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知青岁月:爱上陕北女子经受多次考验,最终他把岳父母接到北京

0
分享至

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达到了两万七千人之多,光1969年那一年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就超过了两万五千人。作为一名北京老知青,李文昌就是这两万多知青中的一员。

说起李文昌老师,好多北京知青都知道他,他就是当年那个出了名的“扎根派”,也是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为了当好生产队长带领乡亲们多打粮食,他放弃了多次招工进城的机会。为了能和自己心仪的陕北女子结婚,那个女子的爸妈三番五次出难题,倔强的李文昌没有退缩,最终抱得美人归。

有关李文昌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听我慢慢跟大家讲述。



图片来源网络

时间虽然过去了五十六年之久,李文昌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是1969年1月15日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知青专列离开北京到陕北革命老区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到了陕北的延安地区后,李文昌他们八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延川县贺家圪塔大队第三生产小队插队落户,大家临时分散开借住在老乡家中。

贺家圪塔大队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那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广种薄收,乡亲们的生活都不富裕。李文昌借住在了社员刘大伯家,和刘大伯家的三小子刘群同住一孔土窑,同睡一铺土炕,当天的晚饭也是在刘大伯家吃的。

吃晚饭的时候,刘大伯一家人都在一旁看着,只有李文昌一个人吃晚饭。晚饭很简单,一碗酸菜炖洋芋,半碗咸菜条,一小碟辣子酱,一大碗小米干饭,菜里一股子难闻的羊油膻味。李文昌吃了一大碗小米干饭,没吃几口菜,只吃了几根咸菜条,他实在是吃不惯羊油的膻味。

吃罢晚饭回到睡觉的土窑里,李文昌和刘大伯家的三小子刘群拉话(聊天),刘群说的是陕北普通话夹杂着方言,李文昌听不太懂,幸亏刘群上过几年学,会写字,实在听不懂的话,就写在纸上,李文昌也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通过拉谈李文昌才知道,刘大伯家在农闲时节一天只吃两顿饭,晚上不吃饭。刘大伯家只有过节或招待客人才能吃一顿小米干饭,平日里连小米稀饭也捞不着。刘大伯家的家常饭就是黑面团子或菜团子,高粱面糊糊,基本上顿顿都吃咸菜,隔几天吃一回炖菜,也就等于改善伙食了。李文昌在刘大伯家吃的第一顿晚饭,就等同于接风晚餐,那可是待客的饭菜。

春节前的那段时间,地里没什么农活,有时知青们也跟着社员出工干一些零碎活,基本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社员们干活的积极性也不高,纯属是磨洋工混工分。那天看社员们往饲养室挑土垫羊圈,有的青壮年劳力就挑着两半筐黄土,慢慢腾腾,李文昌看着都替他们着急。

过了正月十五,陕北的天气逐渐转暖,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生产也就开始了。第一天往山上挑粪,李文昌才知道贺家圪塔大队的耕地九成都是山坡地,稍微平坦的川地只占一成。有的耕地离村子很远,来回要走一个多小时。社员们往山上挑粪,还是两半筐,有的社员都不如女知青挑的多。一上午李文昌挑了四趟粪,大多数社员只挑了三趟粪。

到了评工分的时候,男知青一天只有七分工,女知青一天只有五分工。李文昌觉得不合理,就找队长理论。贺队长笑着说:“你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娃娃,还不会干农活,不能跟社员比。等你们学会了干农活,工分就会和大伙一样多哩。”

第二天再往山上挑粪时,李文昌把刘大伯家的那杆秤带到了山上,他和贺队长老早来到了地头,把社员们和知青挑来的粪一一过秤,让记工员记在本本上。那些偷懒耍滑的社员都不好意思了,贺队长说随后重新评工分,不能让干活多的人的人吃亏。

知青来插队的第一个春耕春播农忙时节,偷懒耍滑磨洋工的社员明显少了,春播时间比往年也提前结束了好几天。贺队长看李文昌脑子灵光敢说话不怕得罪人,就让他担任了副队长,让他监督偷懒耍滑的社员,谁偷懒耍滑磨洋工,就扣谁的工分。

记得是那年秋天在山坡上收高粱,队里的二流子贺老三又开始偷懒耍滑,李文昌说了他两句,他还发脾气了,过来就动手推搡李文昌,还用脑袋顶李文昌。李文昌体质很好,在学校学过摔跤,他看贺老三用脑袋顶他,一猫腰,就顺势把他扛起来,重重摔在了地上。贺老三不服气,又来推搡李文昌,李文昌又是一个背摔,贺老三趴在地上半天没起来。

