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菁
8月25日,中交二航局吉林建设公司吉林中部生产经营中心分工会再次携手属地社区启动金秋助学活动。过去两年,在传统物资帮扶的基础上,经营中心分工会加深与社区的摸排联动,精准对接助学需求,使活动更加有刻度、有温度、“接地气”。在本次金秋助学活动中,分工会的工作人员们秉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赋予了助学活动更深远的意义,让学子真切感受到来自企业与社会的温暖关怀,为他们注入跨越困境、逐梦前行的信心与力量,更在他们心中种下“未来回馈社会、为企业发展赋能”的“种子”。
小朱(化名):快递盒里的“希望”
工作人员来到小朱家里的时候,他正在吃饭。小朱妈妈说,做移植手术需要一大笔钱,每周都需要化疗,家里开销很大。可即便如此,全家也没有在小朱的教育上节省,孩子日常上学和补课一直没“掉队”,他刚刚才去补了课。经历了白血病这一场变故,小朱妈妈没有抱怨和萎靡,反而是用积极阳光的态度面对。在聊天过程中,她转头看向埋头于吃饭的小朱,微笑着说:“小朱爸爸现在在快递站工作,多做多得,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很知足。”小朱妈妈十分感谢分工会为他们送来的牛奶、食用油等慰问品,她说有这么好的企业关注着他们家庭、关心小朱的成长,他们感到特别温暖。临走时,小朱把他用废旧的快递盒做的手工送给了工作人员当作礼物。虽然材料简陋,但每一处都透露出他的用心。小朱说:“这是我自己做的手工,希望哥哥姐姐们能喜欢。”小小的手工礼物承载着小朱对分工会的感激与纯真的心意,这是爱心助学双方的相互奔赴,也是央企温暖责任与学子美好希望的完美交融。
小耿(化名):600分背后的“光”
看着中国交建的工作服,小耿妈妈笑着说:“去年这位女同事来过我家,我认得。”第二次来到小耿家,客厅水泥地上的裂缝依旧,厨房里单薄的桌子被改造成灶台,干净的碗筷盘子被放在透明收纳箱里,墙上斑驳掉下的白腻子显露出里面水泥,但墙上那张620多分的模拟卷却最为显眼。小耿妈妈热情地迎接了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她说,小耿最近的学习状态非常好,虽然家庭的经济压力依然很大,但小耿的坚强和努力让这个家充满了希望。小耿的哥哥是智力障碍人士,必须全天候照看以防走失。为此,小耿爸爸妈妈只能轮流看着,偶尔打打零工,收入微薄,生活拮据。但生活的困境没有束缚小耿,他凭优异的成绩考上师大附中,如今还有一年即将迎来高考,他的目标是清华北大。小耿妈妈说:“谢谢中交二航局一直对我们家的帮助,对小耿学业的关心。你们的助学活动好像是黑暗里的一道光在温暖着我们。”
小郭(化名):一声哥哥姐姐背后的“美好”
走进小郭家最先看到的是一张小课桌和一大本试卷。面对工作人员的到访,小郭爷爷说:“上次社区来登记,我还琢磨着是不是没有后续了,没想到真有企业记挂着我们。”听到社区书记介绍工作人员是来自中交二航局时,小郭爷爷反复说道:“是国有企业中交二航局啊,太谢谢你们了!”当问起小郭是补暑假作业还是提前做初三的试卷时,小郭说暑假作业很早就完成了,正在写老师布置的中考试卷。“中考还是挺有难度的,遇到不会的时候,要么拿回学校问老师,要么就去借隔壁邻居阿姨手机查下视频看讲解。”临走前,小郭扶着爷爷,微笑地和工作人员挥手说:“谢谢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再见。”甜美的声音、青春的面庞,蕴藏了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家庭的困难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给人更多的感受是青涩和奋进。
自金秋助学活动开展以来,中交二航局吉林建设公司吉林中部生产经营中心分工会与属地社区携手同心,汇聚各方资源,以赤诚之心守护学子梦想。未来,分工会将持续深化与社区的联动,拓展助学形式,让更多学子在求知路上沐浴中交暖阳,助力他们的梦想扬帆起航。
初审:刘岩
复审:韩蕊
终审:姚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