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防止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0
分享至

科学施策:守护环境,防范化肥施用污染

化肥作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支撑,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不合理的施用方式,如过量投放、配比失衡、方法不当等,会导致氮、磷等养分流失,引发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大气污染等问题。防范化肥污染,需从“科学施用、源头管控、技术赋能”三方面入手,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一、精准施肥:减少养分浪费与流失

精准施肥是降低化肥污染的核心,核心是“按需供给”,避免养分过剩。

- 测土配方,按需配肥:通过土壤检测明确土壤中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合作物品种(如水稻需氮多、果蔬需钾多)和生长阶段(苗期需肥少、结果期需肥多),定制专属施肥方案。例如土壤磷含量高时,减少磷肥用量;果蔬膨果期侧重高钾肥料,避免盲目施用“通用肥”。

- 控制总量,避免过量:根据作物需肥规律确定化肥用量,杜绝“多施多产”的误区。如小麦每亩氮肥(折纯氮)用量一般不超过15公斤,过量不仅会导致小麦倒伏,还会使多余氮素随雨水渗入地下或挥发到大气中,污染水体与空气。

二、优化施肥方式:提升利用率,降低污染风险

科学的施肥方法能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从过程中控制污染。

- 深施覆土,减少挥发: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浅施或撒施时,氮素易随高温挥发为氨气,污染大气。将氮肥深施至土壤10-15厘米处并覆土,可使氮素利用率提升20%-30%,同时减少氨气排放。

- 分期追肥,匹配需求: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分期施肥,避免一次性大量施肥导致养分流失。如玉米可在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三次施氮肥,既能满足生长需求,又能减少多余养分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

- 水肥一体化,精准输送:采用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化肥溶解后随水均匀输送至作物根系附近,养分直接被根系吸收,减少在土壤中的残留与流失。该技术尤其适合设施农业,能使化肥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大幅降低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三、搭配有机肥与生物肥: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依赖

长期单施化肥易导致土壤板结、微生物活性降低,加剧养分流失。搭配有机肥和生物肥,可实现“养地”与“减污”双重效果。

- 增施有机肥,平衡土壤养分:将秸秆、畜禽粪便、堆肥等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既能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又能减少化肥用量(通常可减少20%-30%)。例如水稻田施用腐熟秸秆,可降低氮肥流失率,同时提升稻米品质。

- 巧用生物肥,活化土壤养分:生物肥(如固氮菌肥、解磷解钾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将土壤中难以吸收的氮、磷转化为作物可利用的形态,减少化肥施用。如大豆种植时接种根瘤菌肥,可通过微生物固氮满足大豆部分氮需求,减少氮肥用量,降低污染。

四、加强监管与宣传:筑牢污染防范意识

防范化肥污染需多方协作,通过监管引导与知识普及,推动科学施肥落地。

- 完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可出台化肥使用标准,加强对化肥生产、销售、使用的全程监管,禁止不合格化肥流入市场;同时建立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及时预警污染风险。

- 普及科学知识:通过农业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向农户普及化肥污染危害与科学施肥方法,如教会农户识别土壤缺素症状、正确使用测土配方肥,让“减量化、精准化、绿色化”施肥理念深入人心。

化肥施用污染并非不可控,关键在于“科学”与“适度”。通过精准施肥、优化方法、有机肥替代、加强监管,既能发挥化肥的增产作用,又能守护土壤、水体、大气的生态健康,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S晒照为大姐庆50岁生日,确认出席金钟奖,欲借舞台追思大S

小S晒照为大姐庆50岁生日,确认出席金钟奖,欲借舞台追思大S

小椰的奶奶
2025-09-17 16:37:37
美联储明天降息!A股今天跑不跑?看完就懂!

美联储明天降息!A股今天跑不跑?看完就懂!