自那以后,贺老三见了李文昌就像老鼠见了猫,老远就躲着走,再也不敢偷懒耍滑磨洋工了。他私下里还对旁人说:“这北京娃厉害着哩,力气大得很,哦(我)是服气了。”

那年冬季,社员们没能在窑里享清闲,贺队长和李文昌把大伙都弄到山上,开始修整梯田。坡地水土流失严重,种啥庄稼收成都不好,只有修建梯田才能增加粮食产量,这是李文昌在报纸上看到的。

年前年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李文昌带领社员们把沟南那片坡地修成了梯田,开春后播种的高粱和谷子,到了秋天,收成增加了三成,社员们再也没人抱怨修梯田是瞎折腾是劳民伤财了,社员们也都对李文昌言听计从,都信服他这个北京学生了。

割完谷子收完高粱,那片梯田播种了越冬小麦,只要来年风调雨顺,社员们一年就能多吃几顿白馍,过年时再也不用吃黑面饺子黑面馍了。

秋收结束后,贺队长让社员上山打了几天烧柴,又继续修建梯田。后来有了经验,再修梯田的时候就分片小包干,一人一片,谁先干完谁先收工回家,谁想偷懒门都没有。之后的正常生产劳动中,也是能分片包干的都用这种方法,这样做公平合理,也大大带动了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

一晃就到1973年秋后,李文昌所在生产小队已经修整了三十多亩梯田,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乡亲们得到了实惠,劳动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大家推选李文昌担任了生产队长,大队书记还让他写了入党申请书。

就在那年初冬,贺家圪塔大队得到了两个招工名额,大队书记拿着一份招工审批表来找李文昌,问他想不想去县农机铸造厂当工人。李文昌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把来之不易的招工机会让给了别人,他说:“我想留下来和乡亲们一起改变这里的贫穷面貌,我想让乡亲们一年四季都有粮吃,再也不要吃糠团子菜团子。”



图片来源网络

之后的日子里,李文昌继续带领乡亲们修梯田修水利,还在泄洪沟下游筑拦水坝,他说的话乡亲们都信,都听他的,因为他切切实实为乡亲们带来了实惠,最明显的改变就是社员分的口粮多了,年末分的红利翻了两番,就连二流子贺老三都娶上了婆姨。

到了1976年春天,当时在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招工的招工,推荐上学的上学,大部分知青都走了,李文昌早就成了大家口中的铁杆扎根派,也早到了结婚成家的年纪。村里的老人,尤其是贺队长就操心给他说婆姨,明的暗的闹了好几回,李文昌都没有动心。当时李文昌已经入党,也是大队委员,大队书记贺怀忠也亲自给李文昌介绍对象。

贺书记介绍的那个女子叫张秀娥,当年二十一岁,比李文昌小五岁。张秀娥是初中毕业生,长得特别漂亮,在贺家圪塔大队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么漂亮的女子,到她家提亲的人都快踩破了她家的门槛。当时张秀娥是贺家圪塔大队小学的民办教师,谁给她介绍对象,她都说不着急,想晚一年再说。那次贺书记给她介绍李文昌,她却红着脸说:“这个事情我爸妈做主……”

张秀娥虽然是一队的社员,可她对李文昌不陌生,因为李文昌不光是贺家圪塔三队的队长,还是公社的模范知青,张秀娥很崇拜这个北京来的知青。有一次去公社供销社给学校买粉笔,张秀娥正好碰上了到公社开会的李文昌,她看李文昌没骑自行车,就主动和他搭话,结果两个人骑一辆自行车回到了村子。李文昌也很喜欢漂亮大方又善良的张秀娥,只是他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张秀娥长得确实太漂亮了。

大队书记亲自登门来提亲,张秀娥的父母受宠若惊,给贺书记让座,给他递烟倒水。贺书记说明来意,张老汉(张秀娥的父亲)苦笑着说:“那后生是个好后生,就怕他以后要回城……”“这个你尽管放心,李文昌是党员,我要让他打下保证,不会让咱秀娥受苦受委屈。”知道到了张秀娥父母态度,贺书记心里也就有数了,他打算先试探一下李文昌,然后再从长计议。

一天晚饭后,贺书记把李文昌叫到外面,他说张秀娥本人同意这门亲事,张秀娥父母那里,要他自己去说。贺书记还说:“李文昌,婚姻大事不是儿戏,这个事情你可要想好了,你是党员,你必须保证和张秀娥过一辈子才行。你要是想好了,就自己去跟张秀娥的爸妈说这个事情。”

李文昌一点都没犹豫,直接去了张秀娥家,开门见山:“叔、婶,我是真心喜欢秀娥,我想娶秀娥做婆姨,一起生活一辈子。”“我家是秀娥她爸拿事,只要秀娥和她爸都愿意,我就没意见。”张秀娥她妈说完,就躲在了一边。

