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何解决哮喘患者“怕副作用、操作难”痛点?几个“轻松招”搞定!

0
分享至


“有一位哮喘急性加重住ICU的老人,他就是因长期使用吸入制剂,药粉总是残留在咽喉导致持续的异物感,长期不适加口腔念珠菌感染,老人一气之下自己给停药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陈晓阳主任提到一个现象:许多管理不好急性加重的哮喘患者,都因种种原因对哮喘长期治疗产生厌倦、逆反,依从性不好。

“不想治”的老人普遍存在挫败感

陈主任告诉我们,许多依从性不好的老年患者认为病情既然这么重,治不治都没用,他们的情绪多来自于对长期治疗实用性的怀疑,以及身体机能下降带来的操作障碍,所以这部分人认为治了也没改善,还添麻烦。

“首先这是严重错误的一种认识,自从治疗哮喘的吸入激素发明后,其实决大多数患者的疗效都非常好,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一方面,因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哮喘长期治疗的基石,但老年人的呼吸道黏膜更敏感,更易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咽喉干痒等副作用,且因吞咽功能下降,确实药粉易残留咽喉导致持续的异物感,让老人觉得用药比不用还难受;另一方面,有的老人记忆与操作能力下降(体力下降、吸气力量不足等),尤其一些独居老人,难以记住具体操作细节,还有因手抖、视力差,无法准确使用粉雾剂或气雾剂,多次失败后产生‘反正做不好,不如放弃’的挫败感。这部分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修改用药方案。”

“依从性不好的患者还普遍对疾病认知存在固化偏差,尤其老年人,很多都持有‘哮喘是气管炎,咳止了就好了’的旧观念,认为症状缓解就等于治愈了,所以自行减药或停药。”

年轻人问题主要出在时间管理上和怕麻烦

“一些年轻人表示‘每天都要吸,我连一天三餐吃饭都嫌麻烦,这也太烦了’,怕麻烦,所以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故意‘遗忘’,还有的认为长期治疗可能影响到生活上的一些社交属性……。我在与大多数管理不好的年轻人沟通还发现,他们中又有大部分人在时间管理上过于随意,从而达不到要求。比如,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难以在固定时间用药,还有人因赶地铁、赶会议等各种琐事忘记带药,久而久之形成了‘反正也没按时用,不如不用’的破窗效应。”

“一小部分人也会过分轻敌,认为哮喘是小毛病,发作时吸一吸就好,忽视长期抗炎治疗的重要性,甚至轻信一些民间偏方根治哮喘、运动能代替用药等谣言,放弃规范治疗。”

如何提高依从性?老年人记住两个小方法

陈主任告诉我们,要提高哮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关键是针对不同人群的核心痛点,除了常规的“哮喘日记”,我们可以用低门槛、易执行、有获得感的方法,把必须做,变成容易做甚至是愿意做。比如针对老年人,主要就是解决他们怕副作用、怕操作难、怕记不住等问题。

“有两个简单易行的小办法就能解决,第一个,要减轻咽喉刺激可以分三步漱口。第一步,兑温盐水(1小勺盐+200ml温水)含漱10秒;第二步,就像用漱口膏一样让盐水接触到咽喉部,咕嘟咕嘟几声然后吐出;第三步,再用清水漱口一遍。盐水能有效减少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和咽喉干痒,比清水更管用。”

“第二个,辅助工具+口诀。气雾剂配套储雾罐药店都能买到,把气雾剂对准储雾罐接口喷1下,然后把储雾罐的面罩罩住口鼻(或用嘴含住),慢慢吸气(5-10秒),屏气10秒,再呼气,这样做就不用对准口腔,不用控制呼吸速度,对老人超友好。用干粉吸入剂的,准纳器操作就记四个字:开(推开滑杆)、吸(对准深部气道,深吸气)、屏(屏气10秒)、漱(漱口),用笔把这四个字写在药盒上。”

年轻人采取“提醒+激励”做好自我管理

“年轻人的忘记,本质上就是没把用药当回事,解决方法是用‘提醒+激励’,让用药变成有点期待的事。”

陈主任告诉我们,比如,每天为自己准备好的一份新鲜水果或一份小点心作为预设奖品,用手机设置“闹钟提醒”(微信有一种“强提醒”会全屏弹出),备注“该吸药了!行动起来让呼吸更舒畅!”“照顾自己的时间到了,吸吸药!”……完成后把奖品送给自己,用小奖励来抵消“麻烦感”。

