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一位中年男人在李鸿章的府邸前长跪不起,哭喊着求见李中堂一面。可是无论他哭得多么撕心裂肺,中堂大人家的大门就是没有打开。
权倾朝野的李中堂自然在里面,也听到了门外男人声嘶力竭的哭喊,可是真至男人的声音变得沙哑,李鸿章也没有要出去见他的意思。
男人见哭喊没有用,便拖着渗血的膝盖开始敲打府邸大门,每一声敲门,都敲得李鸿章的心头一震。
他不是不想见,而是不敢见!
因此当时的琉球王国,犹如狂风巨浪中即将倾覆的孤舟,已经岌岌可危了。而门外哭天喊地的男人,正是琉球王国的使臣:林世功。
孤独的求援
“琉球”这个名字其实是明太祖朱元璋给取的,从那时起,历代琉球国王都会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确定君臣关系。
明朝时期,还有大量内地移民来到琉球王国,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华文化。中国对琉球王国的藩属关系,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五百多年里的时间,琉球王一直国使用中国年号,官方文书和历史记载等都是使用汉字。为了表达自己的“仰慕之心”,琉球国王的宫殿都是面向西边的中国。
而那位在李中堂府邸前求见的琉球使臣林世功,更是一位十分精通汉学的杰出文化人士。他先后七次渡海来到福州,把大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带回琉球。
特别是福州的先进造船技术,林世功把它带回琉球后,更是为这个岛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可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开始对这个宁静的琉球王国开始虎视眈眈了!1879年,这一年日本趁着大清忙着应付西北新疆战事时,把它的魔爪正式伸向了美丽的琉球王国。
国王尚泰、世子尚典等琉球王室成员被日本人裹挟到东京软禁,凡有不服从者都遭到了日本的血腥镇压。
随后日本“废琉置县”,将琉球改名为“冲绳县”。
其实早在1876年,国王尚泰就已经预感到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便派林世功再次回到福州,向清廷求援。
林世功率团出发前,为了以防万一,便把记载了琉球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历代宝案》《中山世谱》藏进了樟木箱子里,然后让几个信任的渔民趁夜色运到了渡名喜岛上保存。
可是当林世功来到清廷求援后,却发现晚清政府态度十分消极,只表示会和日本进行磋商,根本就没有出兵保护琉球的意思。
其实此时清廷自己都自顾不暇,左宗堂出征新疆的军费,都还是他老人家自己找洋人银行借的,清廷和各省总共才凑了500万两军费,不到军费总需求的十分之一。
所以,清廷认为自己没有余力保护琉球王国,同时也觉得这么一个偏远的群岛,根本就没有什么战略价值。
果不其然,日本看到清廷的消极态度后更加嚣张了!他们于1879年正式出兵吞并了琉球王国,林世功便成了琉球留在清廷的最后一任“亡国使臣”。
得知“亡国”的消息后,林世功并没有放弃最后一线生机:他马不停蹄地在清廷高级政府部门游走,极力哭诉求援。
从1879年10月到1880年11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林世功带着随从不断到总理衙门和礼部请愿,希望清朝能出兵帮助琉球复国,并解救出琉球王室。
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后,他还在百官上朝必经的东华门蹲点守候,看到有大臣路过就跪下希望他们能帮自己说话。
时间一久,林世功的膝盖都跪破了,鲜血渗出了裤子。有些心肠比较软的官员实在过意不去,只得把他搀扶起来好言相劝:“不要哭出声,如果让日本人的细作听到就不好了!”
他无奈又多次去求李鸿章,结果人家的大门都不开,只是派人劝他赶紧回福州去,朝廷自有打算。
绝望自刎
其实清廷在1895甲午战争中战败后,李鸿章就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这才是李鸿章“闭门谢客”的真正原因。
虽然《马关条约》没有明确规定琉球的归属条款,但此时的清廷海军实力已无力对抗日本海军。林世功从朝堂哭到李鸿章府邸,嗓子喊哑了也没有用,李鸿章自知理亏就是不见。
清政府当时在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斡旋下,和日本进行琉球的秘密外交会谈,但结果对清廷很不利。
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分岛改约案",他们只同意把琉球南部的先岛群岛给中国,作为交换,中国必须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
换句话说,日本等于是抢了别人的全部东西,然后再拿出一小部分,再从我们这里换到更多的好处。
林世功听到有关《分岛改约案》的一些内容后,他感到十分耻辱!反对这一分割琉球的方案,他认为如果不能恢复琉球全境,自己就是在“苟且偷生”。
可是在四处请愿屡屡碰壁后,林世功也彻底绝望了!1880年11月20日,他无奈拔剑自刎。在自刎前,他还留血书:“琉球不可亡” !
他想以死来表达对日本侵略的强烈愤怒,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宗主国清廷的极大失望。可是在他死后的第二天,清廷就和日本草签了《分岛改约案》的协定。
但随着林世功的死讯迅速传开,清朝廷内部反对《分岛改约案》的声音也高涨了,最后清廷迫于压力放弃正式签署这一条约。
为了抚慰人心,清廷“遂赐银二百两”,将林世功葬于通州张家湾。那里有一个琉球国的专用墓地,葬着清朝时期来华的琉球政界和学界14位有识之士,林世功也算是“魂归故里”了。
后来冲绳县长玉城丹尼访问中国时,还特意去到那里祭拜。
历史功绩
林世功用自己的生命保存下来的《历代宝案》等书籍,二战时期被他的后人埋在番薯地里,成功守护了琉球王国的历史文脉。
可是琉球在被日本抢夺后,大量日本移民开始来到这片土地定居。而在琉球原住民的内心深处,他们依然能熟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二战冲绳岛战役期间,残暴的日军还向琉球居民发布了“玉碎令”,强迫20多万琉球居民集体自杀。现在,琉球岛有人口140万人,但是作为原住民的琉球人却仅仅只有十万。
最后奉上“琉球烈士”林世功亲笔写的绝命诗,字里行间,无不映射出他的无奈与不屈: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