张秀娥的父亲低头抽完了一锅旱烟,把烟灰磕在脚地上,很严肃地说:“你们北京知青早晚都要回城,我怕你以后把我家秀娥撂在了半道上。咱陕北娶婆姨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不想让秀娥受苦受罪……”“叔,这个你放心,我不会拿婚姻大事当儿戏,我保证一辈子对秀娥好!”李文昌站在张秀娥父亲面前,打下了保证。

沉默了一会子,张秀娥的父亲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让李文昌的父母到陕北来一趟,他要听到李文昌的父母亲口说同意这门婚事。二是让大队给打两孔土窑,不能把他家秀娥娶到露天地里。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李文昌总算做通了他父母的工作,他父母勉强同意让李文昌和农村女子结婚。但他父母说工作忙,不想来陕北。李文昌就拿着他父母的来信去找贺书记,贺书记领着李文昌来到张秀娥家,亲自把李文昌父母的来信念给张秀娥一家人听,张秀娥她爸也就没强求让李文昌的父母来陕北。

第二个条件就不算条件了,贺书记说:“三队知青点不是有四孔窑洞吗,靠东边那两孔窑洞就是两个娃娃的新房,这个事情我做主,让大队会计和生产队长写字画押,这下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最后,张秀娥的父母又提了一个条件,结婚那天,要让李文昌把张秀娥从他们家背到知青点。李文昌当即表示愿意,两人的婚事总算定了下来。

当年秋后,李文昌和张秀娥领取了结婚证,贺书记亲自主持了婚礼,全生产队的社员都来贺喜。

婚后的生活很快乐,张秀娥继续当她的民办教师,李文昌继续当他的队长,带领社员们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贺书记想让李文昌代替他当大队书记,张秀娥她爸说李文昌太年轻,说啥也不同意他当大队书记。

1977年秋后,张秀娥生了一个男娃,李文昌做了父亲,他别提有多高兴了。张秀娥还在月子里,上级突然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上大学是李文昌从小的梦想,这一天他一盼就是十多年。

听说李文昌要报考大学,他岳母就来跟他闹,怕他考上大学就不会要她家秀娥了。任凭李文昌怎样发誓,他岳母就是不同意他报考大学。考虑到张秀娥还在坐月子,李文昌就放弃了报考的打算,但他始终坚持复习功课,他想参加下一年的高考。

等张秀娥出了满月,李文昌就和她一起复习功课,他鼓励张秀娥也报考师范学校。经过了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张秀娥相信她男人是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就说服他父母,希望让她男人参加高考。

1978年夏天,李文昌和张秀娥一起参加了考试,结果张秀娥落榜了,李文昌考上了北京林学院。李文昌离开陕北去北京上大学时,他岳母抱着他的腿不让他走,非要让他把张秀娥母子俩都带回北京。最后还是贺书记的话管用,李文昌的岳母才放开他,让他回北京读书去了。

大学毕业后,李文昌分配在北京园林局工作,一年回一次陕北和妻子团聚。过了不久,张秀娥也转成了公办教师,因为往北京调动难度太大,两人无奈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张秀娥学校放了寒假,就带着娃娃回北京,一家人一起过春节。

李文昌的儿子十六岁那年,户口迁到了北京,在北京读的高中,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张秀娥退休后,才来到北京和她男人团聚。两地分居的日子里,她饱受了相思之苦,也遭受了旁人的风言风语,村里人都觉得李文昌会变心,会把张秀娥撂在半道上。张秀娥也有过这个担心,直到她退休后回到了丈夫身边,心里才算踏实了。

张秀娥回到北京的第二年,李文昌父母的老房子拆迁分到了新房子,李文昌就回到陕北,把岳父母都接到了北京一起生活。来到北京后,李文昌的老岳父闲不住,就义务打扫小区的卫生,也捡一些废品换钱。利用休息时间,李文昌带着他岳父母游览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去了颐和园,吃了北京烤鸭,陪伴两位老人度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当下,李文昌和张秀娥还经常回陕北看望乡亲们,给村里的老人送礼物送温暖,为张秀娥的父母上坟,有时也在陕北小住十天半月的。第二故乡的乡亲们都夸李文昌有情有义为大家做了很多事情,至今都没忘了乡亲们。乡亲们也夸张秀娥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男人,父母也跟着在北京享了福。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每次同学们聚会,大家都会说起李文昌在陕北插队落户的往事,说他当年扎根农村不招工进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看上了漂亮女子张秀娥。也有人说他是名利双收,最后抱得美人归。同学们说啥李文昌都不反驳,他说当年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带领乡亲们修建梯田多打了粮食,最大的收获是娶了一个勤劳善良又贤惠的好婆姨,生了一个有出息的好儿子。他说每当回忆起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心里很踏实也很欣慰,因为他这大半辈子过的都很充实,除了自己的父母,没有亏欠任何人。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李老师真情讲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路易吉穿囚服出现在庭审中,在狱中壮实了,他的命被女律师保住了

