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丨在丨前丨面
在这部名为 “时代” 的鸿篇巨制里,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们无需华丽的戏服,仅凭沾满汗水的工装;无需精心雕琢的台词,仅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便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震撼人心的篇章。
今年4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无锡共有11人获此殊荣,其中,全国劳动模范8人、全国先进工作者3人。
无锡市总工会
携手无锡新闻综合广播
联袂推出
《奋斗者声印》
让我们
以声音短剧为笔墨
在岁月的长卷上
勾勒劳模工匠的璀璨人生印记
本期《奋斗者声印》
我们一起走近
扫描图片二维码可收听音频
苏化冰
无锡市劳动模范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总锻冶师
在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的锻造车间,精密锻压机的轰鸣声仿佛时代的脉搏。总锻冶师苏化冰手握千分尺,凝视着眼前泛着金属冷光的叶片——这些承载航空发动机“中国心”与核电机组“动力脊梁”的核心部件,正以毫米级的精度诠释着中国制造的崛起。深耕锻造领域26年,他带领团队突破12项关键技术,创造产值超4.2亿元,用淬火的匠心在金属中刻下“中国精度”。
2010年,国外某知名企业专家断言“中国造不出核电空心叶片”。那个闷热的夏夜,苏化冰蹲在车间,目光紧盯变形的叶片,心中满是不甘。他深知,空想全是问题,实干才有答案。147个日日夜夜,如同147场沉闷无声的攻坚战,21次技术迭代,恰似21次艰难的攀登,他终于找到破解了技术难题,攻克这个艰巨任务。一次次的技术突破,一次次的理念提升,我越发深刻地领会到,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一种将“不可能”化为“中国造”的执着追求。
苏化冰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使命。一是技术要“活”,他将26年积累了3000组工艺参数编成《叶片锻造指导书》,让死数字变成活知识,让年轻工匠能快速上手、少走弯路;二是精神要“传”,在3.5万吨压机前,曾经的师傅的告诫言犹在耳:“锻造叶片,毫厘之差,百万投入成泡影;锤炼人生,半步踏偏,一生前途尽落空”。现在,他把这句话传给每一位徒弟,激励他们严谨专注、精益求精;三是队伍要“强”,团队里有用3D打印改良模具的90后,有设计冷却水道让模具寿命延长的80后。“创新是老树发新芽”,团队在创新中不断突破,日益强大。
核电叶片连接万家灯火,航空叶片承载大国重器。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苏化冰和他的团队一次次突破技术封锁,从被质疑到75英寸叶片走向世界,用20年走完别人50年的路。这20年里,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每一次进步,都彰显着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他们要肩负历史重任,做永不停歇的“工业引擎”,以毫米雕琢精度,以匠心引领创新,以传承铸就脊梁。车间墙上那句“千锤继往锻造大叶片,百炼开来装备中国心”,是他们对“劳动最光荣”的庄重承诺。
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叙事中,苏化冰用叶片丈量中国高端制造的精度,以匠魂熔铸民族工业脊梁。正如他常说:“我们锻造的不是叶片,是一个大国挺直的脊梁。”这或许是对新时代产业工人最美的诠释。
来源:无锡新闻综合广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