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激活特色产业发展动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9月1日,一场聚焦达川蜜枣加工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培训活动,在达川镇河咀村老供销社内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甘肃西固枣树科技小院、西固区供销合作社、达川镇人民政府与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达川基地联合主办,以“理论+实操”的特色模式,吸引了当地枣农、产业从业者等群体积极参与,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作为达川蜜枣加工技艺的核心传承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芳芳与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纯斌教授共同担任主讲,围绕蜜枣加工全流程展开细致教学。从基础环节的“去核划皮”,到关键工序的“火候把控”,再到烘干环节的“温时搭配”、塑形阶段的“精细操作”,直至最后的“规范打包”,两位讲师将技艺要点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逐环节拆解工艺难点,让专业知识更易理解、更易掌握。
在实操演示环节,培训内容更显生动直观。去核划皮时,张芳芳现场展示“无损去核法”——在不破坏枣果完整性的前提下,快速取出枣核,并沿枣皮划出均匀纹路,为后续糖分渗透、提升口感打下基础,此举引得学员们凑近观察、认真记录。在炒制环节,张芳芳一边手持工具不停翻炒,一边结合实操讲解:这一步火候是关键,必须保持中小火匀速翻炒,确保每颗蜜枣受热均匀,这样成品才能色泽油亮、甜而不腻,符合市场对高品质蜜枣的需求。
讲师们耐心解答学员们的提问,针对大家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烘干不均”“塑形变形”等问题,现场演示解决方案,真正做到“手把手教学、点对点答疑”。
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达川蜜枣加工这一非遗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承,更为当地蜜枣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随着技艺传承的深化与产业实践的结合,达川蜜枣产业有望实现“品质升级、品牌增值”的新突破,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也为乡村振兴增添更多甜蜜色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