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总爱在镜头前晃悠的特朗普连着三天没在公众眼前出现,也没高调刷存在感,这一下让美国民众特别不适应,纷纷担心他身体出问题,各种猜测跟着冒出来。
国外网站上谣言传得邪乎,连接班人的预备人选都被扒出来了,沉默三天后特朗普总算露面回应,到底咋回事呢?
政治这东西真是现世报,你拿什么打别人,迟早会反过来打到自己,现在特朗普身上的健康风波就像他当年对拜登出招时埋下的坑,如今自己跳了进去。
当年选战打得火热,特朗普阵营天天拿拜登身体说事,搞得跟“老年体检直播”一样,他们抓住拜登的年纪和动作细节猛攻,一次次往外放风说他不行了,根本没法当总统。
结果舆论真的被带动起来,外界对拜登的质疑越来越大,长期被这么轰炸,拜登压力山大,最后撑不住退出选战,特朗普靠着这一招算是得了不少便宜。
可如今风水轮流转,特朗普也老了,跟拜登当年差不多,镜头里只要他露出一点疲态,就会被放大解读,说他精力不济。
以前他天天高调抢风头,现在突然变得安静低调,反倒让外界更怀疑:是不是身体真有问题?
更逗的是白宫的反应,他们干脆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把锅甩出去,说这事儿背后是民主党还有那些 “左翼疯子” 在搞鬼,根本就是一场故意谋划的阴谋。
表面看是骂人,其实等于承认了:健康问题这张牌真的很致命,他们心里门儿清,只是当年是他们拿来打别人,现在轮到自己被打。
现在美国舆论就像打仗一样,大家都在争总统健康的故事,白宫一边拼命想把特朗普描绘成“精力满满、状态爆表”的完美总统,另一边媒体和公众用放大镜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拼凑出一个“老态龙钟”的形象。
白宫公关开足马力,新闻秘书卡琳·莱维特上镜头直接说总统状态很好,精力充足,他们拿出今年4月的体检报告,把数据亮出来:比五年前瘦了20磅,现在稳定在224磅。
心脏、肺还有神经的各项指标都正常,没什么大毛病,至于照片里能看出来的那些小问题,白宫的医生也给出了解释,就像7月份照片里他手背上不是有块淤青吗?
医生说可能是长期吃阿司匹林,或者握手太用力造成的,夏天坐下时腿肿诊断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70岁以上老人常见,没啥大事。
可这些解释没法完全说服人,媒体捕捉到的淤青和腿肿照片在网上疯传,成了公众眼里最直观的“证据”,大家开始玩拼图游戏,从这些碎片里猜总统到底怎么样。
最让人紧张的是特朗普那消失的三天,这彻底打破了他一直以来的“商人总统”“网红总统”形象,大家从没见过他这么低调。
社交平台上各种猜测疯传,有人甚至传他8月28日就会去世,部分媒体也直接炒作他“已经死亡”,把这个事搞得更夸张。
特朗普身体出了点风吹草动,美国政坛立刻炸开锅,总统一有动静权力天平就会倾斜,潜在接班人也趁机表演自己,这次风波完全成了一场小型权力演练。
副总统 J.D. 万斯这段时间表现挺稳的,之前采访时有人问他是不是已经准备好接班了,他先肯定地说自己早就受过训练,不管啥时候都能顶上去,这话意思很明白:我有能力干,也够资格接这个活儿。
然后他又补一句,对特朗普健康“充满信心”,听起来有点多余,反而让人猜测更多,实际上这是在忠诚和野心之间找平衡:既表现对总统支持,又暗示自己随时可顶。
不光万斯,川普的二儿子埃里克也放了话,有人问他未来会不会竞选总统,他答 “不排除这种可能”,这话在权力圈里像扔了颗小石子,很明显在暗示他们家早就开始布局 “后特朗普时代” 了。
这些微妙表态之所以火上浇油,是因为大家都在想象权力真空一旦出现会怎样,总统一露出脆弱迹象,身边的人就开始暗自布局,这本身就是对现有权力稳固性的最大考验。
9月2日消失三天的特朗普终于在白宫出现,他看上去有点累,但仍然气场全开,他骂媒体散布关于自己健康的“假新闻”,说这些报道“有点疯狂”。
他解释自己只是去打高尔夫,两天就回来了,并不如传言那么久,他还拿拜登做对比,说媒体对拜登数月不露面宽容得多,借此证明自己被冤枉了。
这场风波不一定会揭开特朗普真实健康情况,更像是一面棱镜,照出了美国政治的“亚健康”,过去用在别人身上的攻击,这次回到自己头上,官方的权威说法在民众眼里逐渐失效。
对权力更迭的焦虑,让每个小动作都被无限放大,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健康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政治生态里的紧张症状,充满了猜忌、党派攻讦和对未来的不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