“现在还有一种游戏化打卡,比如有一些哮喘管理的APP,手机下载APP后每天用药后打卡,攒积分,有些程序还换口罩、药盒等小礼物,最好的办法还可以和一些病友建个小群,每天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陈晓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是慢性气道疾病、烟草病学;兼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

2

3

看呼吸

权威实用的

呼吸科普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41岁詹皇去留突变,东契奇含泪感恩,湖人3大动态引爆休赛期

41岁詹皇去留突变,东契奇含泪感恩,湖人3大动态引爆休赛期

郭夷包工头
2025-09-18 22:45:46
普京总统:仅有4个国家能够制造PD-14这样的发动机,俄罗斯是其中之一

普京总统:仅有4个国家能够制造PD-14这样的发动机,俄罗斯是其中之一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9-19 15:09:49
广东省高校排名大调整:广州中医药大学14,南方医科大学领先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高校排名大调整:广州中医药大学14,南方医科大学领先华南师范大学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09-19 14:39:08
欧冠1场1-5惨败,让土超冠军现形!怪不得能赢穆帅,本菲卡捡到宝

欧冠1场1-5惨败,让土超冠军现形!怪不得能赢穆帅,本菲卡捡到宝

球场没跑道
2025-09-19 10:25:40
撕破脸!F4巡演暂停,朱孝天被踢出局,只因为他嘴碎又不配合工作

撕破脸!F4巡演暂停,朱孝天被踢出局,只因为他嘴碎又不配合工作

小兰聊历史
2025-09-18 11:09:40
中介正在让房价越来越低

中介正在让房价越来越低

拾榴询财
2025-09-19 15:43:56
乌克兰称对爆炸负责,奔袭六千公里炸海参崴,对全球传递两个信号

乌克兰称对爆炸负责,奔袭六千公里炸海参崴,对全球传递两个信号

博览历史
2025-09-19 15:12:19
深入一线、抽查暗访!6省份已迎来执法检查组

深入一线、抽查暗访!6省份已迎来执法检查组

政知新媒体
2025-09-19 22:15:50
笑了!被中国海警水炮驱离后,菲媒公布损失:6台中国造空调被毁

笑了!被中国海警水炮驱离后,菲媒公布损失:6台中国造空调被毁

消失的电波
2025-09-17 16:32:32
小米召回超11.6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雷军发文

小米召回超11.6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雷军发文

中新经纬
2025-09-19 11:31:04
48小时内,特朗普办两件大事,北约秘书长:中国阅兵可不仅是炫耀

48小时内,特朗普办两件大事,北约秘书长:中国阅兵可不仅是炫耀

boss外传
2025-09-20 00:00:11
英媒曝猛料:印军阵风损失惊人,4架被击落

英媒曝猛料:印军阵风损失惊人,4架被击落

幽棠的趣式
2025-09-18 23:45:13
年薪116万的34岁青年,接管600亿超市龙头

年薪116万的34岁青年,接管600亿超市龙头

21财闻汇
2025-09-19 20:57:48
大清已亡了111年,清东陵为啥还有守陵人,是谁给他们支付薪酬

大清已亡了111年,清东陵为啥还有守陵人,是谁给他们支付薪酬

老谢谈史
2025-09-17 20:14:26
够狠!鹿晗的举动说明一切,全都早有预兆,没给关晓彤留丝毫体面

够狠!鹿晗的举动说明一切,全都早有预兆,没给关晓彤留丝毫体面

古木之草记
2025-09-17 21:59:45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

极目新闻
2025-09-17 14:51:39
越做越软 怎么办 ? 做爱越来越无感

越做越软 怎么办 ? 做爱越来越无感

好一朵纯白的茉莉花
2025-09-18 16:22:51
iPhone 17系列拆解确认SIM与eSIM版本电池容量获得提升

iPhone 17系列拆解确认SIM与eSIM版本电池容量获得提升

cnBeta.COM
2025-09-20 00:39:16
沙巴一夜之间成盟友,巴铁欲购买40架歼35,土豪金主全买单?

沙巴一夜之间成盟友,巴铁欲购买40架歼35,土豪金主全买单?

谛听骨语本尊
2025-09-19 15:11:59
2025-09-20 03:48:49
呼吸界 incentive-icons
呼吸界
权威呼吸科普平台
368文章数 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和三月七一样爱自拍,还恶趣味让叽米加班,长夜月越来越神秘了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