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正在迎来一场静悄悄的大变局。本周,ZJ与YH罕见同步发声,强调要“因城施策,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其实饱含了很深的寓意,结合当前冰冷的数据,就会意识到:这已不是常规喊话,而是一次明确的“政策托底”行动。
因为楼市,真的冷到极点了。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仅0.56亿㎡,销售额0.52万亿元,同比暴跌超50%,创下自2009年以来最低纪录——也就是说,市场情绪已倒退回十五年前。更严峻的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大跌11.8%,创近29个月最低。前端没钱进来,后端没人买房——整个市场,几乎陷入“流动性僵局”。所以,此时喊出“稳定”,本质上是一场不得不做的“救援行动”。
一、真相:库存压顶,去化已是最高任务
可能还有人还记得,去年高层就提出“统筹消化存量房产”,这是自2016年以来,首次重启“去库存”这一重磅表述。但一年过去,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不降反升,从6.7亿㎡ 升至7.6亿㎡。
这说明什么哪怕政策已在托底,市场仍无力自行消化。如果再不出手,系统性风险可能蔓延。所以你会发现,近期几乎所有宽松政策,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清库存。
大城市放开落户,引入接盘人口;国企下场收房,缓解开发商现金流;
房贷利率一降再降,刺激改善需求…这一切,只为一个目标:把房子卖出去。
二、警告:托底不等于大涨,房地产的定位已彻底改变
千万千万别误判这一轮政策!国家要的是“稳定”,而不是“再来一轮大涨”。“房住不炒”从未退场,房地产也早已不是拉动经济的核心引擎。未来十年的楼市,将彻底进入“分化时代”: 一线与强二线:有人口和产业托底,仍有价值支撑;三四线城市:库存重、需求弱,能止跌即是胜利。哪怕政策持续放松,也千万别幻想“普涨行情”。机会,只属于少数城市、少数资产。
三、普通人该抄底?还是逃顶?
如果你正在纠结买房还是卖房,这几点一定要看:
如果你要卖房:抓住政策窗口期,果断出手。市场虽冷,但比阴跌不止、无人问津强。尤其是非核心地段、老破小资产——越等越被动。
如果你要买房:不要盲目“抄底”,记住三个关键词:选城市、选地段、选品质。未来能抗跌上涨的,不再是“房子”,而是“稀缺资产”。
如果你是改善族:现在反而是个好时机。贷款利率低、政策鼓励置换,同样的预算,可以买到更好的产品。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早已结束。它从过去的“经济发动机”,悄然转型为“社会稳定器”。这意味着,未来的楼市不再有全面行情,只有结构机会。不再拼胆量投机,而是拼认知与选择。政策已在托底,但命运终将分化。你是否能做出更快、更准的决策,将决定你的资产能否穿越周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