到干米线,也可以用新鲜的,但煮的时间要短很多。
最重要的还是那锅汤,宁愿多熬一会,也别省时间。偷懒用汤料的话,味道就全变了。好汤的标准是喝完后不口干,说明没加太多调料。肉吃完,汤还能泡饭,一点不浪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