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作为“五虎上将”之一,蜀汉的大功臣,他的眼界虽然不会像关羽那么高,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但是能入他法眼的人也不多。
纵观张飞一生,他真正瞧得上的人只有六个。分别是一个对手,两个兄弟和三个同僚。
那么这六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又有何能耐,能够入了张飞的法眼呢?
![]()
一个对手
张飞一生驰骋疆场,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了不下上百场。要说他的对手多了去了,其中不乏当世名将。
但是张飞最佩服的却是刘璋麾下的老将严颜。
说实话,刘璋能占据益州,运气成分很大。因为其麾下并没有很厉害的文臣武将。只不过当时群雄四起,互相征伐,益州因为地理原因被群雄们选择性忽略了,他才能过了一阵子安稳日子。
但是当天下被瓜分得差不多了,群雄也所剩无几的时候,刘璋的末日也就到来了。别的不说。刘备和孙权都在打益州的主意。
![]()
而严颜则是刘璋麾下最有本事的武将。
严颜其实和黄忠的经历差不多,都一把年纪了,却迟迟未能受到重用。单论本事的话,严颜还在黄忠之上。
建安十六年,刘璋派遣法正出使刘备,想要请刘备来一同对付汉中的张鲁。
当时益州的大臣都说刘备仁义,只要刘备来了,益州就安全了。唯独严颜不合群,一个人在那里唉声叹气道:“主公此举无异于坐在没有出路的深山之中,请来猛虎保护自己。”
![]()
严颜的意思很直白了。其一,刘璋前途黯淡,他无法守住益州。别说曹操了,他连张鲁都对付不了。其二,刘备野心勃勃,请他来帮忙守护益州,无异于与虎谋皮,到时候益州必定被刘备所夺。
这样的眼界、格局,已经不输给很多谋臣了。但是别忘了,他可是武将,这就尤为难得了。
只可惜他不受重用,人微言轻,益州君臣根本没人将他的话放在心里。
后面事情的发展完全如严颜所料。刘备到了益州,很快和刘璋决裂,加上法正、张松的反水,刘璋兵败如山倒。
![]()
当时张飞率领一路大军攻伐,沿路城池望风而降。这些守将甚至没有勇气去面对勇武无双的张飞。
直到到了江州,这种情况才出现改变。因为张飞遇到了严颜。
严颜明白自己兵力处于劣势,他的武艺本就不如张飞,加上年事已高,那就更不如了。但是他信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决心向刘璋尽忠。
于是严颜据守城池,努力和张飞周旋。张飞围攻数月,一直未能拿下江州。
![]()
不过张飞也不是一般人,他设计埋伏严颜,终于将江州纳入手中。
张飞是个暴脾气,当他见到严颜后,怒斥道:“你这家伙好大的胆,我大军压境,你竟然不自缚双手来降,反而与大军对抗数月,你是不是活腻了?”
严颜闻言,义正词严地反驳道:“明明是你们想要抢夺益州,还不让人反抗,这是什么强盗逻辑?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张飞闻言,为之动容。他没想到,益州竟然也有这样的忠义之士。而张飞一生信奉忠义,自然对严颜另眼相看。
![]()
更何况严颜一把年纪,还能和自己周旋数月,显然不简单。
于是张飞立刻下令,放了严颜,并且对严颜礼贤下士,希望其能辅佐自己。
张飞性格暴躁,能在他这里有此待遇之人,也就严颜一个了。由此足以看出严颜在张飞心目中的地位。
两个兄弟
说起张飞的两个兄弟,闭着眼也能想到,只能是刘备和关羽了。
![]()
“桃园结义”的桥段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虽说“桃园结义”是罗贯中杜撰的,但是他们三人确实结拜为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比亲兄弟还好。
以张飞的性格,能让他甘心在三人中屈居第三,给刘备、关羽做“小弟”,刘备和关羽自然有不凡之处。
先说刘备,他在当时可谓是“仁义”的化身。毕竟刘备没家业、没背景,本事也一般,想要成事,自然要一些手段。
别的不说,在三国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刘备“仁义”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这人虽然本事一般,但是却擅长聚拢人心。而这也是成事很关键的一步。
![]()
而张飞最佩服刘备这种“仁义君子”,自然对其言听计从。
何况刘备白手起家,却打下了蜀汉偌大的江山。放眼整个三国时期,也算是独一份了。
如果这样还不值得张飞瞧得上,那估计整个三国时期没人可以入张飞的法眼了。
说完刘备,再来说说关羽。
![]()
关羽能文能武,乃是三国时期武将的天花板。
就连曹操都一直惦记着他,想要将其笼络到自己麾下。曹丞相麾下人才济济,他能如此看重关羽,这就足以说明关羽的不凡。
而关羽的表现也对得起曹操的看重。别的不说,光他于万军丛中取颜良首级,就鲜有人能够做得到。
更别说他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他水淹七军,吓得曹操想要迁都。《三国志》对关羽的评价是“威震华夏”四个大字。
