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较历史高点暴跌近80%的背后,是极米科技过去两年半75.82%的净利润来自政府补贴的尴尬现实,而其子公司远超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营收与近乎无盈利的状态更是令人疑窦丛生。
8月29日,极米科技(688696)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净利润0.8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计入利润表中来自政府补助的金额达4887万元,占当期利润的一半以上。而这并非偶然现象,长期以来政府补助在极米科技的业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股价暴跌,超七成利润来自补助
极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成都市高新区,主要生产投影设备,2021年登陆科创板。
上市初期,公司股价表现强劲,一度冲高至614.43元/股,总市值超过400亿元,成为当时科创板备受关注的个股之一。
然而高光过后,极米科技股价便开始持续下跌。截至2025年9月4日收盘,股价跌至127元/股,总市值89亿元,较历史高点跌幅接近80%。
从财报数据来看,过去两年半时间里,极米科技净利润合计为3.28亿元,而这期间计入利润表的政府补助累计达2.49亿元,占净利润的比重达到75.82%。
这一数据表明,政府补贴已成为极米科技利润的主要来源。
以2023年为例,极米科技获得的政府补助超过25项,总额达1.12亿元,占年度净利润的93%。2024年,极米科技获得的政府补助仍超过15项,总额8800余万元,占净利润的73%。
在各类政府补助中,宜宾市地方政府针对宜宾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项目的扶持格外突出。
2018年11月,极米与宜宾临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协议,约定极米在当地投资15亿元建设智能光电产业园,临港经开区管委会提供8亿元项目建设扶持资金、3500万元产业入驻资金、3亿元产业扶持资金等。
从实际投资来看,宜宾极米产业园总投资额约9.7亿元,但合计至少收到8.35亿元的政府补助,占产业园总投资的85%以上。
一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坦言:“我们是拿不到这么高的政府补助的,通常地方政府补助比例多在30%到50%之间。极米科技宜宾产业园拿到的政府补助比例远超常规。”
子公司营收反超母公司?
据公开报道,自2020年12月投产以来,宜宾极米产业园已建成多条生产线。
作为全资子公司的宜宾极米,其营业收入经常性高于极米科技合并报表层面的营收。2025年上半年,极米科技合并报表营收为16.26亿元,而宜宾极米实现营业收入19.19亿元,比上市公司高出近3亿元。
而这建立在极米科技有多家子公司的情况下。2024年宜宾极米、极米香港、极创光电、极米视界等四家子公司合计营收达到63.9亿元,大幅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层面的营收。
尽管宜宾极米营收规模可观,但其盈利能力长期偏弱。2020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净利润仅约400万元。
在成立之初实缴2000万元注册资本的情况下,宜宾极米至今净资产仅为2157万元。
但在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层面,盈利情况则截然不同。极米科技自2020年开始连年盈利,到2025年中报发布之际,这期间累计净利润达到15.8亿元。
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分析认为:“利润差异,较大可能在于内部低价关联销售和成本费用分摊逻辑。”
曾有媒体记者向宜宾有关部门询问政府补助的相关文件。宜宾三江新区党群工作部宣传处答复:“涉及极米项目的,不方便对外宣传报道”。
极米科技董办也表示:“目前按照监管要求披露的我们已经披露了,有一些东西不方便披露。”
两家权威机构的沉默背后,超8亿元政府补助的去向和合理性,成了悬而未决的疑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