路易吉穿囚服出现在庭审中,在狱中壮实了,他的命被女律师保住了

近史谈
2025-09-18 05:06:34
化骨水夺命后续!受害人将火化,丢弃人已锁定,来源被扒引起恐慌

化骨水夺命后续!受害人将火化,丢弃人已锁定,来源被扒引起恐慌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8:59:46
苏有朋的瓜,这次有点大……

苏有朋的瓜,这次有点大……

可乐谈情感
2025-09-18 07:44:43
​必胜客被指19元果汁是果粒橙倒杯里,网友吐槽:钱太好赚

​必胜客被指19元果汁是果粒橙倒杯里,网友吐槽:钱太好赚

商业透镜
2025-09-18 15:54:03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之后强奸了我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之后强奸了我

妙知
2025-09-15 15:09:35
女子被闺蜜砍伤:拒2万和解,当事人发声,真实原因曝光警方介入

女子被闺蜜砍伤:拒2万和解,当事人发声,真实原因曝光警方介入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7 19:42:43
湛江吃饭有多贵?在吴川市中心吃了碗牛腩粉,结账时价格不...

湛江吃饭有多贵?在吴川市中心吃了碗牛腩粉,结账时价格不...

今日美食分享
2025-09-18 13:39:50
内塔尼亚胡不装了,放话要报复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内塔尼亚胡不装了,放话要报复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影孖看世界
2025-09-18 13:21:16
穆里尼奥:我能了解拉热此时的心情,因为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穆里尼奥:我能了解拉热此时的心情,因为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直播吧
2025-09-18 12:16:28
老人最适合吃的高蛋白,鸡蛋只排第5,第一名很多人都不知道

老人最适合吃的高蛋白,鸡蛋只排第5,第一名很多人都不知道

素衣读史
2025-09-18 13:52:03
活活被国人捧上天的3大“伪豪车”,国外没人要,国内却当成宝?

活活被国人捧上天的3大“伪豪车”,国外没人要,国内却当成宝?

刘哥谈体育
2025-09-18 14:33:06
迄今为止,罗永浩是最爱护贾国龙的人

迄今为止,罗永浩是最爱护贾国龙的人

桉予
2025-09-17 16:06:37
网传京东“服装真5折”将升级回归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大牌云集

网传京东“服装真5折”将升级回归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大牌云集

潮汐商业洞察
2025-09-17 17:38:31
男子养蛇13年,察觉它最近不吃东西只盯人,兽医惊呼:赶快送走

男子养蛇13年,察觉它最近不吃东西只盯人,兽医惊呼:赶快送走

今天说故事
2025-08-27 10:49:12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罗列思维
2025-09-10 18:44:59
国防部长董军喊话“台独”:解放军随时准备着

国防部长董军喊话“台独”:解放军随时准备着

中国日报
2025-09-18 18:21:17
关系藏不住了!55岁才当父亲的张泽群终于坦白和董卿的关系

关系藏不住了!55岁才当父亲的张泽群终于坦白和董卿的关系

小厨说体育额
2025-09-18 12:40:37
地铁站三孩留守后续,父亲说出背后原因:父母去世妻子跑了还失业

地铁站三孩留守后续,父亲说出背后原因:父母去世妻子跑了还失业

鋭娱之乐
2025-09-17 21:01:50
吃降压药一滴酒不能喝?提醒:长期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4物”

吃降压药一滴酒不能喝?提醒:长期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4物”

泠泠说史
2025-09-18 14:55:29
沈阳太二酸菜鱼被曝已全部闭店,客服:属实,最近一家闭店时间是9月1日

沈阳太二酸菜鱼被曝已全部闭店,客服:属实,最近一家闭店时间是9月1日

极目新闻
2025-09-16 14:37:26
2025-09-18 19:43:00
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incentive-icons
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传递正能量,用心讲述人世间的感人故事
1623文章数 21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35岁儿子的智力停在2岁 56岁单亲妈妈自驾带他游中国

头条要闻

35岁儿子的智力停在2岁 56岁单亲妈妈自驾带他游中国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高骼:孩子的营养不是吃进去的,而是脾“给”的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遇袭后首次现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