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日本名帅冈田武史的一段旧事被媒体翻出来,再次勾起球迷对中超职业化程度的质疑,他透露当年执教浙江绿城时,老板居然建议他用“打骂来管中国球员,更离谱的是,球队赛前夜竟有超过一半球员集体溜出去玩,这让曾率队闯进世界杯16强的他一度怀疑人生
问题来了,一支职业球队,赛前不想着如何保存体能、不想着准备战术,而是结伴出城娱乐,如果这是发生在世界杯赛场前夜,那简直就是体育圈笑话,其实这不仅仅是个纪律问题,更像是一面镜子,把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管理混乱和职业观缺失都照了出来
冈田的执教履历大家都清楚,日本队在2010年世界杯一路打进16强,他本人在亚洲足球圈的地位绝对不低,再带入中超本该是一次中日足球文化的双向交流,可惜现实却是,他得面对“不打不骂不听话的管理逻辑,这种观念的落后程度不亚于拿拨号上网和5G速度硬拼
再把镜头切回球员身上,赛前夜偷偷溜出基地,这画面像极了校园寄宿生半夜翻墙去网吧,区别只在于,这群人背负的是数千万投入的俱乐部、成千上万球迷的期待,他们却把纪律当稻草,随便一掰就断,说白了就是职业素养不够硬
有人可能会辩解,说那是很多年前的故事,现在早就不像那样了,可别忘了,这几年中超也不断曝出球员训练态度不佳、夜店照、转会谈价比比赛还积极的新闻,看似换了时空场景,但骨子里那个“散漫标签并没有被彻底撕掉
而冈田的态度很微妙,他没有选择迎合,没有痛骂球员,而是把老板的话直接转述出来,再摊牌式地告诉全队,他会把大家当平等的足球伙伴,说实话这种直白方法在日本可能奏效,因为他们的球员更吃信任牌,但放在中国足球的环境里,反而成了一场考验
等到球员们反复违规,他最后只能甩出“再出去工资照付但立即离队的狠话,这种管理方式听上去有点像把烂摊子一刀切,但也恰恰说明,他已经被逼到没得退的地步,靠信任不行,靠口头警告也不行,最后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手段立规矩
这背后折射出一个现实,中超在职业化道路上走得太匆忙,硬件有了,投入也不小,但根基薄弱,球员的职业意识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就像一座外立面炫目的高楼,内部却没有坚硬的地基,结果用再多豪华外援、动辄亿元引援预算,都掩盖不了体系上的松散
说到底,日本足球的进步,不仅仅是因为青训体系完善、战术理念先进,更多是建立了职业态度这一根主线,从小就明白训练要严格自律,比赛要尊重队友和对手,所以当冈田遇到中国球员这种“散养模式时,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你说巧不巧,过去这十几年,中超最被诟病的点,从赛风赛纪到青年球员浮躁,几乎一路踩中冈田当年吐槽的那些痛点,其实球迷也不是没耐心,他们见过国足冲进世界杯的辉煌,也见过12强赛里那种毫无斗志的摆烂,落差之大,情绪自然不断发酵
如今把话题抛回当下,中国足球要想改变,问题绝不是换几个外教或者拉几个归化球员那么简单,核心还是得解决职业化的基本素养,包括纪律、训练质量、对胜负的敬畏感,这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来的,更不是一纸罚单就能解决的长效机制
所以结论其实很直接,冈田武史说的这些,也许听上去刺耳,但并不夸张,中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表面职业化、实质半业余的悖论,而这才是中国足球想要走出困境必须正视的真相,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再靠所谓的外教救世主故事来造梦了,擦亮眼睛、补好根基才是唯一的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