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久远的笑话。十年前我上大学时和同学聚餐,有学姐提议去吃木桶鱼,有同学悄悄问我:你可以吃吗,新疆人是不是不会吃鱼?
听到这个“关切”的当下,我觉得好笑的程度不亚于有同学问我高考是不是要骑马。
的确,新疆离海遥远,但吃鱼、会吃鱼、吃好鱼这件事儿,新疆人惟手熟尔
新疆人到底有多会吃鱼?都能吃到什么鱼?我们今天,一起吃点儿好的
新疆人的吃鱼传统,远比我想象得还要悠久。
《汉书》中记载“焉耆近海水多鱼”,在《魏书》中,更有“不识五谷,唯食鱼及苏子”(苏子指:野生沙枣)的乙弗勿敌国部落。
除了史书,诗句里的新疆,也有鱼的身影。
清代诗人张荫桓的“野鸡黄羊足馈岁,塔城千里邮冰鱼”,就记述了冬天从塔城向外运送冰冻鱼鲜的情景。到了清末,左宗棠命士兵从内地携带鱼苗至哈密,开创了新疆人工养鱼的先河,后人称之为“左公鱼”。
《新疆志稿》中关于左公鱼的记载
《罗布泊探秘》中罗布泊人抱着一条刚打上来的鱼
资料可查,历史可考。据考古发现:和田约特干遗址中鱼类雕塑;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鱼骨和织鱼网的木梭;在罗布泊的墓葬中,也发现了小鱼的鱼骸和网罟……
种种发现证实,这片看似与海洋绝缘的土地,和鱼鲜早有不解之缘。
阿勒泰北屯的一处水域
鱼在新疆是如何生长的?答案,或许就在新疆辽阔的水域、润物无声的天山雪水里。
2024 年,新疆水产品年产量达 19.65 万吨,同比增长 6.8% ,特别是三文鱼产量实现显著增长,增幅近 20% 。这组数据让我哑然:新疆深居内陆没有海,如何养出这么多鱼?
阿勒泰北屯的冬捕节
有人在冰钓
有人抢到了“头鱼”
事实上,新疆虽远离海洋,但拥有 4600 余万亩宜渔水域。特别是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冷水资源水质优良、溶氧丰富,适合冷水鱼生长。
赛里木湖的高白鲑,在冰凉湖水中长得肥美鲜嫩,被誉为“冷水鱼皇后”;尼勒克县的虹鳟,在天山雪水的滋养下,肉质细腻,口感鲜甜。
我最喜欢的还是阿勒泰的乔尔泰 (白斑狗鱼),被称为鱼中的“软黄金”,肉质紧实,风味独特。逢年过节时,家里都得来一条。
选什么样儿的新疆鱼好?厨师朋友告诉我,选鱼没有窍门,家里的锅、盘儿装得下就好。要非说有什么注意点,那一定是:鱼要新鲜。
从湖里到餐桌,时间越短,鱼越好吃。
吃鱼不能等,动身到阿勒泰渔场在乌鲁木齐直营的门店寻寻,哪个鱼儿会是我的盘中餐~
这家昆仑纪是8月29日在乌鲁木齐开业的首店。主打两大类鱼鲜,一类来自乌鲁木齐南山的昆仑纪自有渔场,是全现代化的室内循环水养殖。全程无抗养殖,主要有天山雪鲈。
另一类是来自阿勒泰北屯的昆仑纪渔场。天然冷水鱼的品类很多,主要有五道黑、九道黑、白斑狗鱼、胖头鱼、雪龙鱼、野生鲤鱼和野生鲫鱼等。
店长告诉我,阿勒泰的昆仑纪渔场主打“人放天养”,在养殖的过程中不投饲料、不施药剂,只将健壮的鱼苗放入湖中,任雪山融水供其自由生长
若是再过一个冬,低温环境会让鱼的生长速度放缓,也让它们的肉质更为紧实。
昆仑纪品牌在阿勒泰北屯的渔场
不等过冬,想吃的鱼现在就要到碗里来。挑了几条有“眼缘”的天山雪鲈阿勒泰野生鲤鱼,下锅!我家最常吃的还是清蒸鱼,按长辈的话来说是更能尝出鱼的滋味。小时候“重口味”的我不以为然,直到上了年纪也觉醒: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家做起来也很方便。在鱼身两侧各划几刀,最好斜刀深至鱼骨,方便入味儿和成熟。
葱、姜给鱼“装扮”上,再来少许料酒,就足矣。趁烧水的功夫,刚好腌制一会儿。待水开后即可上锅蒸鱼!一定要等水沸腾后放鱼,半公斤的天山雪鲈蒸个12分钟左右就恰到好处
待鱼蒸好,把葱段姜片换成丝儿,再把热油淋上去,激发出葱姜的香味。鱼已然可以上桌咯~
吃起来肉质细腻、紧实。吃到偏肥的鱼肉部分,能感觉到油脂和嘴唇的接触,还有淡淡的甘甜味。鱼皮也很有弹性,和细腻嫩滑的鱼肉有口感对比,一口鱼的口感层次很丰富。
如果说清蒸鱼讲究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酸菜鱼就主打一个混搭。
把鱼肉片得薄而均匀,是做酸菜鱼的要点。这样做出来的鱼肉能更好与汤汁融合,入味儿。
虽名为“酸菜鱼”,但其味觉体验远不止于“酸”。它是咸、鲜、酸、香多种风味的巧妙平衡与融合。
天山雪鲈提供基础的鲜味,酸菜带来主导的酸爽,再来少许花椒、姜蒜,进一步提升了风味的层次感。越吃越让人欲罢不能,很是下饭。
鱼肉的鲜嫩、酸菜的爽脆和汤底的醇厚融合在一起,浅尝一口汤,酸爽的滋味立刻在口腔中蔓延开来。天冷的时候喝上一碗,瞬间就暖了。
尝过清蒸、酸菜,红烧自然也不能少,这次换条野生鲤鱼。
阿勒泰的野生鲤鱼依旧很好保持了冷水鱼的优良品质,肉质又细又紧,已然是一道美味的基础了。
新疆人做红烧鱼的做法儿融合了川菜的麻辣与鲁菜的红烧技艺,有时候还会加入孜然等新疆特色香料,很有地域风味。
把鱼先煎再炖,烹饪时也要注重“三分烧七分焖”,小火慢煨使鱼肉充分吸收汤汁精华,鱼肉才能入味且不散烂。
泡块饼子很入味
浓郁酱汁下,更突出了鱼肉的鲜美。很适合三五好友小聚,不必在意鱼头、鱼尾朝着谁,尽情享用、尽情干杯就够了。
不止蒸、烧、炖,还有夜市上的烤鱼,和羊肉做完美搭档的鱼羊一锅鲜,还有碳水+蛋白质双重组合的鱼头泡饼
爱美食、爱鱼的新疆人几乎煎、烤、焖、炸、卤、炖样样儿行,新疆人有多爱买鱼、多会吃鱼?
从古说到今,尝罢美味后,还是想再讲讲过去。
清代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诗》中曾写:“昌吉新鱼贯柳条,笭箵入市乱相招”。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新疆鱼市上的热闹图景,也写出了我们新疆人的烟火生活。
你有多久没吃鱼啦?“摸鱼”不如去吃鱼!
作者:韩雨琪
图片:韩雨琪、许瑞娴、资料图
编辑:许瑞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