龙行天下虎
2025-09-17 10:01:09
iPhone 17 系列首发评测:你这是典型的「安卓」iPhone

iPhone 17 系列首发评测:你这是典型的「安卓」iPhone

爱范儿
2025-09-17 20:20:21
博主:国安今晚不去工体踩场,塞蒂恩携张稀哲参加赛前发布会

博主:国安今晚不去工体踩场,塞蒂恩携张稀哲参加赛前发布会

懂球帝
2025-09-17 13:58:07
广东一女孩酷似刘亦菲走红,3条视频涨粉超20万,本人最新回应:没有整容

广东一女孩酷似刘亦菲走红,3条视频涨粉超20万,本人最新回应:没有整容

扬子晚报
2025-09-17 12:35:55
就冲这个胸,这个扣子,不颁奖给她,都说不过去!

就冲这个胸,这个扣子,不颁奖给她,都说不过去!

另子维爱读史
2025-08-31 19:15:27
51岁顶级巨星近况曝光:二封奥斯卡影帝,片酬不足25万,靠卖画维持生计

51岁顶级巨星近况曝光:二封奥斯卡影帝,片酬不足25万,靠卖画维持生计

世界音乐公号
2025-09-16 23:09:28
世锦赛女子200米预赛:李玉婷23秒64小组第8 陈妤颉23秒26小组第7

世锦赛女子200米预赛:李玉婷23秒64小组第8 陈妤颉23秒26小组第7

直播吧
2025-09-17 19:19:22
最“干净”的6位女星,不整容、不滥情,娱乐圈中的一股清流

最“干净”的6位女星,不整容、不滥情,娱乐圈中的一股清流

近史博览
2025-09-17 09:37:02
高盛: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市净买入量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

高盛: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市净买入量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6:29:25
刘诗诗是受啥刺激了吗?怎么变成这样了?不仔细看真认不出来

刘诗诗是受啥刺激了吗?怎么变成这样了?不仔细看真认不出来

好叫好伐
2025-09-17 22:40:11
西贝的昏招,把老罗逼上了绝路。

西贝的昏招,把老罗逼上了绝路。

人生飞机稿
2025-09-15 09:28:20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百态人间
2025-09-15 11:52:34
上海紧急下架了3.5万套二手房

上海紧急下架了3.5万套二手房

魔都财观
2025-09-17 11:42:34
阿里自研AI芯片现身,部分性能参数比肩英伟达H20

阿里自研AI芯片现身,部分性能参数比肩英伟达H20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1:32:18
阿莫林1200万曼联过去5任主帅解约金超5400万镑:穆帅1960万

阿莫林1200万曼联过去5任主帅解约金超5400万镑:穆帅1960万

直播吧
2025-09-17 14:46:05
最新报道:库明加同意与勇士签约3年,仅提1个关键条件

最新报道:库明加同意与勇士签约3年,仅提1个关键条件

夜白侃球
2025-09-17 22:11:41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安徽一镇党委书记任上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安徽一镇党委书记任上被查!

潇湘晨报
2025-09-17 10:19:06
湖北一县委书记已任市政府党组成员!你认识吗

湖北一县委书记已任市政府党组成员!你认识吗

硒都身边事儿
2025-09-17 12:31:36
震撼!情侣出门女生穿露股超短裙引发围观!当事人却很享受?

震撼!情侣出门女生穿露股超短裙引发围观!当事人却很享受?

魔都囡
2025-09-04 15:01:50
2025-09-17 23:16:49
化学知识学习 incentive-icons
化学知识学习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追求教学自由,以诚相待,客观自然,责任担当,提高进步
519文章数 2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多名钓鱼博主自发清理贵州北盘江垃圾 当地政府出手

头条要闻

多名钓鱼博主自发清理贵州北盘江垃圾 当地政府出手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功能兼备 温暖白色城堡

教育要闻

2025vs2026保研数据大揭秘!100所大学排名洗牌,附完整排名

真爱大牌返场|| 每次分享都秒没!真不愧是我爱了十年的牌子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