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吕特周四在布拉格受访时表示,如果乌克兰与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俄罗斯无权否决西方国家派遣部队进驻乌克兰作为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吕特强调:为什么我们要在意俄罗斯对西方部队驻扎乌克兰的看法?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有权自行决定,这不是俄罗斯能决定的事。相关安排与俄罗斯毫无关系。
他并说,欧洲应该停止过度赋予俄罗斯总统权力。
01
西方政客,尤其是欧洲小国走出来的政客,真是全球喜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演员。要说“政治脱口秀”,他们绝对能撑起一档综艺节目。
先有欧盟外长卡娅·卡拉斯,最近刚刚凭借一句“中俄伊朝站在一起是挑战西方秩序”,被中国外交部教育了一顿“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双响炮。卡拉斯顿时成了“外交段子手”,让全世界观众乐得前仰后合。
欧盟外长卡娅·卡拉斯
现在好了,又冒出来一位——北约秘书长吕特。老吕不甘寂寞,直接在布拉格抛出“金句”:“如果乌克兰和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俄罗斯无权否决西方部队进驻乌克兰。”
啊这……各位,我差点把上好乌龙茶喷在电脑屏幕上。这位吕秘书长,您认真的吗?
和平协议本来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事,结果你们非要往里面硬塞一支“西方保障部队”。俄罗斯能不管吗?这就像你邻居夫妻俩吵架,正要和好,你突然带着二十多个壮汉冲进人家客厅,说:“别怕,我来保障你们的婚姻幸福。”这要是真和平,那才叫活见鬼了。
周四,吕特和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02
为什么西方这些政客,尤其是来自小国的,讲话总是带着浓浓的戏剧感?
答案很简单:历史包袱+心理阴影。
以卡拉斯为例,她来自爱沙尼亚。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尴尬,历史上不是被德国佬收拾,就是被俄国人管制。好不容易独立了,偏偏又夹在俄德之间。于是,爱沙尼亚政客说话,天然带着一种“反俄基因”。
吕特呢?荷兰首相干了十四年,论经验不算少,但论格局嘛……小国政客最大的局限就是:把国际关系当邻里纠纷,把地缘政治当社区选举。
他们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抱紧美国大腿,逢俄必反,逢华必怼,就能在大国博弈里刷存在感。于是乎,嘴上动不动就是“俄罗斯不配说三道四”“中国挑战秩序”。殊不知,他们在大国眼里,顶多算个跑龙套的背景板。
03
吕特说:“为什么我们要在意俄罗斯对西方部队驻乌克兰的看法?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有权自行决定。”
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漏洞百出。
第一,乌克兰真有“完全主权”吗?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的政策几乎就是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遥控器”。泽连斯基要多少军援,得看美国国会心情;要不要谈判,要看白宫是否点头。连自己能不能和普京握手,都得先问特朗普。请问,这叫“完全主权”吗?
第二,和平协议的本质是双方互相妥协。如果协议里写着“不允许外国军队进驻”,你硬塞进去,那就等于撕协议。结果就是:协议刚签字,第二天就废纸一张。吕特的逻辑,堪称外交自杀式发言。
第三,说“不关俄罗斯的事”?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就在俄罗斯家门口。你在别人家门口摆上几十个“西方大兵”,还说“与你无关”?这和在熊窝里放火一样,然后指着熊说:“你不许管!”怕不是脑子进水了吧?
我真没有叫他“爸爸”
俄乌怎么打起来的老吕你不知道吗?一个堂堂北约秘书长,竟然弱智到如此地步,也难怪追着特朗普叫爸爸。
04
欧洲今天的处境,真是两个字:尴尬。
一方面,他们对美国言听计从。白宫让停买俄油,他们立马装孙子,表情痛苦得像拔牙。偏偏私底下还偷偷买,买完再解释:“这是技术性过渡。”
另一方面,他们又想在俄乌问题上“自立门户”,搞什么“自愿者联盟”。法国喊话“我们要有地面部队”,英国摇旗“我们要保卫天空”,结果德国立马冷静回应:“我们先看看情况。”东欧小国则一个个跃跃欲试,仿佛打仗就像参加夏令营。
这种画面,说实话挺滑稽的。明明欧洲是受害最深的一方:能源价格飙升、工业外逃、通胀高企。结果他们却抢着当冲锋队,拼命给美国献殷勤。
9月4日,法国主办“自愿联盟”会议讨论对乌克兰的支持
马克龙还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必须向特朗普展示明确计划,才能让他兑现承诺。”——哎哟,这姿态,怎么就像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老师,我已经写好作文了,请您一定给我打满分!”
