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东北约20公里处,分为东、西二寺。学界普遍认为苏巴什佛寺是文献记载的昭怙厘大寺、雀梨大寺、雀离大清净,其对研究龟兹地区佛教寺院的结构布局、形成演变及寺院组织等具有重要价值。2023~2024年,为推进苏巴什佛寺遗址的研究阐释和活化利用,助力苏巴什佛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开展了苏巴什佛寺遗址东寺考古发掘。
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佛殿、讲堂、僧房等建筑遗迹30处。佛殿主要为方形和回廊式两种,3-F6、6-F1、9-F12较为典型。3-F6为方形佛殿,边长约8.8米,坐东朝西,北、东、南三墙内部各嵌有2根方形立柱,正壁见上下2排柱洞,地面铺设地砖,中部残存方形佛坛或塔柱迹象,边长约2.2米,其余地面铺地砖上见白膏泥地面残留(图一)。
![]()
图一 3-F6(上为东)
6-F1、9-F12均为回廊式佛殿(图二),前者坐北朝南,后者坐东朝西,主殿中部均有方形遗迹,应为佛坛或塔柱残留。
![]()
图二 9-F12(由西向东摄)
6-F1主殿外除西、北、东三侧回廊,南侧还有一个开放式庭院,其地面铺设地砖,部分砖面残存白膏泥及红色颜料。9-F12主殿为多重石膏地面,从上向下数第二重可见黑色线条莲花图案(图三)。
![]()
图三 9-F12 莲花地画(由北向南摄)
讲堂仅见3-F9一处,顶残,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4米,东、北墙残留规律分布的木槽,部分木槽内残存木柱。
僧房以6号建筑群清理出的一组僧院遗迹为代表,这也是本次发掘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僧院以6-F9为中心,顶残,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墙中部均开门道,北墙中部门道后期封堵。其西、北、东三侧为贯通的大廊道,廊道外为成组僧房。北、东廊道及其连接的僧房建筑保存较好,部分僧房内发现床或炕。西廊道被破坏,仅存部分地面,其西侧的僧房不存。6-F9南、北墙中部各开一门道,其连线延长线与南侧佛塔中心基本处于同一轴线(图四)。
![]()
图四 僧院与塔院组合关系示意图
本次发掘出土陶、铜、木、铁、金、玻璃、石膏等各类遗物600余件(组),以陶灯、铜钱为主,另见陶罐(图五)、木斗(图六)、木毗陀山(图七)、木像座(图八)、泥佛头(图九)、泥菩萨头像(图一○)、陶佛指(图一一)、墨书陶片(图一二)、釉陶罐、铜铃、圆形和动物形铜饰片等。此外,遗址还出土了10余件压印有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封泥,部分人物形象可能与西方古典神话人物相关(图一三~一五)。这些封泥生动诠释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综合遗迹现象、出土遗物和测年数据推断,佛寺主体使用年代为魏晋至隋唐时期,部分建筑营建年代可追溯至东汉时期,是新疆目前已发现的年代较早的佛教寺院之一。
![]()
图五 陶 罐
![]()
图六 木 斗
![]()
图七 木毗陀山
![]()
图八 木像座
![]()
图九 泥佛头
![]()
图一〇 泥菩萨头像
![]()
图一 一 陶佛指
![]()
图一二 墨书陶片
![]()
图一三 封 泥
![]()
图一四 封 泥
![]()
图一五 封 泥
本次苏巴什佛寺遗址东寺的调查测绘及考古发掘工作收获颇丰。第一,经测绘,将东寺建筑分为25组,并初步完成分组编号,基本明确了东寺的建筑布局、建筑工艺及发掘区域建筑的改扩建历程,确认了东寺的主要交通道路。东寺可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及墓葬区,中心区北、东、南三面营建围墙,西邻断崖,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第二,通过调查、测绘,在中心区西崖下及边缘区北部山梁崖壁新发现洞窟迹象近10处。第三,发现了较完整的僧院遗存,其与南部塔院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僧院南、北门道与佛塔中心处于同一轴线,说明二者在修建时被有意纳入统一的规划布局;另一方面,僧院及南部塔院间残留部分阶梯迹象,证明僧、塔院间有道路直接相连。塔院与僧院的组合形式,可追溯至犍陀罗等地区,其发现为研究龟兹地区僧院的形制布局、僧院与塔院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实例,同时也为探索龟兹地区早期佛寺的布局、功能及营建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
原题目: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考古新发现
作者:陈意、余腾飞、李伟、张奋强、秦丁、杨文佩
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来源:文物 . 2025 (02)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使用
特别鸣谢:以上各位老师
(图文来源于“哲匠之家”,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