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身边总会有爱挑错的人,明明对方做的无可挑剔的时候,他还能在鸡蛋里挑骨头。
就比如说。他交给你的工作,你做的工工整整,完成度非常高,他却能从其他方面说你不行,像是时间用得太久啊,没有及时交给他什么的。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不在少数。当我们和他们置气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的生气,完完全全是因为自己的境界不够,因为境界高的聪明人,看谁都顺眼。
在网络上尤为更甚,当某位博主发出的视频里东西很贵的时候,就会有人说故意炫富。
当人在发出自己经过三百多天努力终于考上了研究生的时候,就有人会说他选的专业冷门。
我们不禁感到失望,原来无论别人做得再好还是做得再怎么严丝合缝,他都能挑出毛病,这种人情商一般都不太高。
高情商的人,往往看谁都很顺眼,因为他们懂得看到别人的长处,更懂得保留自己的意见。
朱之瑜在《朱舜水集·恭敏》里这么写道:“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
是啊,量小非君子,君子看人都是君子,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
02
聪明的人,往往不把自己当回事
人这一辈子最怕太把自己当回事,总觉得别人就应该围着自己转。
聪明的人,往往都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的方位,因为他们懂得“满招损,谦受益”。
在《送东阳马生序》当中,宋濂是这样劝诫后辈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正是因为这种谦虚和谨慎,才让他成为了一代文学家。名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有的时候就是要谦虚一点。
相信一提及杨迪,大家都不会陌生,正是这么一个频繁搞笑的人,在一次访谈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做我们这一行的,就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从他的日常礼貌当中,可以看出来,在录制节目的时候,他也是主动把C位让给年轻人,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
很多人却不知道,从一开始他的成名有多么的坎坷。一开始的拜访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被直言太丑,他还是笑着的。
在经过观众吐槽的时候,说他的表演吓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也是笑着的。
因为他始终是一个聪明人,懂得隐忍,懂得学习往往比回击更重要。
聪明的人,往往看谁都顺眼。
因为他懂得积蓄力量,懂得通过日常的表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聪明,才是大聪明。
03
聪明的人,往往能看到他人优点
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在愚笨的人眼中,看到的总是别人的缺点,却总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在《伪装者》里饰演大哥明楼的靳东再一次日常更博中也是闹出了“诺贝尔数学奖”的笑话。
很多人就图一乐,之后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在他获得一定的成就的时候,总会有人再拿这件事做文章。
因为在这些人心里,是见不得别人好的,别人一旦成功,就要想各种方式,各种理由去扣盆子。
看不到别人优点的人,往往情商也不是很高。
那些能在各处混的如鱼得水的人,往往都是真正的聪明。
04
聪明的人,往往看谁都觉得顺眼
有的时候,看到别人赞美一个人的时候,总会觉得他很喜欢拍马屁,又或是很喜欢走过场。
但随着时间和精力的改变,人们越来越觉得,原来他们也不一定是看到了他们的才能,更多的源于自身的选择性不关注。
这样的人,往往生活没有什么烦恼,动动嘴皮赞美别人反而能得到自己更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说你赞美别人,往往他会往你预想的地方发展,甚至对你产生一定的好处。
就像演员黄渤那样,在和闫妮合作完《斗牛》之后,闫妮也是开玩笑说第一次和丑星合作。
而黄渤的回答则是,第一次和美女合作,自己也变成了帅哥。
换做其他人,可能早已生气了,进而咄咄逼人,而聪明的人却懂得如何以理服人。
加上自己的一些赞美,往往能化解一次尴尬的境遇,利大于弊的事情,才是聪明人想做的事。
真正的聪明人,看谁都顺眼,不是说他是所谓的“中央空调”,而是他懂得何时何地与何人说上合适的话,这样的人才是真聪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