前两年对小马哥还挺佩服的,特别是俄乌战争开战初期,冒着巨大压力亲赴俄罗斯与普京坐在一张长长的桌子两端,端地像一个欧洲大国的领导人。
普京和马克龙为何隔着4米长桌谈话?
这两年越来越让人感觉不过尔尔,难不成是被布丽吉特老师几巴掌给扇脑袋进水了?
05
在今天的大格局下,中美俄才是棋盘上的玩家,欧洲顶多算几个棋子。
美国算盘很清楚:俄乌冲突是个长期提款机,既能消耗俄罗斯,又能锁死欧洲,还能逼着盟友买美军火、美天然气。
俄罗斯呢?看似孤立,但实际上死扛到底的战略已经见效:欧洲经济哀鸿遍野,美国两党撕裂严重。普京清楚,拖得越久,越有利。
中国呢?保持中立,但实际上是唯一同时和俄、美、欧保持沟通的大国。无论能源、贸易还是外交,中国都在扮演稳定器的角色。欧洲嘴上说“中国威胁”,转过身还得和中国谈新能源、谈供应链。
而欧洲呢?夹在中美俄之间,天天嚷嚷“战略自主”,结果一到关键时刻,还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唯一的“独立举动”,就是拿自己老百姓的钱去填无底洞。
加上像卡拉斯和吕特这号的“小国寡民”出来的“大人物”统帅欧洲,欧洲和北约能好到哪里去!说他们“降”就是瞧得起他们。
06
说到底,吕特这番言论,暴露的不是勇气,而是无知与傲慢。
无知在哪里?在于他完全忽视了地缘政治的基本逻辑。俄罗斯不可能接受西方军队在乌克兰长期驻扎,就像美国也绝不允许中国军队出现在墨西哥。连常识都不懂,还当什么北约秘书长?
傲慢在哪里?在于他把俄罗斯看成“必须忽视的对象”,却忘了俄罗斯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大国。你敢真在乌克兰摆上“保障部队”,普京敢不敢给你来点“战术核演习”?到时候,你吕特是上战场,还是躲办公室里发推特?
这番话不像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严肃声明,更像是一个黑社会老大在赌桌上输不起时,强行修改游戏规则的滑稽表演。它除了激化矛盾、彰显傲慢之外,对实现和平毫无益处。
07
问题是,欧洲真的甘心一直当“跟屁虫”吗?
在历史上,欧洲是有过大格局的。冷战时期,戴高乐就敢说“不做美国附庸”。默克尔时代的德国,也曾推动中欧合作,想要平衡美俄中三边关系。
可如今呢?一帮政客忙着在推特和媒体上刷存在感,恨不得每天骂俄罗斯、攻击中国,仿佛外交就是靠嘴炮撑起来的。可当欧洲工厂一个个外迁到美国、能源账单让老百姓叫苦连天时,这些政客有没有问过自己:你们真的是在保卫欧洲利益吗?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欧盟另一位“大人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她这几年在欧盟当家,确实把“跟屁虫”两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很多欧洲媒体才讽刺她:一边喊“欧洲要当世界的极”,一边做美国的跟班。就像穿着高跟鞋的人,偏要当别人长跑里的陪练——姿态优雅,但跑到最后,掉的全是自己的鞋跟。
冯德莱恩的问题不只是“亲美”,而是完全没有独立思考。她把欧盟带成了美国的外交外设,经济小弟,军事马前卒。欧洲老百姓受苦,她还在对外演讲里一副“我们必须展现团结”的样子。
欧洲有这一帮人物当家,能有好吗?
08
让我想起一句中国老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对于欧洲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猪队友”,正是那些沉迷于意识形态偏见的小国政客们。他们口口声声说要保卫和平,结果一个比一个在火堆上添柴。
吕特说俄罗斯“无权否决”,可笑的是,最后否决欧洲未来的,往往不是俄罗斯,而是欧洲自己。
写到这里,我只想说一句:
吕特秘书长,您要是真敢把部队塞进乌克兰,普京一定会热情款待;到时候,不是俄罗斯“无权否决”,而是欧洲“无力承受”。
世界大国博弈,拼的是智慧和格局。可惜在一些欧洲政客眼里,外交就是“作秀+喊麦”。卡拉斯红裙子上镜,吕特一句话抢头条。
他们似乎忘了:历史的长河不会记住谁嗓门最大,只会记住谁真正理解和平的重量。
井底之蛙的偏见,夜郎自大的傲慢,最终只会让欧洲自己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