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家都觉得DF61亮相后已经无敌了,可谁能想到,真正的压轴之作竟是它。解说员还特别着重指出,这款导弹具备全球打击能力。再看这庞然大物,体型笨重得必须拆成三部分,得用三辆大型卡车才能运走。而且,就算现场把它组装好了,也没法马上投入使用,操作起来相当繁琐。它就是看上去“又老又笨”的东风 - 5C井基发射重型液体燃料洲际导弹。
东风家族再添新成员,原来东风家族中块头大的并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厉害的,曾经造价不菲东风41威慑力还没过去,如今东风5C再次闪亮登场,性价比最高的东风5永不过时。
01.我国为何发展液体燃料洲际导弹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军事领域专家表示,从整体情况来看,全球洲际弹道导弹正朝着“固体化”方向发展,即普遍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与液体燃料导弹相比,固体燃料导弹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相对简单、发射准备时间短、反应迅速等优势,并且能够实现机动发射,进而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而东风 - 5C作为井射型洲际导弹,因发射位置固定不变,在核战争情境下极易成为攻击目标,难以躲避敌方打击。
这种种观点其实存在偏差,实际上,井射型导弹的生存能力可能比机动型导弹更具优势。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发射井及其配套的控制中心都深埋于地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拥有极强的防护性能,几乎很难被摧毁。而且,发射井的井盖是用厚度达一两米的钢板制成的。按照俄罗斯方面的看法,这种结构即便遭遇核武器攻击,只要不是被直接命中,发射井依然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反观机动型洲际导弹,虽然它们具备快速转移位置的能力,但在现代侦察技术的严密监视下,反而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像无人机、导弹这类常规武器,就足以让发射车失去作战功能,更不必说核打击了,其威力范围能在几公里内将暴露在外的发射车彻底摧毁。
有美国核武器领域的专家表示,和东风 - 41这类更为先进、灵活的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 - 5C才是中国真正的“核安全基石”。一旦其他机动式弹道导弹因遭受攻击而无法发挥作用,具备更强生存能力的东风 - 5C以及巨浪 - 3,将会作为中国核反击的“终极底牌”。
02.东风-5的发展历程,东风-5C有多强
东风-5C洲际战略核导弹是东风-5系列的最新型号,其发展历程清晰地反映了中国战略核力量现代化建设的稳健步伐。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洲际战略导弹,东风-5的研制始于1965年,并在1980年5月18日成功完成全程飞行试验,其最大射程1.2万公里,可携带1枚400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最高命中精度500米,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基础型”,即东风-5的第一形态。这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洲际核打击能力的国家。该系列导弹历经多次重大技术升级,实现了从单弹头到分导式多弹头、从发射前加注到可贮存液体燃料等一系列技术跨越。
东风-5系列的主要演进包括: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中,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检阅。这款“大国利器”展现了我国全时戒备、有效威慑的战略能力,彰显了捍卫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综合来看,东风-5C作为中国战略反击体系的核心力量之一,具备全球覆盖的打击能力与强大的战略威慑效能。当前服役的东风-5C已突破传统认知,实现了"既不老旧亦不迟缓"的现代化升级,在最大射程、分导式弹头数量、命中精度、应急响应速度及突防技术等关键指标上均取得质的飞跃。阅兵式解说词中对其定位作出精准阐释: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东风5C洲际导弹的问世并非偶然,它标志着中国洲际导弹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逆袭”。
在东风5C研发的同时,中国还并行推进了固体燃料的东风-41洲际导弹项目。这两款导弹各有侧重:东风-41以其出色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著称,而东风5C则凭借其固定发射方式,实现了更大的载弹量和更远的射程。
这种“液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的搭配,共同构建了中国核威慑体系的全面性和多样性。特别是面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等先进反导系统,东风5C所配备的高超音速弹头,直接让这些拦截手段变得徒劳无功。
从东风5到东风5C的升级迭代,不仅是中国洲际导弹技术进步的体现,更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国重器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其外表是否“新潮”,而在于能否将现有技术发挥到极致。液体燃料技术,这一看似传统的选择,在新时代通过分导式弹头和超高音速机动技术的融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国际媒体所评价的,东风-5C的试射成功,迫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的核威慑实力——这或许正是“真理在射程之内”这一论断的生动写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