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在陈毅和粟裕二人齐心协力的指挥下,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第74师在蒙阴县孟良崮一带被全歼,师长张灵甫在战场殒命,当时陈、粟二人一致决定厚葬张灵甫,没想到此举有许多将士不能理解。
早在孟良崮战役之前,1946年的时候,华中野战军在涟水就与张灵甫的第74师有过交手,双方打得互有来往,在长达14天的涟水保卫战中,歼敌八千余人,华中野战军伤亡逾六千,纵队司令员谢祥军壮烈牺牲。
在血战之后,华中野战军的将士一直憋着一口气,要为牺牲的战士和司令员谢祥军报仇。然而报仇谈何容易,第74师是一个加强师,全师3万多人,武器装备都是美式的,大口径的榴弹炮和山炮都有,迫击炮有200余门。
双方武器装备悬殊,这也是张灵甫引以为傲的巨大资本,因此在战场上张灵甫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傲慢轻敌。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方面就集中兵力对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
张灵甫带着装备精良的第74师,一路突飞猛进,与左右邻军之间出现了较大的间隙,而且呈现出等腰三角形的尖状突出。陈毅、粟裕等将领意识这是一个分割包围第74师的好机会,当即下定决心开打。
在完成了对第74师的包围之后,敌人的增援效果“出人意料”,原来张灵甫的傲慢不仅是在陈、粟面前,在国民党内部张灵甫也自恃颇高,在同僚面前骄横跋扈,彼此之间常有矛盾,因此救援张灵甫的国民党将领并不积极。
短短3天时间,就全歼了第74师,在混战中张灵甫殒命。据临沂方面出版的关于孟良崮战役的资料显示,在围歼第74师期间,包括消灭的援军,共计是歼敌32000余人,其中俘虏了19680人,华野伤亡万余人。
5月16日战役胜利结束,陈毅、粟裕下令给前线的部队,一定要收殓好张灵甫的遗体,特别叮嘱要对张灵甫进行厚葬。当时没有棺材,特地从其它地方买来棺材,还安排人为张灵甫洗净遗容换上新军装。
对此不少战士不能理解,上级安排人给战士们做了思想工作,厚葬张灵甫是有重要意义的。可以总结为三个重要原因,第一是张灵甫为抗战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作为军事主官,应该给他应有的尊重。
第二是基于现实需要,为争取改造俘虏树立一个标榜。俘虏了近两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第74师的官兵,该师官兵普遍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如果能把他们争取过来,对解放战争是大有益处的。
为了能改造好这批俘虏,陈毅亲自出面,足见上级对这些俘虏的重视,当时华野各部都争着要这些俘虏。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俘虏改造一新之后,在解放战场上有着很好的表现。
第三就是从长远的统战角度考虑,厚葬张灵甫可以传递出一个善意的信号,争取国民党的中间力量,弱化敌人抵抗的意志。因此厚葬张灵甫是很正确的做法,此举经得起事实验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