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既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独特的互动体验,感谢您的认可与支持!
今年四月,当特朗普扬言要掀起全球关税风暴时,舆论普遍认为这位前总统确实有些失态,
否则难以解释他为何要做出这种与国际主流背道而驰的决策。
然而如今,目睹了高压政策下印度的妥协,以及其在金砖峰会上的异常举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特朗普的判断。
那么究竟发生了哪些转变呢?
一、重拳出击
不要轻易亮出底牌,因为你可能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牌可打。
这句话对印度来说格外贴切。
在五月份的印巴边境摩擦前,西方普遍看好印度,认为其具备挑战中国地位的潜力。
但冲突之后,外界才意识到,印度连与巴基斯坦的对抗都难以占据上风。
这就尴尬了。
此前西方对印度的诸多优待,本质是出于战略布局的投资,如今发现印度并非理想对象,自然要重新评估投入产出比。
如何回收成本?
特朗普的思路很明确:加征关税!
截至八月初,他以印度拒绝开放制造业与农业市场、持续进口俄罗斯能源为由,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更夸张的是,在八月中旬的美俄高层会谈期间,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施压,
称若印度不拿出实质性让步,将面临欧美联合制裁的关税打击。
尽管印度官方坚称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
但据媒体报道,自七月底起,印度已大幅减少对俄能源采购。
八月份,印度主要国有炼油企业甚至拒绝接收俄罗斯原油,
迫使俄方降价促销,并请求中国扩大采购量。
即便如此,印度的退让并未换来美方的缓和。
相反,坚持极限施压策略的特朗普,决定进一步加码。
九月十一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莫雷诺提交《外包限制法案》,主要内容包括:
为促进本土就业,将对使用印度IT外包服务的美企征收25%关税,并取消相关税务抵扣资格。
众所周知,印度IT产业规模庞大,达2240亿至2830亿美元,占其GDP的7%~11.8%,提供约580万岗位!
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更是其关键客户。
一旦该法案通过,美国企业或许尚能承受,但印度将面临沉重打击。
特朗普如此强硬施压,难道不怕印度彻底倒向中俄阵营吗?
对此,白宫方面回应称:看看莫迪最近在做什么?
二、故态萌发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告诫继任者:
若要实现欧洲真正融合,必须排除英国。
原因无他,纵观历史,英国在制造混乱方面堪称大师。
事实证明,戴高乐的判断极具前瞻性。
当前欧盟的分裂状态,与英国此前的搅局行为密不可分。
作为昔日殖民地的印度,虽未完全继承英国的搅局技巧,却深得其“恶心人”的精髓。
近期特朗普再度掀起关税风波,促使金砖国家召开线上峰会。
会议由巴西主导,除印度外,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均有出席。
会议主旨积极,旨在加强团结,深化经贸金融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所谓挑战,自然指向美国。
无论是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均被视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威胁。
巴西总统卢拉再次呼吁加强本币结算机制,获得多数国家支持。
毕竟金砖成员中,几乎都曾遭受美国制裁。
面对共同敌人,与会国情绪高涨,唯独印度成为例外。
怎么回事?
会议开始后,各国领导人陆续亮相,唯独印度总理莫迪缺席,仅派外长苏杰生出席。
苏杰生称莫迪事务繁忙,无法与会。
但视频会议无需外出,莫迪近期也无重要行程,此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
实质上,这是印度向美国示好的姿态。
更令人不满的是,苏杰生不仅未保持低调,反而频频发言搅局。
当各国代表批评美国关税政策并商讨应对之策时,
苏杰生却轻描淡写地表示“希望对话解决”,
随后却聚焦金砖内部贸易失衡问题,试图引导讨论偏离主题。
此举无疑令人反感。
既然印度已遭美国重压,为何仍要如此行事?
三、沉溺幻想的印度
为何印度屡次在金砖内部制造障碍?
是的,正如昔日英国之于欧盟,印度之于金砖,亦是“好事不做,专搞破坏”。
从去美元化到本币结算,再到反制美国关税,印度几乎在每个议题上都设置阻力。
原因在于,当前金砖国家中,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无论经济、科技、工业实力,还是国际形象,中国都处于核心位置。
过去俄印中曾呈三足鼎立之势,
但俄乌冲突与印巴摩擦后,俄印实力下降,唯有中国具备抗衡美国的能力。
印度深知,若中国成功整合金砖力量,
自己将彻底沦为配角,这是其无法接受的。
自独立以来,印度始终不愿屈居人下,尤其不愿承认中国的优势。
其次,印度尚未认清自身定位。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了解日本的“脱亚入欧”。
实际上,印度走得更远,其自诩为大英帝国的继承者。
若非英国贵族阶层对印度精英的排斥,甘地、尼赫鲁等人或许不会推动独立。
即便独立后,印度精英阶层仍高度西化,
政府内部通用语言竟是英语,可见其文化认同偏向西方。
此外,殖民遗留问题使印度在政治经济上仍与西方紧密相连。
最关键的是,印度从未放弃“帝国梦”。
新中国成立初期,印度便提出“大印度”构想。
该构想主张印度应控制整个南亚次大陆,吞并中国西藏、新疆,
将西南地区设为缓冲带,东南亚纳入势力范围,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
这不是空穴来风,尼赫鲁本人在著作中明确表达过类似观点。
正因如此,印度成为二战后扩张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但最终被中国击溃。
遗憾的是,印度至今仍未清醒。
否则就不会在印巴冲突后仍大肆宣扬“胜利”。
正因印度沉迷幻想,仍坚信借助西方力量可抗衡中国。
尽管中国从未对印度抱有敌意,一切冲突皆因印度挑衅。
但面对印度的极端行为,已无法用常规逻辑解释。
在这方面,特朗普反倒采取了更直接有效的策略。
结语:
实力才是根本。
对中国而言,朋友固然重要,但自身强大才是赢得尊重的关键。
文章信息来源:
中华网:莫迪派苏杰生在金砖“捣乱”,呼吁改革暗指中方不公
新华网:美对印输美商品关税加至50% 印度划“红线”捍卫利益
新浪财经:美国拟征收外包税,印度IT行业忧心忡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