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宋朝书坛的“顶级高手”,后人多选择苏轼、米芾,或者声名狼藉的蔡京,极少有人把目光,置于笔法正统、独具个性的黄庭坚身上,黄庭坚乃是苏轼的徒弟,继承古人笔法,又深谙“尚意”思想。
书法离不开继承,任何名家都是在博采前人精华的基础上,有所成就,黄庭坚的书法即是如此,曾临学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杨凝式等人,博采众家之长,又得苏轼影响,自成一体,看到划船荡桨,独创“荡桨笔法”。
用笔波折震颤、舒展大气,字字筋骨刚健,妙趣和古意兼得,当时颇得推崇,苏轼记载:“黄鲁直学吾书,辄以书名于时,好事者争以精纸妙墨求之,常携古锦囊,满中皆是物也。”
黄庭坚的书法字帖,不仅在古代,被奉为珍宝,如今在拍卖时常,价格也是极其高昂,《砥柱铭》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会上,达成4.368亿元的成交价,去年《草书释典卷》,也拍出2.88亿元。
由此可见,其字价值之高,不夸张的说,黄庭坚传世法帖,几乎都是“艺术瑰宝”,而且黄庭坚精通的书体,并不仅限行书、草书,他的楷书功底也十分强悍,王穉登评价:“楷法妍媚,笔势纵横绝胜菊坡”。
近期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一幅57岁的神级楷书——《楷书千字文》,相比以往常见的“唐楷”,黄庭坚的楷书,更显大气磅礴,体势宽阔舒展,普遍欹侧、倾斜,险中求稳,附有艺术妙趣。
用笔方面也不恪守平整,融合“荡桨笔法”,波折震颤,大开大合,中锋运笔,采用腕力书写,大多随着走笔,不断的衄挫、顿折,但是并不拖泥带水。
黄庭坚的笔势锐利干练,十分果断,并且这种独特的造势方法,能深化线条的质感,使其筋骨醇厚,搭配欹侧、动荡的摆布,既有妙趣,又耐得住品析。
关于“宋书之冠”,后世一直争论,大多围绕苏轼、米芾,其实黄庭坚完全有实力,夺得这一称号,就像此帖,无论是笔法,还是呈现的艺术风貌,苏轼、米芾都比不过。
可时常临摹,通过黄庭坚的沉着笔力,学习楷法,夯实基础,用笔开阔精到,一方面筋骨扎实,另一方面,用笔更加舒展自如,防止僵化、拘谨之病,还能兼得灵活势态,利于日后衔接行书。
而今,我们对黄庭坚《楷书千字文》,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为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便于翻折、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此帖极为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