![]()
翻遍史书,能做到这点的不说一个没有吧,但是也寥寥无几。
更重要的是,关羽义薄云天。曹操想方设法厚待他,但是他一得到刘备的消息,就丢下曹操去投奔自己的大哥了。
如此重情重义的人,自然值得张飞敬佩了。
所以当关羽败走麦城后,刘备想要为关羽报仇。当时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蜀汉重臣纷纷反对。
![]()
唯独张飞全力支持刘备。
由此可以看出张飞对三人之间的兄弟情谊是十分看重的。
三个同僚
接下来再说说张飞瞧得上的三个同僚。
这第一个自然是诸葛亮了。
![]()
这也是六个人里面唯一的文臣。
其实刘备刚得到诸葛亮的时候,张飞对诸葛亮是很不服气的。这其实是武将的通病。武将敬佩的往往是那些武艺过人、能带兵打仗的同类。
在张飞看来,孔明弱不禁风,自己一只手就能取其性命。因为对于刘备对诸葛亮的看重超过了自己很不满。
刘备只得好言相劝:“我得到孔明,简直是如鱼得水。孔明和你们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只是文臣和武将擅长的事情不一样而已。不存在谁不如谁。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
![]()
大哥都发话了,而且还说得在理。张飞这才停止了对诸葛亮的抱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飞慢慢发现了诸葛亮的不凡。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等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赤壁之战前夕,是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更别说他在赤壁之战中做出的诸多努力。
张飞虽然脾气暴躁,但是是个讲道理的人。他扪心自问,换做自己,能做到这些吗?答案是否定了。
![]()
别说他了,他见过的那些谋士,也没几个人有诸葛亮这么厉害。
到了后来,他见到刘备的口头禅都是:“大哥,一切都如同军师预料的那样。军师太厉害了。”
要说文臣里他最佩服谁,那必定是诸葛亮了。诸葛亮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张飞的尊重。
这第二个同僚则是赵云。
![]()
赵云只用了一件事就赢得了张飞的尊重。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挥师荆州。恰好此时刘表病故,刘琮举荆州以降。
作为曹操的死敌,刘备的处境就很被动了。关键是刘琮降曹的时候压根没和刘备打招呼。等刘备得到消息的时候,曹操的大军已经进入荆州了。
刘备急忙收拾东西逃跑,而曹操则派出5000精兵在后面追赶刘备。
![]()
最后刘备被追上,双方进行了一场恶战,刘备的军队被击溃。
事后他收拢残兵,发现赵云不见了。有人禀报说看到赵云跑去曹操的营地了。
暴脾气的张飞立刻站了出来,说道:“我早就看这家伙不对劲了,想不到竟然会做出背主求荣之事,看我不去斩了他!”
刘备急忙大声喝止:“别乱说,子龙不是这种人。我和他情同手足,就如同我和你还有二弟一样。”
![]()
张飞当时还不服气,只是碍于大哥的话,不再多言,而是在一旁生闷气。
结果不久之后赵云抱着阿斗返回。
原来他是看到刘备的妻儿落入曹军围攻,于是回去救人去了。最后他在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硬是将阿斗救出。
赵云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他的忠义和勇武。
![]()
张飞这才意识到自己鲁莽了,于是诚恳地向赵云道歉。而赵云也成了张飞很敬佩的一个人。
这第三个同僚则是马超。
马超虽然是半路投奔刘备的,但是其以勇武闻名于诸侯。
汉中之战的时候,张飞多次与马超配合,合力攻打魏军。二人也算是有了一份袍泽情谊。
![]()
最关键的是,马超的武艺得到了张飞的认可。二人甚至有可能切磋交手过。
毕竟孔明在写给关羽的信里曾经提到:马超的武艺与张飞相当。
不过马超这人毕竟曾经做过诸侯,虽然因为走投无路投奔了刘备,但是一些习惯却转变不过来。比如他见到刘备都是直呼其名,从不称“主公”。
大家都知道,关羽可是眼高于顶的,他对马超的这一行为很看不惯,多次想要给马超点教训。
![]()
刘备只得多次劝说安抚。而张飞的态度就有意思了,按照他的脾气应该和关羽同仇敌忾才对。然而他却帮着马超说话,他劝说关羽:“马超这人不懂礼仪,难道我们也不懂?人家投奔而来,打打杀杀成何体统?改天我们给他示范一下什么是臣下该有的样子好了。”
下一次,刘备宴请马超。马超见到刘备,又准备叫刘备的名字,却见到关羽、张飞肃然地站在刘备两边,对刘备十分恭敬的样子,马超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都称呼刘备为“主公”。
张飞肯为了马超花费这么多心思,足以看出二人的关系不简单。很显然,马超已经得到了张飞的认可。
参考资料:
《三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